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2)

55.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2)

三塔也集中體現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和藝術成就。三塔中的主塔千尋塔,建於南詔豐祐時期,總高69。13米,一千多年來一直是雲南省最高的建築。由於史料缺失,三塔的建造是採用“堆土法”還是“搭架法”,至今仍是一個謎。洱海地區位於斷裂帶上,如此高的三座柱狀體建築物沒有使用現代建築慣用的深夯基礎,只是簡單地建於土基之上,在一個多地震、多強風的高原地帶,可以說是一個奇迹。千尋塔在明代正德年間的大地震中,不僅沒有倒塌,反而奇迹般地裂而複合。1925年大理大地震,大理民房絕大多數倒塌,三塔塔體卻完好無損,僅震落塔剎,這不能不令現代建築大師嘆為觀止。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築,既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時由於南詔大理國時期洱海地區與中原文化的密切交流,其建築藝術也受到內地建築藝術的深刻影響。民族文化的密切交流,也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建築藝術得到跨越展的重要原因。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築有着鮮明的民族特色。中原的城鎮,大多建在平坦處,而白族地區的古城,有的建在山頂,如白崖城;有的建在緩坡,如太和城、陽苴咩城等,印證了“凡人家所居,皆依傍四山”的歷史記載。且城鎮、宮殿建築大多強調軍事意義,如太和城、陽苴咩城等,都充分利用山形,東臨洱海,西靠蒼山,兩面均有天然的屏障和壕溝,以峭山深塹的天然地形作城牆,經濟實用,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築藝術。

白族地區的佛教建築在形制上雖然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極深,但也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千尋塔塔身共十六層,為雙數,而國內外的佛塔大多為單數,一般認為這是受白族原始宗教影響的結果。又如西安小雁塔等唐宋磚塔,在塔心與門道下一般都有“地宮”(或稱“龍宮”“海眼”),而大理崇聖寺千尋塔卻沒有這種“地宮”的設置。三塔內放置了數量眾多的佛像、金剛杵、塔模等珍貴文物,在中原的寺塔建築中也很少見。另外,同是建造自然式的山水風景園林建築,其中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如中原的園林山水風景有不少是構造複雜、裝飾華麗的假山、曲廊;而南詔的白崖城、舍利水城等避暑行宮和住宅,則大多依山傍水,充分利用自然的山林風景,更為真實自然。

在另一方面,由於漢文化的深遠影響,特別是直接擄掠了大量內地工匠從事建築工作,致使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築,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無論是建築方法、建築用材,以及建築結構、裝飾等,都與唐宋時期中原的建築相類似。如至今遺存的大理佛塔均為密檐式磚石結構,平面多作四方形,磚檐也大多用疊澀法砌成,使其四角翹起,塔內為空心結構。其中大理三塔中的兩小塔,為八角形結構,實心,第四、六級還有斗拱,檐下浮雕聯窗,塔身外面塗抹白色泥灰,塔頂有傘形夔金塔剎寶頂。兩小塔的形制、結構都與蘇州雲岩寺塔相似,具有明顯的宋塔風格。

3。元明清時期的民居及其他建築

元憲宗三年(1253年),蒙古貴族滅亡大理段氏政權,此後雲南納入了中央集權政府的直接統治。元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實施改土歸流和軍屯、民屯政策,大量內地漢族人口遷入雲南。內地輸入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使得白族的建築藝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這一時期的民居建築,因受漢族建築藝術的影響,也生了變化。白族人改變了在山地和緩坡上居住的狀況,更多地在盆地和平壩處聚居。建築結構上,以木構架、土坯牆、瓦頂、上下兩層等類似漢族建築結構的房屋取代了干欄式住房,展出三合院、四合院等類型的平面結構,並增強了建築的防風、抗震設計,開始高度重視房屋的裝飾和美化。白族工匠把雕刻、繪畫等藝術形式廣泛地應用於各種建築之中,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元明清時期修建的城鎮,多位於平壩區或交通便利之地。這些城鎮多呈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棋盤式佈局,與中原城市建築基本相同。如文化名城大理城,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方圓6公里,有四座城門和四座角樓。城市由南至北,一條大街橫貫;由西至東,則是深街幽巷,縱橫交叉,井然有致。又如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巍山城,呈方形,周圍約2公里,城內以星拱樓為中心,建東西南北四條十字形街道、分別直通四城門。祥雲縣的祥城鎮,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全城以鼓樓為中心,也建四條街道直通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十分規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5.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