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尋龍擇穴:帝王陵墓選址十大原則(1)

9.尋龍擇穴:帝王陵墓選址十大原則(1)

選址原則一:注重整體

風水一詞最早出自《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理論就是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以人為中心,把天地萬物都當作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這其實與現代科學中的系統論不謀而合。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他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中國古代的《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這其實就是古人在選擇居所時對於系統論的樸素應用。

照古人的觀念,陰宅選址的地形地勢、方位和安全,將長久地影響後代子孫的命運。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特彆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陰宅須擇好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為有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

唐代的陵墓建設是繼秦漢以後的又一次**。包括武則天在內的唐21帝,除武氏與高宗合葬,末代的兩位皇帝葬在河南、山東外,其餘都在陝西渭水北岸,號稱“關中十八陵”。各陵以層巒起伏的北山為背景,南面橫亘廣闊的關中平原,與終南、太白諸山遙遙相對。渭水遠橫於前,涇水縈繞其間,近則淺溝深壑,前望一帶平川,黍苗離離,廣原寂寂,更襯出陵山主峰的高顯。唐陵繼承了漢陵四向開門的傳統並加以展,形成象徵帝王居所的宏偉構圖: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圍牆,稱為內城,四面正中為門,設門樓,四角設角樓;南門朱雀門內建獻殿,舉行大祭典禮;朱雀門外是長達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對土闕開始,闕後為門,由此向北離朱雀門約數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對土闕及第二道門,再由此門通向朱雀門前的第三對土闕。在第一、二重門之間的廣大範圍內分佈着眾多的陪葬墓,其中尤以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達167座。整個陵區範圍十分宏大。此外還以許多氣勢雄壯的石人石馬來陪襯渲染帝陵的尊嚴和崇高的氣氛,使得無論什麼人來到此地都不由自主地產生敬仰尊崇之意。

選址原則二:因地制宜

《周易·大壯卦》說:“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這其實就是我們古代先民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現。根據實際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這也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土質差別也很大,各地的建築形式亦不相同。我國西北乾旱少雨,黃河中游有大片具有壁立不倒特性的黃土層,易於挖掘,並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因而在黃土斷崖處挖掘橫向穴洞的居住形式——窯洞民居,廣泛分佈在甘肅、陝西、山西、河南等省。而西南由於潮濕多雨,蟲獸很多,那裏的人們就在欄式竹樓上居住。《舊唐書·南蠻傳》就有關於竹樓的記載:“山有毒草,虱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欄。”這種竹樓樓上住人,樓下空着或養家畜。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特別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此外,草原的牧民以蒙古包為住宅,採取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雲貴山區的人民用山石砌房;華中平原人民以夯土建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的結果。

明代帝陵就是在陰宅風水術的指導下卜選的。明永樂年間,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風水師廖均卿在昌平境內尋找。後來他在這一地區找到一片“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經朱棣親自踏勘確認后封為“天壽山”,並於1409年開始在此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長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蹤帝陵(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迷蹤帝陵(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尋龍擇穴:帝王陵墓選址十大原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