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十年
春去秋來,十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十年間,全球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大幅凌駕於歐洲其他國家之上,工業產值達到了英法兩國的總和。在科技方面,德國不僅在化學領域保持着絕對優勢,在電氣領域保持着較大優勢,而且在許多前沿理論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十年來,世界的局勢整體保持平靜。在歐洲,由於英德兩國在1904年簽署了一紙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倫敦協定》,該條約規定德國的海軍總噸位不超過英國的50%,從而使英國在心理上的恐懼感被暫時的滿足感所取代。在英德兩大國相安無事的情況下,法國的也變得更為安分守己,這使得保持歐洲和平成為各國的必然選擇。
亞洲方面,日本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在劃定朝鮮的勢力範圍后,在農業日本努力經營南韓,加大了對當地的殖民力度,在工業方面,日本集中財力發展紡織、鋼鐵和航運,依靠人力成本以及地理位置的優勢,日本棉紗和棉布首先將印度的同類產品排擠出中國市場,之後美國的高檔棉布也受到極大挑戰,市場份額大大萎縮。
從1906年開始,中國全面對外開放,日本商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大舉進入沿海各省投資辦廠或開採礦業。同時,日本的低級製成品開始廣泛出現在香港和澳大利亞。伴隨着經濟上的擴張,日本海軍實力也獲得了相應的增長。第一期八八艦隊在1903年組建完畢后,由於造船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到兩年時間便已經顯得落伍。因為英國皇家海軍無畏號戰列艦在1904年下水,這是世界上第一型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的戰列艦,雖然依然使用了燃煤鍋爐,不過軍艦的航速已經超過22節,達到了當時普通裝甲巡洋艦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吸收了德國海軍的發展思路,着手打造一支強大的戰列巡洋艦隊。
對於“無畏”號的全重炮理念,德國海軍早已經認識到。德軍戰艦唯一的差距不是來自理念而是來自大型蒸汽輪機的技術。
在當時。這種技術被帕森斯公司所壟斷,而該公司和英國海軍的關係十分密切。即使德國企業很早以前便獲得了製造許可,但是在技術上仍然仰賴帕森斯公司的支持。
1905年,在新一期造船計劃上。亨特里克對於是否採用帕森斯公司的蒸汽輪機技術感到左右為難。如果使用英國人的技術。他擔心被英國人設下圈套,造出一堆三天兩頭需要維修的不合格產品,如果不使用蒸汽輪機。而是繼續採用往複式蒸汽機,則軍艦在航速上就無法和英國的無畏艦相抗衡。
單機功率達1.2萬馬力已經是往複式蒸汽機的極限,粗大而笨重的汽缸也使得輪機的功密比遠遠落後於採用最新技術和新式材料的帕森斯式蒸汽輪機。後者雖然在保持軍艦的續航力方面依然不足,但是依靠安裝高低兩檔壓力的輪機已經大大縮小了差距。反觀往複式蒸汽機在長時間高強度的運行中和蒸汽輪機的差距越來越大。
就在亨特里克感到左右為難之時,德國海軍造船廠負責研究汽輪機技術的小組提出了採用“衝動式汽輪機——電力”聯合推進的技術方案。
和帕森斯公司研製並壟斷的反動式汽輪機不同,衝動式汽輪機是由瑞典工程師拉瓦爾發明,其後在瑞典、美國和瑞士均得到數家公司的改良和發展,在技術上相對更為透明。
一般來說衝動式汽輪機在效率上要高於反對式汽輪機,但是輸出穩定性不如後者,這就使得難以和船隻的螺旋槳進行直連驅動,否則很容易造船機器損毀的大事故。
海軍船廠的技術小組提出的聯合驅動方案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當然代價也是昂貴的,僅僅電力設備的投資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亨特里克在仔細考察了聯合驅動方案后,認為可行,因為漢堡最新建成的電廠便是採用了幾乎一模一樣的技術,投產三個月以來一直運行穩定可靠。
理論上雖然可行,但是具體到上艦設計還是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並攻克不小的技術難題。1905年下半年,由拉特瑙通用電氣公司和瑞士蘇爾壽組成的聯合體擊敗西門子公司和瑞典的拉瓦爾公司的聯合體,獲得了為德國海軍提供兩套聯合驅動設備的合同。
