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3)
社會民辦中學在環江也相當普遍。***1958年“大躍進”時期,全縣有民辦中學36所40個班,學生1554人。1959年,民辦中學改稱農業中學,在校學生1782人。1959年下半年精簡,只保留城管農中、水源農中和中南農中,到“文化大革命”時全部取消。改革開放后,私立中學再次興起,至1987年,全縣私立全日制中學共3所,教職工114人,學生963人。1988年增至6所,教職工188人,學生1498人。2000年以來,國家對社會辦學非常重視,頒了《社會辦學條例》,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視,依靠個體資金再辦私立中學3所,其中高中1所。民辦中學所用教材和課程與普通中學一致。學校行政與業務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教職工工資從學生學費中解決。縣裏對社會力量辦學積極鼓勵、正確引導、加強管理,每年按招生計劃指標劃撥。縣人民政府和教育局於2004年12月成立了民辦學校評估小組,對全縣私立中學進行量化評估。2007年環江縣通過國家“普九”驗收后,如今只保留私立高中、初中各1所。
第二節民族文學創作
毛南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個年輕、勤勞、智慧的民族。在毛南族繁衍展的歷史進程中,毛南族人民不僅創造了豐富殷實的物質文明,而且創造了五彩斑斕的毛南族文學。毛南族人民雖然學習漢文較晚,直到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毛南族地區才開始設立私塾教授漢文,但毛南族歷代人民有奮攻讀、立志韋編三絕的勤學傳統。直到今天,三南頗盛的文風還在不斷揚光大,良好的文風孕育、催生了一代代毛南族文人。在許多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作家、學者的關懷及悉心指導下,數代毛南族文人薪盡火傳,共同鑄就了毛南族文學這座瑰麗精巧的藝術殿堂。
一、散文創作
與我國文學起源於原始勞動歌謠和原始神話故事有所不同,毛南族文學起源於散文,毛南人普遍認為起源於一段碑文。清朝以前,不少毛南人還是目不識丁,不知文字為何物。直到乾隆戊申年(1788年)才出現第一塊用漢文刻的石碑——譚家世譜碑。這段碑文成為毛南族文學的濫觴,碑文的作者之一譚德成,便是毛南族文學的始祖。譚家世譜碑現在還豎立在環江縣下南鄉波川村小學校園內,是縣級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由於毛南族的聚居地下南鄉地處人跡罕至的環江縣,是極為偏遠的山區,信息閉塞,交通極為不便,因此縱觀毛南族的古代散文,很少有報刊讀物等記載、保存,要審視、斟酌毛南族古代散文的內容及寫作特色,只能從毛南族文人所撰寫的墓志銘中略見一斑。譚有章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所立石碑上的《三孝墓舊碑碑文》可能是毛南族的第二篇古代散文,該碑文無論內容還是寫作特色都不及譚德成的《譚家世譜碑碑文》。走進下南的下林、鳳騰山等毛南族著名的古墓群,會現譚超英(毛南族著名文人譚魁的祖父)、譚致清(毛南族著名文人譚魁的父親)、譚秉鈞(清代廩生)、譚相時、譚冠元都是毛南族古代墓志銘寫作的行家裏手。其中由毛南族著名文人譚秉鈞所撰的《松銀屯譚超英公墓誌》文並茂,文中概述了譚超英辦私塾、當團總的生平事迹,讚揚了譚超英的師德師風和為官的風範。文中旁徵博引,例證充實,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毛南族古代墓志銘的代表作,也是毛南族古代散文的代表作。
縱觀毛南族古代的散文,就目前現的,內容僅局限於墓志銘,有文學價值的也是寥寥無幾,寫法大都格式化,主題也是大同小異,大都以緬懷逝者的生平業績,激勵子孫後代奮有為為主。
由於地處偏僻的山區,毛南族有史以來形成的信息閉塞的狀況很難改變,因此,對我國現代文學展有巨大推動作用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毛南族散文的寫作影響卻微乎其微。從民國初年到20世紀70年代,很少見有毛南族的散文佳作見諸報端。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毛南族的散文才開始煥生機,內容豐富多彩,寫法不拘一格,主題趨於深與新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