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挺進宰執

第413章 挺進宰執

趙駟此次前來流求,還帶着浮陽水師與兩廣水師歸屬地方禁軍之後立刻出現的欠餉、扣餉的問題。其實在明州這裏的水師,情況也差不多。

好在水師一貫是足餉發放,各級軍官軍紀維護尚且到位,眼前剛開始拖個一兩個月,士兵還能約束得住。再加上背後有着流求的暗地支撐,對於整個軍營這裏的暗裏補給一直進行着,否則整個水師早就開始亂起來了。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跟隨着蔡京一幫黨羽上台的官員們,有的為了短期的政績飛升,不惜在地方橫徵暴斂,對於沒什麼地位的商人直接羅織罪名,進而直接奪去他們的家產。

“現在尤其是沿海的江淮、兩浙、福建三省的地方官府和胥吏已經開始形成了一股風氣,大家紛紛謀奪中小商行商戶的財產,一則中飽私囊,二則進貢朝廷撈取政治利益。”趙駟告訴流求這裏的眾人,“而且,看着新皇帝與蔡京的態度,東南的形勢還會繼續惡化下去。他們的觀念裏面,農業是米袋子,能吃飽就好,而商業不過是錢袋子,能搶多少算多少,就算完全被搶光毀掉,也問題不大。”

“荒謬啊!東南各省,商業已經是主體,種稻米的農民要靠把它們賣出去才能補貼家用,種桑麻的農民也要靠絲布交易才能吃上飯,還有大量燒瓷器的、鑄鐵器的,搞石刻的,都需要靠商人才能外銷到需要的地方!商人要是都破產了,江南的農業和手工業怎麼可能還會好?”李峰憂心忡忡,畢竟江淮是他的家鄉,還有處州那裏的瓷窯等產業,都是他這些年來悉心扶持的心血,可惜大宋這幫官僚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認知。

趙駟帶來的這些情況,立即正式通報給了正在召開的大議會,讓議員們加入討論。

議員們來自於各行各業,有些消息很快也就傳了出來:流求商人最多的生意合作對象就在沿海各路,這些變化他們其實也已經有所察覺。因此,就有性急的人來到議會門外請願,希望大議會督促執政院、軍事院拿出應對的舉措。

流求目前的風氣正是在鼓勵百姓關心軍政大事,而且由於島上獨特的環境制約,他們也不擔心有會有任何消息外傳出去。

當然,宮十二最早提出的“兵諫”建議還是一下子就被大多數議員否決了,同時傳出后也遭到了流求民眾的反對。他們倒不是不關心秦執政的死活,而是覺得這是一條兩敗俱傷的餿主意:先不說流求人對於中原政權有着一種天然的畏懼心理,關鍵在於,兩邊一旦正式開仗,商貿就會立即中斷,局面一下子就會難以收拾。

中原不僅能向流求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精美商品以支持對外海貿,而且也是他們從自身以及交趾、浡泥等地生產或轉運而來的稻米、珠寶、香料、木料等商品的巨大銷售市場。

這些潛在的損失,可是關乎流求全島人的未來市場。

“最好的辦法是保持沿海貿易的正常進行,但是卻又能免受這些地方官員貪婪手段的染指!”這是大多數議員們的建議。

於是,大議會很快通過了第一項決議:物色一些蕃商出面,由他們出面去收購沿海各路破產的中小商戶的相關產業,以確保這裏的商業環境不會中斷。這樣的話,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產品還能有銷路,同時流求販運過去的東西也能有市場。

當然,有人也提出:這個決定還缺一個保證,那就是如何保證蕃商的利益不被這些地方的貪官胥吏們所刮取?

“海盜!海貿能興盛,那是因為我們流求水師與東南水師剿滅了海盜。既然現在海事院解散了,東南水師的餉銀又扣發欠發,不如叫他們直接反出一批人跑到海上,以海盜之名給那些官員們一點厲害瞧瞧!”

