APP下載
內容簡介
約半個世紀前。
其時家境悲慘、窮困。
除卻精神上承受無盡的批鬥、抄家,物質上也陷入極度窘迫的境地。
每日身着舊衣爛衫上學、挖野菜,心裏甚是彆扭。
父親為我講述高爾基小時與流浪兒一道撿垃圾的事,鼓勵我說:“將來你也要寫一本《童年》”
許是巧合。
半年前,妻子與我送別兒子去南方讀博,不久,我們又一道去西北掩埋了父親的遺體。
之後我開始讀英文本的《大衛·科波菲爾》,高爾基的人生三部曲,並重閱《懺悔錄》。
當我終於動手寫這篇文字時,六十歲,退休。
也許,該有人將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梳理一下了。
不知怎麼,總想起那位偉人在喀山求學不得的那段光陰。
其實像他那樣的人,即便有機會進學府也未必能滿足其對生活的好奇心,於是他便轉身向社會求索了。
最終,他以樸實的語言道出了真相,因為滿身創傷的他,不可能以華麗的語句來描述陋室中的感受,所以我也只得由生活本身來講話了,因為真理僅存於事實。
無力改變,就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