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六章 天下變
家裏子侄輩里與鄭綏長得最像的,不是女兒桓令姍,反而是內侄女鄭諸,桓令姍長大后,除了那雙圓溜的大眼,面龐輪廓更似桓裕。
鄭諸這次來廬陵,眉眼長開了,簡直活脫脫的一個小鄭綏。
小一輩的女郎原就稀少,鄭諸的模樣,更惹得鄭綏喜歡不已。
另有十七郎鄭議,小小年紀便不負玉人之名,小一輩的郎君,連素以俊美著稱的四房小七,都退了一射之地,容貌瑰麗,風神秀異,姿儀如白鶴獨立,好似珠玉在側,光彩照人,真真是奪天地生靈之造化,借鬼斧神功之大力。
兼之聰慧靈秀,冰雪剔透。
鄭議年方九歲,即已在東宮的宴席上說出:豺狼豈可共席?
中途甩袖離開。
矛頭直指高洽一干人。
鄭緯要讓他出來,大約覺得聰明太過,哪怕外表不顯,但聰明的人,內心多半孤高自許,這樣容易脫離現實,不似凡人,也難為世所容。
故而,想讓他多見見世風,歷練世情。
鄭綏哪怕捨不得,端陽過後,也放他隨兒子桓廣一道去荊州。
私下裏,桓裕忍不住抱怨了一番:滿朝公卿,還不如一個九歲的孩子看得明白。
鄭綏很直接很乾脆地嗔了他一眼,“干卿何事?
那眼神,就差點沒說狗拿耗子了。
桓裕碰了一鼻子灰,再也沒有當面在鄭綏說過朝中事情。
廬陵的時光,依舊悠閑而自在。
世事安好,人間太平。
繼八月蕭令姜生下次孫,十一月十七,小鄧氏生下三孫,又是一位小郎君,使得鄭綏盼孫女的願意落空,之前想好的名字,因全是女娘的名字而不能用。
另取名桓剛,小名菩提。
桓裕派人去荊州給兒子桓廣送信,鄭綏碰巧在一旁,心裏十分惦記兒子以及侄子鄭議,眼下離年關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遂求桓裕讓兒子早些回來。
這時節,鄭綏的肚子已經有七個月大了。
桓裕眼瞅着鄭綏十分艱難地挺着大肚子起身,忙地伸手一把扶住她重新在高腳胡椅上坐下,大約年齡不小的緣故,這一回,鄭綏的懷相極為吃虧,除了肚子,整個人容顏憔悴退三分。
於是,難得在正事上,桓裕依了鄭綏一回,“好好,我馬上寫信,讓他們回來,你可別動了。”
突然聽鄭綏喊了聲哎喲,彎腰摸了摸肚子上側的肋骨。
桓裕緊張地移過去手,“孩子又踢你了。”
鄭綏點點頭,輕嗯了一聲,身子往後仰靠在椅背上,桓裕見了,忙接過婢僕終南拿過來的隱囊墊在鄭綏身後,“小傢伙倒是精神好。”
還一句,桓裕憋在喉嚨里,沒敢說出來:只怕又是個皮小子。
他沒忘記,鄭綏一直盼着女娃娃,自三郎桓剛出世后,鄭綏的願望越發強烈。
時令進入臘月,今年入冬以來,大雪已下過三場,尤其第三場雪,積雪能沒過膝蓋,瞧着這天氣,今年又是個寒冬,以至於,桓裕倒有些慶幸,已提前去信讓兒子回家。
要不然,路上艱難,出發得晚,怕得年後才能到家了,連個團圓年都不能過。
只是最近幾日,桓裕眼皮子跳得厲害,心神不寧,尤其朝東北邊眺望時,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東北方向,那是建康城所在的方位。
京中遲遲未有新消息傳來,桓裕總覺得,鄭緯這回的動作太慢了,都已經過去大半年了,還沒有絲毫動靜。
既不符合鄭緯的行事風格,也顯得太不尋常。
為此,桓裕重新翻了一遍,這幾個月的邸報,發了一條他忽略了的消息,三個月前,北邊的東魏朝廷遣派大鴻臚鄭緒出使大齊,與大齊商議和談之事。
鄭緒,即鄭緯鄭綏之兄,排行第三。
自從鄭緒回滎陽遊說鄭家歸附東魏賀蘭氏,鄭緒在東魏朝堂的地位,一升再升,早已位列九卿之一,其女鄭詩,更於年前,選為彭城王正妃。
不過大齊剛剛接納東魏降將高洽不久,又與東魏議和,怎麼看,都覺得詭異。
因此,鄭緒的南行之使最終擱置了下來。
桓裕身為軍人,一向厭惡議和,加之鄭緒人未來,就沒在意這件事,如今仔細思量,只怕不對勁,已從這上頭開始了。
況且,高洽自入南地,幾乎遭到整個建康士族的排擠,更別提融入。
桓裕與高洽算是老對手了,太過了解他。
他從來不是坐以待斃之人。
臘月初二,因是鄭綏生辰,府中有宴,桓裕上午時分,只習慣性在書房翻看了幾頁《後漢書》,沒待太久,剛一腳邁出書房的門,便見桓覃和譚元倆人走了進來,神色極為慌亂。
桓覃尚可,步伐還算穩健,譚元卻是兩股顫慄,腳直打哆嗦。
“君侯,出……出大事了。”
——*——*——
道元十八年,冬月末,廣陵侯、持節大將軍高洽叛。
身在京都的高洽,領一千餘親兵,於子夜時分,大開城門,放一夥盜賊進入城中,燒殺搶掠,無所不作。
這伙盜賊,領在最前頭的是一位面有刀疤的壯漢,他帶領手下,專挑豪門大戶下手,入室搶劫,又縱火燒樓。
並釋放獄中刑徒兩千餘人。
火光連天,驚駭聲響徹雲霄,建康由此而亂。
只半夜,血流成河,屍海如山,繁華不再,亂世頻臨。
高洽僅僅用了三日,便控制了整個建康城,速度之快,各方都來不及作出反應,據傳,台城外的屍骨,堆得比宮中含元殿的飛檐還要高。
京都東西里坊間,已再尋不到活人氣息。
緊接着,高洽又派那伙盜賊進入建康周邊,大肆搶掠,三吳之地,隨之遭難,死傷無數,一片蕭條。
當日宮門破,太子妃鄭芊,自戕於重華殿。
只半月,太子袁循餓死於東宮。
聖上袁綱,讓高洽囚於含元殿。
高洽自封大將軍、大都督、大天王,娶高昌長公主之女為妻,逼聖上袁綱退位,立皇長子吳興王袁睦為太子,即日繼皇帝位。
隔日,太上皇袁綱被鴆殺。
袁綱算得上一代裊雄,卻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