這項建議非常有智慧,立刻得到了大議會的認同,並順利地通過表決成為第二項決議,建議趙駟、顧大生等人先行挑選三成左右的精銳之兵,讓他們以餉銀不足為由,直接出海“逃亡”,實際交接給流求的神蛟軍進行控制指揮,直接列為一支獨立艦隊,可以海盜的名義襲擊沿海各港口,並逐步控制從北至南的主要航線,不僅僅是現在就給這些沿海官府一點顏色看看,而且也將逐步改變海上的控制局面。

而如果大宋朝廷對此依然無動於衷的話,可以考慮讓剩下的水師士兵繼續再“逃亡”一至兩成,這樣留下一半不到的士兵,這軍餉一事也能算是有個解決之法了。

這個決議,既解決了趙駟的大問題,也算是大議會對於宮十二與林劍建議的一個積極回應。

當然,對於秦執政的下落,大議會仍然是十分重視,最後通過了一項並不公開的決議,授權飛鷹軍動用不超過二十人的規模,並預批了一筆極為寬裕的預算,赴中原查探真相。

趙梧已經快兩年多沒有見到哥哥了,此次聞訊也從唐州趕來。

看到如今已經在流求格致院裏有所重任的弟弟,趙駟自然也十分地高興,同時告訴他:“秦先生信中說到,考慮到局勢有可能惡化,他同時已經安排高郵那裏的人儘可能地都要遷往流求,既包括秦家莊的人,也包括菱川書院。所以,這次過來的人不會少,可得在流求這裏做好安置!”

“菱川書院都要搬來?”趙梧倒是吃了一驚,繼而又想了想道,“那我最好還是現在就動身去一趟高郵,那裏千頭萬緒,又不能拖延,須得越快越好,而且沿途之事,我正好一路過去可以安排好!大哥你看呢?”

“我看什麼?”趙駟面對自己的弟弟,難得地笑了,“你想去你就去唄!”

看着趙梧忙不迭地轉身就要去準備的樣子,趙駟又突然叫住了他,然後卻是卡了半天之後,才開口說:“有些事情,想清楚了就大膽地去說,別學我。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秦先生照顧幫着,也不是每個女孩子都能像你嫂子那樣地主動……”

趙駟的前半句說得很突然,最後一句卻是把話說得極為明白,趙梧的臉騰地一下就紅了,啜囁着道:“大哥,你說啥呢?”

“說啥你不知道嗎?自己記住就好,誰也沒法幫你!”趙駟有點小生氣,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弟弟的肩膀,“都這麼大的人了,長點心好!”

“只是,現在秦先生下落不明,我怎麼可以在這個時候提這事?”趙梧卻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越是這個時候,女孩子才是最需要關心的啊!”趙駟卻彷彿一下子在這件事上很有經驗的一樣,“算了,你也別刻意去講,只是注意對人要付出真心。只要你付出的是真心,別人一定會感覺到。”

“這個我會做到的,大哥你放心!”趙梧使勁地點頭。

趙梧先啟程出發后的第三天,趙駟也與林劍他們商量好了水師相關士兵如何“逃亡”、以及流求水師這裏將要如何接應以及後續的管理事宜后,立即返回明州。

回去之後,他還要繼續關注此時留在京城裏的胡衍的狀況。

胡衍最早在秦剛出事之後,就第一時間為帶着為大家查明真相的重任趕了過去。

但在他最先傳回了秦剛下落不明的消息之後,就一直沒有具體的進展。

然後又過了沒多久,居然就傳出了他在京城留了任,並且還是在蔡京的新設的講議司擔任了詳定官一職的消息。

由於蔡京動手分拆東南海事院的動作極快,李綱表現得極為激烈,直接辭官回了無錫老家,說是靜心讀書,準備重走科舉之路。其餘人等,由於蔡京安置得地方還不算苛刻,也都隨遇而安,相互間草草告別,各奔東西了。