與此同時,日本海軍在獲得了德國新式軍艦研製工作的最新進展后,經過反覆考慮,決定採用德國海軍放棄的由西門子公司拉瓦爾公司提出的方案,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建造新式大型戰列巡洋艦。
此一階段,世界各大國之間的總體關係趨於和諧。在美洲,法美之間關於巴拿馬運河達成協議,美國政府以兩億美元的代價取得運河51%的股權以及在運河兩岸駐軍的權力。法國人折騰了三十年,費盡周折的巴拿馬運河項目終於取得了一個令各方滿意的結果。
英美之間雖然就加拿大市場准入問題存在較大分歧,但是1904年後,布萊恩總統在他的第二個任期通過大幅下調關稅,獲得了英國的理解,從而和加拿大結成較為緊密的貿易關係,同時美國和歐洲各國之間的貿易都大幅增加,在英國自由黨堅持自由貿易的政策之下,各大國之間並未因為市場准入或者貿易壁壘發生過多的摩擦。
1910年隨着馬來亞和印尼首批開墾的橡膠園開始產膠,國際天然橡膠價格大幅下跌,其中不乏威廉的刻意壓制。在此前的近十年中,作為全球橡膠的主要壟斷者,威廉在西非的橡膠園獲得了總計高達5000萬英鎊的利潤。為了繼續維護自身的壟斷地位,威廉在東南亞出產橡膠後果斷壓低了橡膠價格,希望由此阻止橡膠種植業在當地的快速發展。
總體來說,德國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外交靈活的外交手段,爭取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和平。作為美西爭端和英布戰爭的既得利益者,威廉對此感到滿意。
但是從1910年開始,世界再次變得不安靜起來。
首先是日本扶持台灣豪族發動反清起義,而後,利用兩江新軍被派往台灣的機會,浙江光復會策動了杭州事變,在杭州停靠的新軍第一旅宣佈“反正”,他們利用光復會提供的彈藥,迅速攻下杭州城。
風雨飄搖的大清朝終於被這最後一根稻草所壓垮。在英德國兩國公使的建議下,保慶帝下詔遜位,延續270年的清王朝壽終正寢。不過,保慶帝這只是以退為進的辦法。北方六鎮新軍依然終於皇室,保慶帝在登基以後的政治改革也獲得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支持,所以以此為契機,皇帝放棄了大一統和**主義,以五族共同的形式組成東亞聯邦。其中漢地十八省改稱中華共和國,東北改稱滿洲國,新、甘、寧成為回鶻斯坦,內外蒙合稱蒙古國,三大藏區也統合成為西藏王國。
保慶帝對各國享有宗主權,稱為國家元首,同時也兼任滿洲國國王,這一點和德國的體制如出一轍。
聯邦首都設於熱河,北京則為中華共和國首都。
中國政治局勢的突變,引發了列強間,尤其是俄日兩國的激烈紛爭。按照日本政府一貫的對華政策,聯華抗俄是其主要目標,次要目標則是尋找合適的機會將台灣從中國版圖分裂出去。
布爾戰爭結束后,俄國政府在英國的支持下加緊對中國北方的控制,雖然巴黎會議上,德國承認俄國在中國長城以北地區享有優勢地位,但是維護中國形式上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也是德國所堅持的。
在中國大一統的情況下,俄國在北方的地位問題還不是那麼惹人關注,但是當帝國分裂后,長城以北地區分成三個彼此獨立的政治實體,而且都和中國的主體——中華共和國分離開來,如此就使得俄國在該地區的地位問題凸顯出來。
1911年,俄國政府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借口中國分裂的事實,宣稱巴黎條約已經不再適用於當前的情況,進而向各國暗示:沙皇將在適當的時機兼并中國長城以北地區。
俄國的主張自然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對,不過沙皇為了實現“黃俄羅斯”的霸業,在遠東地區努力經營了十幾年,豈能因為日本的反對而就此收手,兩國矛盾隨即升級。
這一次,英德兩國都意識到俄日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一方面,日本的實力比甲午戰後大大增強,尤其是海軍實力遠遠超過了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另一方面,隨着北華鐵路和俄國中亞鐵路的並軌,俄國在遠東地區的兵力投放以及後勤補給變得十分快捷方便,因此俄國從上到下都決心放手一戰,從而使帝國在東方的疆域擴充到溫帶地區。(未完待續。。)
ps:最近對情節的構思反覆考慮后,還是選擇了以穩為主的策略,作者原本計劃要加入布爾戰爭和英國干一場的,不過經過綜合考慮,感覺變數太大,難以把握,所以還是直奔一戰更符合德國的戰略規劃,也更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