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八章 婚外戀(6)

6.第八章 婚外戀(6)

對婚外性關係的態度有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年齡和社會經濟地位。其中年輕的和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群對婚外性關係的容許程度較高,年長的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對婚外性關係持更加嚴厲的反對態度。二者的區別具有統計學的顯著性。這—分析結果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趨勢:隨養我們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人們對婚外性關係將持越來越寬容的態度。雖然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這一態度也許永遠不會達到西方達工業國家的程度,但這一變化趨勢確已存在。

我不願意在此評價中國與丙方在婚外性關係現象上的差異孰優孰劣,只是靜觀其現狀及變化趨勢。弗洛伊德宣稱,人的河歷史就是人被壓抑的歷史,非壓抑性的文明是不可能建立的,文“快樂原則”要屈從於“現實原則”。馬爾庫塞則認為,儘管在缺乏的社會只能有壓抑的文明,但在富足的社會卻可以有非壓抑的文明,(“在現實原則背後,存在着一個基本事實,這就是缺乏”。)在富足的社會中,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之間的對抗關係也將朝着有利於快樂原則的方向生變化。“愛欲,即愛本能將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故。”弗羅姆更是用褒賞的口吻提到“現代年輕人從權威主義的道德觀所強加於他們的負罪感下解放出來了”。他指出:“總的來說,他們已經拋棄了負罪感。這種負罪慼在猶太一基督教的傳統下注入西方人的思想已達兩千年之久。他們把超出規範外行動引起的恐懼拋在一邊,時這種規範曾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我們的行動。儘管如此,他們並沒有變得不道德。相反,他們正探索新的道德準則。”他把年輕人的這種特徵稱為“一種新的誠實”。我們中國人面臨著雙重的壓抑,一重來自時間一一傳統,從年長者與年輕人在婚外性容許程度上的顯著差別可以感受到傳統的這重壓抑;另一重來自空間一一社會,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擠和“缺乏”的空間,雖然沒有被注人“猶太一基督教”的負罪感,直接的外部壓力(社會行為規範的壓力)也足以扼殺一切越軌行為。我們也許應當為這個3。7(而不是西方的而慶幸,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幾乎沒有婚外戀(或許僅僅是沒有人願意承認有婚外戀行為)的社會中,仴是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我們為此付出了“幸福的喪失”的代價。在研究中國婚外戀問題時,雖然應當注意到無愛婚姻所帶來的不幸(這常常是造成婚外戀的銀原因),但婚外戀的負面效應也應予以關注,它為婚姻雙方以河及當事人三方(有時甚至是四方)帶來的痛苦與煩惱往往並不文下於無愛婚姻所帶來的不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人的性愛與婚姻(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人的性愛與婚姻(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第八章 婚外戀(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