不過胡衍隨後就迅速寫來了書信,誠懇地表示:在這在京中,他聯絡到了當年一起支持大哥以及認可大哥的官員,大家都不想讓秦剛的政治遺產就這麼被蔡京等人全盤侵佔,所以他們才推舉自己站出來,與蔡京一党進行了艱難地博弈,從而總算才能進入到了眼下最重要的講議司裏面。

胡衍同時還指出:新天子肯定會推行新政,講議司便就是下一步的朝堂中樞核心,他拼盡全力能夠在裏面佔據一職,不僅可以實現對蔡京等人的制約能力,而且也是能夠更好地庇護海事院中被分拆到各處的一些兄弟。

言語間,儼然已經是當前大家的靠山與保證了。

趙駟在最初收到信后,當時還沒有什麼過多的想法。

但是在到了流求之後,在與島上眾人商議大事時,當提及胡衍的表現時,心細的李峰提出了他的疑問,之後也在眾人的商議下覺得這裏面的問題很大。

宮十二更是要求林劍在安排向京城那裏派出的飛鷹軍一事,除了他們幾人之外,絕對不能再向中原那裏的任何人透露一二,哪怕就是在京城裏,也絕對不能與胡衍發生聯繫。

對於趙駟而言,這次的流求一行,不僅是基本解決了出發之前所擔心憂慮的種種具體問題,更是讓他親眼目睹了大議會在島上政治生態中的明顯地位,由此,他也不再擔心後方再會出問題。

所以,直到這次回到明州之後,趙駟這給胡衍寫了一封拖延已久的回信,信中先是解釋了拖延這麼久的原因:東南水師以及南北的兩支分艦隊在這次朝廷重新劃分歸屬權后,遇到的種種問題。

胡衍當然十分清楚這裏面的真實原因。秦剛自從在處州編練綠曲兵開始,就一直遵循着滿編足餉的標準,這也是再到西北、北方以及流求諸地的軍隊士兵保持着極高戰鬥力的重要基礎。一旦回歸地方,再以此時大宋禁軍中的種種慣例,顯然是無法保證軍隊的穩定。

同時,趙駟在祝賀胡衍成為了講議詞的商旅業詳定官之後,還憂心忡忡地告訴他在沿海幾路出現的各種盤剝、掠奪商人的風氣與趨勢,也算是提出了一個難題,希望他這個新晉的胡詳定會如何兌現他的諾言!

趙駟的回信沒有走順風行,而是通過普通的官驛定定心心地發到了京城。

此時在京城裏,與忙碌的胡衍對比,秦湛近來的頹廢狀態,卻是因為那天虎哥的事情,變得更加地嚴重:

他既無法接受秦剛失蹤了的事實,更像是無法接受當下大家因為離開了秦剛之後的一盤散沙狀態。因此,他整天都是一副鬱鬱寡歡的狀態,什麼事情也不做,就是在京城各處遊手好閒着,窮極各種消極面世的狀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京城明面上的生意事情,都由談建接手,暗裏的京城情報網只能由錢貴盡數接管。

另一邊的虎哥的行徑也極讓人不齒,他口口聲聲找秦湛索要的錢是遣散安家費,但是在拿到錢之後,卻並沒有如其所說那裏回西北安家,而是一轉身就在京城的一家鏢局裏做了鏢師——原來卻是早就找好了跳槽后的下家。

就連跟着李清照前後只去了秦家幾次的丫鬟阿珠都在私下裏議論:真是白瞎了秦姑爺對他們平日裏的照顧。

不過,還沒有輪到阿珠去吐槽別人家的事情,就在她自己伺候的小主子這裏,卻是出了更讓她煩心的事情:趙家三郎趙明誠最近過來得有點勤快。

要說趙明誠,則不得不提一下他那個如今官運亨通的爹爹趙挺之。

趙佶登位之後,自然是緊鑼密鼓地開始了一陣子的人事調整:

由於蘇軾請求致仕,蔡京得以繼位右相;章惇雖然仍是左相,但已經被打發著去做先皇安葬的山陵使諸事;同時,曾布卻像一條瘋狗一樣,派了大批手下,恨不得就盯着章惇此後走過的每一寸路、做過的每一件事,開始一絲一毫的複查,但凡要有個遺漏缺失的,一定就會跳出來進行大肆攻擊。

還好,趙佶尚能守得住方寸,迄今為止,對於彈劾章惇的奏章盡數留中,不過還是派了人給這位老左相遞話,意思是:朕這麼著一直護你也不是個事啊,你自己做事可得要上心啊!

