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13)

29.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13)

建炎元年(1127年)十一月,張遇率領北方流民渡過長江,進入池州(治今安徽貴池市)。4十二月,西京(今河南洛陽市)留守孫昭遠引余兵南遷。5

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金軍進入淮南。二月初,高宗下令“聽士民從便避兵”,並令劉正彥部兵護衛皇子和六宮自揚州遷杭州。6三日,金軍攻陷天長,離揚州只有百里,高宗聞訊大驚,匆匆忙忙帶五六內侍和親軍數人乘小渡船渡過長江7,百官和百姓有數萬人紛紛跟隨南渡。8史載“高宗南渡,民之從者如歸市”。9從此兵敗如山倒,二月,知滄州劉錫率馬軍數百人千里迢迢經山東退往江南10;三月,閣門祗侯張昱自陝府(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棄城引兵南撤,進入和州(治今安徽和縣)(11);四月,御營平寇前將軍范瓊自壽春(今安徽壽縣)渡過淮河,又經蘄州(治今湖北蘄春縣北)過長江,進入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12);六月,河北人耿堅率所部義軍遷入淮南,東京留守杜充引開封軍隊遷入南方1;七月,東京副留守郭仲苟也因缺少糧食率余兵赴行在(今江蘇南京市),開封居民萬餘人隨行,“自此京師人來者遂絕矣”。2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光州(治今河南潢川縣)守將劉紹先引所部遷至江西九江。3同年,知蔡州程昌寓率“竭誠人民、軍兵”,自河南遷入鼎州(治今湖南常德市)。4

在靖康之亂后南遷北方漢族的總數,據學者研究,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兩浙路、江西路、江東路、建康府、淮南東路、淮南西路、京西南路、湖北路等已有移民及後裔145。3萬戶,約726萬人(以每戶5口計)。由於此時距紹興和約簽訂不過21年,一般不可能繁衍第三代,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因年齡關係不可能繁衍第二代,估計其中的1/2即360萬人為始遷者。如果加上遷入四川、湖南、福建、嶺南的移民以及26。4萬左右的軍人5,在紹興和約簽訂前估計有500萬左右的北方移民遷入並定居在南方6,其中華北漢族應在一半以上。

這時華北漢族南遷的路線據吳松弟先生的研究大體上同於晉、唐,南段較晉、唐伸展得更遠,不少移民經江浙和福建沿海地帶進入廣東,或從湖北經湖南,過南嶺進入廣西和廣東。

(二)東北和北方少數民族族群入遷中原

兩宋之時,就在華北漢族大批南遷的同時,東北和北方少數民族族群,如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卻內遷進入華北。

1。契丹人和渤海人內遷華北

契丹人所建的遼國經略華北的燕雲十六州時,將大批契丹人和被征服后渤海人遷入這一地區。

天顯元年(926年),太祖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除將大部分渤海人遷到遼東外,還將其貴族千餘戶遷於燕,並“給以田疇,捐其賦入,往來貿易關市皆不征”,予以種種優惠,使之定居下來7;會同五年(942年),為了加強對燕雲地區的控制,太宗下令契丹人戶分屯南邊8,遷入燕雲地區。此後,陸陸續續都有契丹人遷居燕雲。其中,南京(今北京)一帶是契丹和渤海移民最多的地方。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路振出使遼朝,看見南京城內有穿非漢族服裝的人,“蓋雜契丹、渤海婦女耳”;城中有渤海人組成的兵營,“即遼東之卒也。屯幽州(即南京,宋人仍用唐代的州名)者數千人,並隸元帥府”。1經過幾次遷移,渤海人已廣泛分佈在華北(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流域和今河北山海關附近。2

當時契丹人和渤海人,以及其他東北少數民族族群定居燕雲的數量,據曹樹基先生根據《遼史兵衛志》推測,遼末天祚帝元年(1101年),設在南京(今北京市)、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平州(治今河北縣盧龍縣)和奉聖州(治今河北涿鹿縣)的宮衛提轄司共37個。宮衛提轄司是既領宮衛兵丁,又領戶口的軍事行政組織,每提轄司約管宮衛戶1500戶,37個提轄司共管5。5萬餘戶,如以每戶5口計算,約27。5萬人;其中,契丹戶大約2。2萬戶,11萬人;包括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內的蕃漢轉戶3。3萬戶,16。5萬人。3由於在遼國佔領以前,生活在燕雲地區的非漢族人數量有限,上述契丹戶和蕃漢轉戶中的非漢族人絕大多數是外來移民。4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9.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