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2)

2.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2)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破壞。***貧管會管理學校后,不少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師被揪斗或清除,教材以“政治”課本代替文化基礎知識,廢除考試製度,提倡“英雄”交白卷。毛南山鄉的教育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混亂。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育管理機構重新調整,合理佈局校點,上南、下南鄉各設立一所中心校,各村設立完小。到1989年,僅在下南鄉的小學就增至50所,校舍也得到進一步改善。到1994年年底,全鄉在校小學生3100餘人,為新中國成立前的三倍。其中下南中心校還設立一個女子班,兩個民族班,其學生是來自各村的“雙農”戶,他們均得到自治區民委、婦聯的資助,全部在校寄宿,此外還有9所完小有寄宿生。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8%,鞏固率為99。5%,畢業率為99%,普及率為95%,小學教育生了巨大的變化。

1960年,環江縣第三所中學——都川中學成立,方便了毛南族小學畢業生就近進入初中學習。當年在糧食緊張的況下,仍有近100名毛南族學生進了都川中學。1963年創辦了下南農業中學,這是毛南山鄉的第一所中學,屆招收100多名學生,此後每年招收一個班,它為毛南山鄉中學教育奠定了基礎。1967年下南中心校開設初中部,次年又增設高中部,繼而全鄉有6所村完小附設初中班,全鄉每年招收初中生350餘人。然而那時已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招生辦法是考試與推薦相結合,貧下中農子弟優先,“五類”家庭子女處於弱勢。在推薦工農兵上大學期間,“農業學大寨”先進生產隊優先;“農業學大寨”老大難生產隊則沒有機會。那時,毛南山鄉學校教學程序很不規範,中、小學教師混為一體。貧管會進駐學校后,實施半工半讀、文盲上講台、教師靠邊站、學生半天上學半天回家參加勞動。1974年,在“學朝農”影響下,下南鄉的高中部學生搬到儀鳳村偏僻的荒坡上辦學,半天開荒,半天上課,正常的教學秩序全被打亂了。

粉碎“四人幫”后,1978年重新整頓教育機構,為保證教學質量,實行中、小學分開教學,在三南地區只保留中南、下南兩所中學。1983年撤銷下南中學高中部,使中學教育佈局進一步合理化,下南鄉每年招收初中生250名,初中部畢業生則經考試合格進入環江高級中學或其他中專學校。

1997~2005年是環江“普九”攻堅的關鍵時期,當地教育部門狠抓強化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科研能力,提高辦學綜合效益。在這一精神指導下,21世紀初,撤銷了中南中學。從此,下南鄉小學畢業考入初中的學生,大多數進入下南中學,少部分進入環江民族中學。在“義教”工程項目扶助下,毛南山鄉學校的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等“硬件”和“軟件”建設都有明顯的提高,2007年已通過國家“普九”驗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民要求學文化的熱很高,人民政府隨即開展農民業餘文化科學技術教育。1953年在中南辦了一所業餘高小班,學員30餘人,上級給識字課本和農業科學技術教材,聘請當地的小學教師代課。“文化大革命”期間,村村寨寨都開辦“政治文化夜校”,學習內容有現行政策法規、農牧業基礎知識等,有業餘輔導員無償輔導。自1979年開始,鄉人民政府和教育組織開展掃盲和職業教育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到1993年,先後有1200多人次參加省柴灶的修建技術,風鑽機的使用方法,無核柿及桑、蠶種植等技術培訓,解決了部分青年就業的困難,也促進了全鄉的經濟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讓更多的初中畢業生繼續上學,1984年8月,縣裏創辦了環江縣職業中學(后改稱職業高中),生源來自當年的中考考生。初時學制定為四年,頭三年學習高中課程,最後一年學習專業課。1985年學制改為三年,並聘請或調進有專業技術的人員任教師,先後開辦獸醫、幼師、種植、林業4個專業。1991年還招收村級幹部設管理、會計各1個班。此後根據社會的需要,教職工逐年增多,開設的專業也多種多樣,如汽車修理、電子電器、文秘、國防、電腦、計算機及應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等。1984~2005年,職業高**為社會培養、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4190人。為改善職業教育的辦學條件,1991年,縣人民政府劃撥給校園用地及實驗場地200多畝。1990年以來,縣財政劃撥資金85萬元,群眾捐資175萬元,建成了學校綜合樓1棟,面積1165平方米;學生公寓樓1棟,面積265平方米;學生食堂1棟,面積607平方米;購置了電腦70台以及多媒體教育設備;建造了學校大門等。為了提高環江縣的高中入學率,1991~2005年,在職業高中附設普通高中班,第一年招收1個班共33人,以後逐年增加。到2005年,在校普高學生241人。2006年,根據上級要求,停辦普高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