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公元317年 幽冀遼 5
第十五章公元317年幽冀遼5
徐光低着頭,沒有再說下去,直冒冷汗。石勒卻很精明,等了片刻,看徐光不再說下去,就問:“小渠還有多少能用?”
徐光不得不說了:“因時間緊迫,小渠還無暇顧及,有七條能用。”
石勒一聽大怒:“什麼,三十條只有七條能用?你這吃狗屎的狗腸子奴才!你是幹什麼吃的?”
此話一出,不要說徐光,就是在場的一百來號人都嚇得直冒冷汗,不敢說話。空氣中充滿殺氣,如時間停頓。
如佳不想因自己一言而殺人,又見石勒所言粗俗不堪,平靜得說道:“我在幽州常聽說,大名士裴憲、荀綽老誇您儒雅,今日所見,您果然出言不俗啊。”
石勒指着徐光對如佳說:“此人常自比張賓,今天看來,果然是太守以上的官都是該殺的貪官。”
如佳指向在田中耕作的農民說道:“石將軍您看,農民手中鐵具不多,我想徐光大人不是貪官,而是把鐵都用來趕製兵器了。”
徐光一聽,趕緊說:“是啊,都中每兩月就來收新制兵器,光都中的任務我們都沒能按時完成。”
石勒聽了這話,心中的氣憤才少了一點。如佳說道:“農民沒有大量優良的工具,所以效率低。所以自東漢以來,農務生產都要有人來組織、調度。合理安排農具,合理安排人員,生產才能大增。”
石勒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如佳又說:“官員組織生產,一來,耗費公務、人力、物力;二來,由於糧食產量與自體利益無關,所以官府人員積極性也不足。您在這裏安置的多是流民。沒人組織、調度,還是應該由莊園主們來管理生產。田園生產事關莊園主榮辱禍福,他們要上心得多。您看。我們腳下的小山崗,如果是士人在組織管理。就一定不會荒着,而會種上一些果樹。”
如佳剛穿越到大晉的時候,非常厭惡士族。可是她發現,在鐵農具、耕牛還很稀缺的大晉,也只有士族的莊園生產才能使糧食產量達到上限。當時科技只能支撐莊園生產。士族代表了最高的生產力。
石勒說:“我最討厭那些大地主,他們多為富不仁。所以我把流民安排在此,沒有派人來管理,希望他們自給自足。如今把地再分給士族。豈不是又讓他們受到士族壓迫。”
石勒做過奴隸,還是關心農民疾苦。如佳說:“流民自耕自種一小塊田地,由於鋒利的鐵器還是稀缺,價格昂貴。天時好,農民也只能自足,一有天災**,又會流落街頭。”其實當時落後的農業生產技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可是這一點,如佳卻無法明說。這使得農民還沒有小農時代的農業技術。
說著,如佳又壓低聲音。小聲對石勒說:“您忘了,在并州大飢荒時,您跪在士族面前。請他把您的家族部人賣為奴隸。農民首先還是要不挨餓。”
說完這幾句,如佳就放大聲音再說:“我知您想建立一個比較公平的社會。可是公平的社會也要最大限度的容忍自由。大士族(大企業)是生產的主體,可以對他們外嚴內寬。”
“如何外嚴內寬?”石勒問道。
如佳說:“大士族(大企業)一定要有一些對農民的管理權,不然他們很難調配成百上千的人。對大士族在莊園生產內要寬忍一點,但他們也不能打死、打傷部曲。對大士族在莊園外的任何欺男霸女、為害鄉里的行為,則一律嚴打。這是權宜之計,將來農業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才能完全消除這樣的不平等。”
因為人的才能,出身是不公平的。所以自由的財產生產,必然產生一定的不公平。可是一個社會首要的任務是財富生產。人身自由是財富生產的保障。所以一個公平的社會,首要的任務卻成了:如何最大限度的開放自由!使社會在總體公平之下。和自由達到最接近完美的結合。
石勒在田地邊轉了大半天,不知不覺一行百人卻繞到了南門前。他們本來是從東門出城的。石勒望見鄴城南門,就叫隨從遠遠停下,只領十來個護衛拍馬來到南門。門口士兵攔住石勒問道:“請將軍出示令牌。”
石勒一看士兵沒有認出自己,就說道:“我從襄國趕來,有急事拜見徐光太守。心急在路上將令牌丟失,還請容我進城。”
士兵喊道:“我王有律文規定,軍士出入,不管白天、夜晚,都需出示令牌。否則只有讓我們通報后,才能出入城門。”
石勒令人取出一塊黃金,遞與門衛,說道:“我等公務緊急,還是請讓我們趕緊進城。耽誤了朝廷大事,你可擔當不起。”
士衛首領抱拳拜道:“還是請您稍候片刻,無令牌我不能做主。”
石勒哈哈大笑,派人召來徐光,眾人才能入城。如佳聽到此事,對溫嶠嘆道:“晉律法過松,表面上憂撫民眾,其實只被富貴、權勢佔盡便宜。比如此事,只有權貴才能拿出金銀。北庭律法嚴厲,但嚴厲與嚴酷只有一紙之隔。也未必儘是好事。”
第二日上午,石勒命徐光送如佳等出鄴城。如佳怕石勒陰毒加害溫嶠眾人,而不敢北歸,只好隨溫嶠南下江南。
在南行的一路上,溫嶠發現,只要有人居住的村莊都有寺廟,溫嶠感到奇怪,便詢問如佳。如佳心裏清楚,正是這些戎人朝廷使佛教興起。
佛教於漢朝傳入中國,但是由於中國一直採取獨尊儒術的傳統,使得佛教沒有表現的機會。
中國從西周一來的文化一直避談鬼神,就像有人問孔子:“死了以後是什麼樣子?”
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迴避談這個問題,並且還幽默了一句:“關於死,你早晚會知道,何必着急。”
即使漢末五斗米教(道教)興起,他們也是談生不談死。而戎人游牧部落還處在敬神的階段,他們從思想上都比較包容佛教。
鋼指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