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收穫
時光在不經意間緩緩流逝,這些日子,何雨柱的日常生活過得平淡而規律。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屋內,他便會起床享用一頓簡單的早餐。
飯後何雨柱開始忙碌地收拾好家務,他收拾完畢就站在門廊里的搭台前,手持沉重的鐵鍋,開始了他的顛鍋之旅。
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精準的控制和協調,他的手腕靈活翻轉,鐵鍋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這樣的練習也並非能一蹴而就的增長廚藝經驗,兩三天才能勉強增長一個經驗點,效率逐漸變得越來越低。
儘管如此,何雨柱並未因此停下,他深知技能的提升需要時間和耐心。
他毫不猶豫地將每天自動增長的一點經驗加在了摔跤技能上。摔跤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
每當加點之後,他都能感受到一股新的信息灌入腦海中,有摔跤高手的經驗技巧在腦海中閃現。然而,令何雨柱有些遺憾的是,界面上的體質數值並未因此增加。
他記得之前摔跤技能升級時,曾經有過一股熱流涌過全身,但這次卻沒有出現。他猜測,或許只有技能升級時才會有這樣的變化。
儘管有些失望,但何雨柱並未停止前行的腳步。他深知只要堅持就行,經驗值滿了就能技能升級了。
這些天裏,何雨柱也和四合院裏的鄰居們有過短暫的交流,逐漸了解了他們的情況。
前院的倒座房目前仍是一片空寂,無人居住,只有一些雜物隨意地堆放在那裏,顯得有些凌亂。垂花門兩側的房子也同樣空着,無人入住。
而前院最西側的房子裏,住着幾年前搬來的李家。戶主李長生,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在求實中學擔任教員,為人比較謙和。
他的妻子李王氏則在家中照顧着他們的女兒李懷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活潑可愛。
他們的兒子李懷亮,十三歲,正在求實中學讀書,與院裏的其他孩子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中院裏的情況則稍有不同。西廂房的三間房子裏,賈張氏一家兩口住着靠近主屋的一間。
賈張氏還沒有蛻變為後來的亡靈法師,也不是後來的胖乎乎的模樣,她的舉止中還沒帶有那份動不動就撒潑的潑辣。老賈早已作古,死在軋鋼廠的工廠里。
婁半城也是財大氣粗,為了平息這場因意外引發的人事傷亡,慷慨地賠給了賈家一筆不菲的撫恤金。不僅如此,他還讓賈東旭在成年後得以進入軋鋼廠工作。
兩年前賈東旭踏入了軋鋼廠的大門,開始了他的鉗工生涯。
他拜師於經驗豐富的易忠海門下,在易忠海的指導下,年底時終於從鉗工學徒晉陞為初級工。
另外兩間住着軋鋼廠的電工趙德柱一家。趙德柱的妻子趙錢氏是個勤勞賢淑的婦女,她在家照顧着一大家子。
長子趙信誠,何雨柱只記得小時候的見過他,這些年他一直在外,一直沒見過他。
二子趙信仁和趙德柱一起在軋鋼廠當電工學徒,勤奮好學。三子趙信禮和何雨柱年紀相仿,趙信禮常常和李懷亮一起上學。
而小女兒趙信蕊則和何雨水一般大小,兩人時常一起玩耍,天真無邪。
東廂房靠近主屋的一間是何雨柱的現在的住所。其他兩間則住着易忠海和他的妻子王雅妍,也就是以後被稱為一大爺和一大媽的兩人。
從目前的接觸來看,一大媽是個有修養的婦女,易忠海目前看上去是性格忠厚,辦事公平。
後院的情況又有所不同。西廂房兩間住着許大茂一家四口,他的父親許德貴現在是婁半城的司機,母親汪倩麗在婁家做傭人,小妹許小玲年紀和雨水差不多大,平時和許母去婁家。
東廂房則暫時空着,等待新的住戶入住。
后罩房中間住着聾老太太。聾老太太因為行動不便,經常找一大媽幫忙給她順帶買一份糧油。打交道多了,一大媽就會時常上門找聾老太太聊天,幫她打理屋裏。
聾老太太房子的左邊一間住着張白朮老爺子,是個老中醫,在衚衕里也有不小聲望,有個頭疼腦熱都找張老爺子瞧瞧,收費便宜,藥到病除。
他的年紀比聾老太太還要大,但精神矍鑠,常常在院子裏散步,與大家聊天。
最右側的一間則空着,等待着未來的主人。
-----------------
這晚,何雨柱匆匆結束了晚餐,手忙腳亂地收拾完餐具,便急切地奔向自己的房間。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為種植福地中的作物種子即將成熟。他懷揣着期待與激動,脫下鞋子,輕輕躺在自己的床上。
隨着他的意識漸漸沉入種植福地,眼前的景象讓他欣喜不已。
只見一片金黃的稻子和小麥已經熟透,沉甸甸的穗子輕輕搖曳。
何雨柱的臉上不由自主地綻開了笑容,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
他心念一動,成熟的作物便迅速完成了收割。他清晰地接收到福地傳來的收割信息:小麥8公斤,京西稻10公斤。
面對這樣的收穫,何雨柱卻不由地皺起了眉頭,口中吐出一句:“我靠,這麼少?”
他原本以為自己開掛般的種植條件,至少能換來更為豐厚的收穫,卻沒想到結果卻如此不盡如人意。
他不禁想到,若是換成外面的普通莊稼地,忙忙碌碌的種地一年那能收穫多少呢?
何雨柱嘆息一聲,心中不禁對後世的農業人員充滿了敬意。
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科技的進步,使得糧食畝產得以大幅提高,為同胞們的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現在這些數量雖然並不多,但對於何雨柱來說已經足夠種滿一畝地,不必再擔心土地的浪費。
何雨柱感知着福地的初級加工功能,精心挑選出5公斤的小麥和稻子種子,直接開啟下一輪的種植。
而剩下的3公斤小麥,則在福地的加工下,變成了1.8公斤的精麵粉,那細膩的質地,彷彿預示着未來美食的誘人滋味。
京西稻的5公斤則在脫殼加工后,變成了3.6公斤的大米,顆顆飽滿,晶瑩剔透。
更讓何雨柱驚喜的是,那些剩餘的秸稈也能進行初加工,變成實用的草編袋。
他準備將來用這些編織袋來裝大米,這樣就不用花錢另買糧食袋了,要知道現在的袋子可不便宜。
看着眼前的這些收穫,何雨柱的心中充滿了滿足和喜悅。
他笑着盤算着明天該去哪裏試試水,把這些珍貴的糧食賣出去,換取更多的起步資金。
這個晚上,他帶着滿滿的期待和計劃,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正當何雨柱沉入夢鄉之際,一座靜謐的宅院處,卻有一位老人仍在燈下沉思。
他坐在一張雕刻精美的紅木椅上,背靠着堅實的椅背,他的手指間不時捋着那花白的鬍子,不知在思索着什麼。
老人的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愁容。隨着年關的臨近,家中的米面儲備成了心頭大患。老爺的顏面不容有失,過年的米面須是上品,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
可是,要從哪裏弄到這樣的高品米面?
老人的思緒飄忽不定,時而回想起往年的盛況。他知道這個問題不解決,老爺的面子就會受損。
他長嘆一聲,站起身來,在屋內踱步,試圖尋找解決之道,燈光下的老人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