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1)

54.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1)

一、建築藝術

白族的建築技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從洱海區域遠古時期的“干欄式”建築,到南詔、大理國規模宏大的城池、宮殿、寺塔、樓閣,再到近現代風格典雅、裝飾華麗、洋溢着藝術氣息的白族民居,白族的建築藝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展過程。

1。遠古時期的干欄式建築

干欄又稱“桿欄”“干闌”“高欄”等,是一種高腳結構的房屋。這種房屋多建造在木樁柱上,離開地面1~3米。由於這種建築形式特別適合於分佈在氣候炎熱潮濕、地勢低下的百越民族居住,學術界一般認為,干欄式建築是百越民族典型的文化特點之一。

令人稱奇的是干欄式建築在遠古時期的白族地區也有出現。經考古掘,這種房屋遺存最早見之於距今約3000年之前的劍川海門口文化遺址中。海門口文化遺址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甸南鎮劍湖畔,該遺址屬金石並用文化,時間相當於商朝晚期。2008年進行了第三次掘,掘面積1350平方米,成排分佈的干欄式建築木樁數量達數千根。經國家文物局確認,劍川海門口遺址是目前中國現的最大水濱“干欄式”建築聚落遺址,其規模在世界上也屬罕見,為研究中國史前聚落類型提供了寶貴實例。

洱海地區為什麼會有類似百越民族的建築形式呢?一種說法是,古代洱海等湖泊的水面遠高於現代,因此白族的古代傳說里多稱洱海一帶為“澤國”。在湖畔水邊的白族先民,只能採用這種建築形式,以便於水邊的生活。另外一種解釋,則認為滇池和洱海地區,在古代曾是北方游牧部落南下和南方百越部落西移的交匯點,今洱海區域也有可能有古代越人分佈,至今在金沙江河谷仍有傣族。因此,白族地區的干欄式建築,也許是百越人的文化遺留,也有可能是古代白族先民自行創造的。

干欄式建築有其特有的優點。干欄式房屋下層用木柱架空,可飼養牲畜;上層住人,可防禦毒蛇猛獸的侵襲,且有防潮、散熱、通風等優點。因此,怒江兩岸的怒族、傈僳族、白族勒墨人等居住的高山地區,現在都還有干欄式建築的分佈。

2。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城鎮、宮殿和佛教建築藝術

南詔大理國時期是白族文化展的重要歷史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的展,促進白族建築藝術的飛躍。南詔大理國時期,洱海地區形成了許多城鎮,這些城鎮有着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重要功能,城鎮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建築藝術的展。此外,佛教的展,同時伴隨着各種佛教建築的興盛。同時,南詔大理國時期,洱海地區與中原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內地建築工藝的輸入,極大地提高了洱海地區的建築工藝水平。因以上原因,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築藝術有了跨越性的展。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裝飾精美華麗,在白族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都是史無前例的。如南詔後期的都城陽苴咩城,經多次擴建,佈局井然、規模宏大。陽苴咩城門樓外東南1公里處有一座宏偉的建築物“五華樓”,高達100尺,可容納萬人。到元代,陽苴咩城仍保留其格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大理,嘆服於其規模,稱之為“大城”。陽苴咩城明代毀於戰火,其北城牆遺址至今尚存,長約l公里,殘高4~5米,基厚6~8米,頂厚1米,充分佐證了史籍記載的真實性。

南詔大理國時期城鎮得到空前展,除陽苴咩城之外,還有太和城、白崖城、大厘城、拓東城等眾多的城鎮建築。其中太和城是南詔初期的都城,元朝郭松年在《大理行記》中說:“(點蒼山)諸峰羅立,前後參從,有城在其下,是曰‘太和’,周回十有餘里。”《蠻書》也記載太和城“巷陌皆壘石為之,高丈余,連延數里不斷”。遺址現了大量帶黃、綠釉的瓦片,以及蓮花紋瓦當等。可見當時的建築不僅有相當的規模和氣勢,而且也非常重視裝飾。

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盛行,統治階級大興土木,建造了大量的佛教建築。其中最為宏偉壯麗的當屬崇聖寺及崇聖寺三塔。崇聖寺始建於公元713年,經歷代的擴建和整修,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成為當時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南詔、大理國的皇家寺院,有“佛都”之譽。據《南詔野史》《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費工七十萬零八千餘”,有“三閣、七樓、百廈”的宏大規模。大理國時,緬甸國王曾兩次來崇聖寺迎佛牙,大理國王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贈。規模宏大、充分顯示了南詔大理國時期建築藝術的崇聖寺,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毀於戰火,這是白族建築史上的重大損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4.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