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22)

38.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22)

另據記載,自“洪武開滇”始,明王朝還在滇黔一帶廣置衛所,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種更為穩定也更加嚴密的軍屯組織。所謂“衛所”,《明史·兵志》說:“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以成軍。……其軍皆世籍,此其大略也”。據尤中先生解釋:“明代衛所兵制有如下幾個特點。其一,軍皆世籍,父死子繼,不得輒改。其二,駐地固定,除非朝廷命令,否則駐地不能變動。其三,軍隊在駐地屯田戍守,安家落戶,不得任意流動,更不允許逃亡,如軍戶死絕,必得從其原籍另調其家族中人前來充抵。其四,凡為軍者必須結婚,攜同妻室前往駐地。……明代衛所兵制的這些特點,使進駐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漢族軍隊,成為了以軍屯形成進入雲南的漢族移民”1。

明初在滇黔地區建立的衛所,雲南境內最早的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置於省城昆明附近的雲南前、后、左、右、中五衛,后經陸續增置達l8個衛117個所(含單列“御”、“所”12個)2;貴州境內若以稍後的貴州行省轄區計,設置最早的是貴州衛,始立於洪武四年(1371年),地在今省城貴陽周圍3,以後亦增至18個衛,加上原屬雲南、湖廣兩省轄下的7個衛,合計為25個衛134個所(內含駐四川境內6個,駐雲南境內1個);共計雲、貴兩省為43個衛、251個所,若按明代衛所的正規建制,應為24。08萬人,加上“軍余”即隨軍家屬則將近100萬人。衛所兵的來源,從有關歷史文獻的記載看,大部分為“洪武開滇”時南征大軍中的留守部隊4,其餘為從內地調防而來的軍衛將士且與上舉屯軍互有交叉。

根據以上所敘,僅明初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徙居滇黔地區的各類內地漢族移民便合計達100萬人以上。這一數字,如果不考慮明代貴州轄區的擴大,則已略為超過東漢末年滇黔漢族人口的總值而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較之北部巴蜀地區同期的人口數值亦已相差無幾。因而可以說,洪武大移民乃是滇黔漢族2000年展史上繼漢開“西南夷”以來的又一次劃時代的創舉。自此以後,滇黔漢族便進入了不斷展壯大的上升通道持續至今。其間,規模和影響較大的移民活動,據記載主要有明中葉正統年間“三征麓川”時80萬大軍中流落滇黔一帶的內地漢族將士,明末張獻忠余部“大西軍”及南明永曆皇帝入滇時帶來各類人員,清初吳三桂平滇時的所部“西府兵”,以及20世紀初修築“滇越鐵路”時招募而來的外地民工,20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由內地而來的後撤人員、戰爭難民和赴緬北—滇西戰場的抗戰將士,20世紀60年代前後進入滇、黔兩省“開大西南、建設大三線”的內地員工,自20世紀60年代末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響應號召而來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等等。以上這些外來人口,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漢族且不少人遂就此落籍滇黔。

考察了自明初洪武年間(1368~1398年)以來內地漢族徙居滇黔的歷史脈絡之後,讓我們再來看滇黔漢族的分佈和演變。總的說來,滇黔漢族最初的分佈格局,與漢晉之世和巴蜀地區早期的況基本一致,也是主要聚居在城鎮據點及其周圍平壩地帶和交通沿線,以後才隨着漢民族的展壯大由平壩向山區、由靠內地區向邊境沿線乃至境外蔓延擴散,而最終覆蓋了區內的大部分空間。其大致況如下:

明初滇黔漢族的分佈格局,無須廣徵博引而僅據衛所屯軍的分佈便可知其大概。例如,在雲南境內的18個軍衛中,共有5個佈置在省城昆明周圍,至永樂初年原駐滇東南的廣南衛調入后1,合計為6個衛共33600人,加上屯兵家屬“軍余”為13萬人左右。同時考慮到城內的督撫、“三司”及工商和城郊的商屯、民屯尤其是臭名昭著的“沐氏勛庄”的存在,則明代滇池沿岸的昆明壩中,漢族人口至少已達20萬人左右。再如現為雲南第二大城市的滇東曲靖市,明代曾於曲靖壩子內設有曲靖、越州兩衛,加民屯則漢族人口亦可達5萬人以上。以此推之,明代雲南漢族的主要聚居區,還有臨安衛(今建水)、景東衛(今景東)、永昌衛(今保山)、大羅衛(今賓川)、瀾滄衛(今永勝)、大理衛(今大理)、楚雄衛(今富源)、陸涼衛(今陸良)、洱海衛(今祥雲)等;次一級的則為通海御(今通海)、鶴慶御(今鶴慶)、宜良所(今宜良)、安寧所(今安寧)、易門所(今易門)、楊林所(今楊林)、馬隆所(今馬龍)、木密所(今尋甸)、中屯所(今大姚)等。特點是以滇池、洱海兩大區域和珠江上游今曲靖一帶較為集中,其餘則沿滇川、滇黔、滇緬、滇越四大交通幹道而分佈,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的分佈格局並與川、黔兩省的漢族分佈區連成一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8.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