曾布暫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左右相之位,但他還是積極努力地想辦法拉攏建立自己的人手勢力,在他的大力推薦建議之下,趙佶提拔了趙挺之新任吏部尚書,而空出來的御史中丞則安排給了回朝不久的侯蒙。

趙挺之擔任吏部尚書,不僅意味着他就此掌握了提拔任免朝中官員的實權,而且還是在新帝即位的關鍵時刻,所以趙挺之非常清楚天子的用意,於是開始力主紹述之說。

因為他已經看得很清楚,趙佶十分認可他的皇兄哲宗對神宗皇帝的紹述之為,只是因為紹聖新政乃是章惇一手實施,他剛坐穩皇位,自然不希望身邊有這麼一尊前朝宰相大神來掌握這一切。

所以在此時,朝堂上突然站出來了一個力主紹述的趙挺之,而且這個趙尚書又是長得高大英俊、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還與那之前剛致仕的蘇老相極不對待,真是合適得不得了的人才。

於是在親自接見了幾次之後,趙佶便十分大方地又給他又加上了尚書右丞的職位。

在北宋一朝,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樞密使、樞密副使、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還有參知政事這九種職位統稱為執政,俗稱副宰相,加了“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便就是宰相,此時不設宰相,以門下侍郎前加左僕射為左相,中書侍郎前加右僕射為右相。總之,這宰相加執政一起統稱為“宰執”,都可稱為相公。

因此,趙挺之歷經多年的奮鬥,終於“挺”起來了,挺進了大宋宰執行列之中!

一方面是父親的升職榮耀,另一方面又是秦剛被“莫名其妙”地成了大宋禁名詞,一片痴心的趙明誠終於感受到自己的春天要來臨了。

所以,這段時間,趙明誠頻頻來到李家拜訪,來時總是攜帶一些新近去他們家拍馬屁者送來的一些金石印本,名曰“同好交流”,倒是不太好讓李清照將他拒之門外。

只是趙明誠的眼裏只有李清照,卻是不會在她的身邊人那裏多花費心思,而他的好友陸浩也就最多能指導他下決心去撬牆腳,同樣無法知道提醒他在撬牆腳的時候要收買人心的諸多技巧。

而在李迒這個秦剛小迷弟的帶領下,阿珠也成了秦剛小迷妹,他們倆總是在趙明誠走後,極盡各種可能地在李清照的面前,啰嗦着各式各樣的暗示提醒,搞得李清照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絕頂聰明的李清照不可能不明白趙明誠頻頻過來的用心,按理說,她原先也沒有這些心思來應付他。

但是這兩天,就快要到她與秦湛約好的見面溝通時間,她必須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還得有更加合適的地方。這時,趙明誠無疑也就成了最好的工具人。

李清照只是在兩天前隨意做了點簡單的暗示,趙明誠就立即心領神會地組織了一場京城裏的金石愛好者聚會,並順利地邀請出了李清照一同前去參加。

而秦湛眼下的生活狀態算是非常紈絝的那種,畢竟前些年做生意掙到了大筆的錢,大宋朝的京城,絕對不缺可以讓他享樂的地方。

秦湛與虎哥之間的接頭,可以隨便選在蹴鞠場、相撲場以及各種演藝瓦子,那裏人多眼雜,卻是極地地掩飾住了他們之間的來往。但是要與李清照見面聯絡的地方,卻是沒法繼續在那裏,需要費點腦子設計了。

所以這才有了趙明誠組織的金石同好聚會,秦湛自然也容易去找個足夠的“附庸風雅”理由,混了個參加的資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流大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風流大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13章 挺進宰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