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民族教育發展(1)
毛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着奮向上、善於學習、富於創造的民族精神。***他們聚居在大石山區,地理條件比較惡劣,但他們在改造自然、展生產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中,不但創造了物質文明,而且還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為豐富祖國的文化寶庫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正是這種精神力量,鼓舞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毛南族精英。毛南族子弟都有為本民族“爭口氣”的奮精神。過去,入學者除了富家子弟外,一般的農民,甚至是給人家打工、上山砍柴賣炭或做肩挑小販的人,也要籌錢供子女讀書。家族裏一旦現讀書的苗子,叔伯兄弟也都慷慨解囊相助。
毛南族聚居邊遠山區,古時社會經濟展遲緩,學校教育起步亦晚。直到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才開始設立私塾。從此,毛南族子弟學習文化的機會才逐步增多。到光緒年間(1875~1908年),毛南地區已出了文武秀才20餘人。至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隨着社會經濟的展,學校教育也得到相應的展。起初只有個別農民家庭辦私塾,到民國元年(1912年)以後,已展為直系親屬聯合辦私塾。民國12年(1923年)以後,又過渡為旁系親屬乃至村屯之間聯合辦學堂,教材有“四書”“五經”“幼學”等。民國16年(1927年),第一所高級小學在下南六圩街建成,由譚本(中南南木屯人)、譚達卿(下南七朗屯人)任教。那時,除民間自籌的私塾外,公辦學校亦陸續建成。如民國16年(1927年)9月,區立東雅初小校成立(於上南八圩),設一班,有學生30餘人;民國17年(1928年)3月,區立遷善初小校成立(於儀鳳村),設一班,有學生20餘人;同年9月,區立德宣初小校成立(于波川村干孟屯),設一班,有學生20餘人;民國19年(1930年)3月,區立培本初小校成立(於中南三圩),設一班,有學生20餘人;同年10月,縣立第三小學校成立(於下南六圩),設高、初級各一班,每班有學生30餘人。隨後,端本小學(中南南木屯)、仰山小學(堂八村)、吉林坡小學(波川村)相繼成立。此時,公辦學校在校學生已達300餘人。民國33年(1944年),毛南族聚居的上南、中南、下南三個鄉,都設立了中心小學校,原縣立第三小學校改名為“下南中心校”。同時,三南的每個行政村都設立國民基礎學校,讀書風氣很濃,曾有“三南文風頗盛”之說,毛南山鄉教育事業出現第一次高峰期。據調查,1949年前,毛南族適齡兒童入學率約為30%,比附近壯、瑤、苗等族都高。不少青少年還到慶遠、柳州、桂林、廣州等地的初中、高中、師範以及大專院校讀書,如盧顯書就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學。20世紀30年代初,思恩縣的學生到省立第十一中學(慶遠中學)和柳州市的省立第四中學讀書的約20人,其中毛南族子弟就有10人;全縣上大專院校的共9人,其中毛南族子弟就有5人。新中國成立后,僅在思恩縣的毛南族中,初中肄業的多達60人,高中文化程度的30餘人,大專畢業的5人。以民族人口的比例計算,比附近的壯、瑤、苗等族都高。
1950年後,各村屯都自地組織夜校開辦識字班,村裡識字的人無償地教農民識字,不少農民因此脫了“文盲”帽。有的村屯還組織學前兒童學習基礎知識,為以後入學打下基礎,有文化的年輕姑娘則主動承擔義務教學。這種組織一直延續到農業合作化時期,人民公社成立后則轉為隊辦託兒所,管理人員與社員同工同酬。“文化大革命”后,學前教育得到進一步展,全日制小學凡有條件的都開設學前班,下南鄉有60%的學前兒童接受到學前教育。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原有小學復辦的基礎上,僅下南鄉就增設了5所小學,政府還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放助學金。當時,下南鄉設立中南、下南兩個學區中心校,上南鄉亦設立上南中心校,各村都設立村校初小班,在居住分散的大石山區,村下還設若干個教學點。初小畢業經考試合格錄取入中心校高小班。幾所中心校每年畢業的學生都有考入環江中學、桂林民族師範及各衛生學校的。1956年年底,僅下南鄉在校小學生就有2000餘人。1957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下南鄉僅一年時間就興建了7所民辦小學。據1965年的統計,下南鄉在校小學生共2650人,比新中國成立前增長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