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尋龍擇穴:帝王陵墓選址十大原則(2)
十三陵所處的地形是北、東、西三面環山,南面敞開,山間泉溪匯於陵前河道后,向東南奔瀉而去。***陵前6千米處神道兩側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西為“虎山”。用風水理論來衡量,天壽山山勢延綿,“龍脈”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後主峰聳峙,左右“護砂(山)”環抱,向南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開闊。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寬廣,山上草木豐茂,地脈富有“生氣”,無疑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帝陵吉壤。從十三陵的選址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選址原則三:依山傍水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蘊涵著智慧的生活經驗,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點就是很重要的一條。當今考古所現的原始部落遺址幾乎都建在河邊台地,這與當時古人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的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其實這也就是風水理論中依山傍水原則的由來。
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率族人來到湖南嶽陽縣渭洞鄉。這裏的地形給了他很深的印象:五百里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是風水學裏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形式。於是張谷英帶大家在這裏定居下來,過着安寧祥和的生活,五百年來展成為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大家族。這是比較典型的好風水旺家宅的事例。
建在珞珈山麓的武漢大學已有百年歷史,在特定的風水環境下,校園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學生宿舍貼着山坡,像環曲的城牆,還有個城門洞似的出入口。山坡平台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立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顯示出高等學府肅穆宏大的氣勢。武漢大學的選址和營建正是風水理論中“屋包山”的典範。
古人對於陰宅的重視不亞於陽宅,特別講究“事死如事生”。因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興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許多國君的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對視野開闊的平原,甚至有的國君墓乾脆建在山巔之上,以顯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權的威嚴。後來人們選擇墓地又特別重視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依山傍水被古人視作最佳風水寶地。《大漢原陵秘葬經》就曾記載:“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
著名的秦始皇陵就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範,它背靠驪山、面向渭水,這一帶的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也許有人要問,秦始皇執政於都城咸陽,為什麼陵園卻要選在遠離咸陽的驪山之陰?我們來看看這裏的地勢就明白了。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山勢起伏,層巒疊嶂。從渭河北岸遠遠眺去,這段山脈左右對稱,似一巨大的屏風立於始皇陵后,站在陵頂南望,這段山脈又呈弧形,皇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可以看出,這裏正是一塊符合依山傍水原則的風水寶地。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歷代陵墓基本上繼承了這個建陵思想。
選址原則四:察形觀勢
中國傳統的“天人一體”哲學觀使得中國人對於天地、人生有着獨特的看法,特別講究人與自然的協調和統一。傳統風水理論實際上也是這種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福最為切要。”也就是說,在選擇居停之處時要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中去考察,這也就是所謂的“查形觀勢”原則。
《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我國的龍脈都源於西北的昆崙山,從崑崙向東南又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經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應順應龍脈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