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16)
(一)巴蜀漢族的展
如前所述,巴蜀的漢族,在唐宋時期曾獲得了較為充分的展,但經過宋元之際歷時半個多世紀的大戰亂,又再次跌入了歷史的低谷。***入元以後,最初的漢族人口總值僅為10多萬戶將近100萬人,尚不及南宋紹興、嘉定年間的20%。為此,還在戰爭結束前的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為了增加財稅收入和解決駐川元軍的供給,元政府便開始在自然條件較好且又破壞最為慘重的成都平原一帶佈置屯田5。到至順元年(1330年),成都附近共有軍屯14,屯戶9700約4萬人,屯田1500餘頃,並以此為中心將墾區逐步擴大到今重慶、宜賓、廣元、閬中等廣大地區。
與此同時,民屯也有較大展,據歐陽玄《圭齋文集》卷九所載《虞集神道碑》說:僅在四川盆地東部的夔州路一帶,自元初“立保置屯田”以來,先後“得流民三十九萬,以實邊郡”。再至元代中、後期,隨着關隴、荊湘等毗鄰地區的漢族農戶“見彼中田疇廣闊”、“土饒利厚”而紛紛遷入,到順帝至元四年(1338年),計“開墾成業者,凡二十餘萬戶”1。如果以上記載出入不是太大,那麼元末巴蜀地區的漢族人口,較之元初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外來移民甚至遠遠超過了當地的土著漢戶,如明代瀘州《圖經志》說:“昔元時地廣人稀,四方人民流寓於瀘者,倍於版籍所在。”
及至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末農民大起義中的著名紅巾軍將領明玉珍率部20萬眾自荊湘溯長江而上攻克重慶,以後又逐步佔領了巴蜀大部分地區,並於1362年在重慶建立“大夏”農民政權,后至洪武三年(1370年)為明將湯和、傅友德所擊滅。值此10餘年間,明玉珍及其子明異率紅巾軍先後與元、明軍隊激戰於巴蜀界內,致使區內本來就較為有限的漢族人口又急劇下降。延至明初,據《明太祖實錄》說: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戶部奏:四川民總八萬四千餘戶,其偽夏故官佔為莊戶者二萬三千餘戶”。這一數字,甚至比元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官方統計數據還要略低。不過,這僅僅只是農戶而不包括駐川明軍和“大夏”紅巾軍殘部,因而區內漢族人口的實際數量還要更高一些,但參照元初的戶、口之比仍很難超過100萬。
明代巴蜀地區的人口數量,據研究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146萬餘人。至明中葉弘治十五年(1502年)上升為266萬人,再至萬曆六年(1578年)達310萬人2。近200年間增長了一倍多,其中漢族當不少於80%即250萬人左右。增加的原因,除了人口的自然增殖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外地漢族移民的大量植入。其具體況,正史記載不多而主要見於方誌和家譜的追述,如道光《鄰水縣誌》說:“今合邑祖籍,多系明初入蜀,謂之‘老民’。”宣統《廣安縣誌》也說:“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平蜀,大肆殺戮,復徙楚之麻黃人來實茲土。”且云:“(廣安)戶籍以明初土籍曰‘舊’,以康熙客籍曰‘新’。凡楚人居其大半,而以明之麻黃籍最早……”民國《榮縣誌》則稱:“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蜀人楚籍,動稱是年由麻城孝感鄉入川,人人然。”其餘如民國《名山縣誌》云:“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徙楚實蜀,名山號為樂都,來者尤眾。”民國《漢源縣誌》亦云:“明代之初,秦楚填蜀……一時編戶齊民。秦楚籍者十九焉。”民國《簡陽縣誌》則據調查結果說:“洪武二年(1369年),湖廣麻城居民遷至簡州者眾多。”
根據上述方誌所載,至少可以得到兩個初步印象:一是清代以前徙居巴蜀的漢族“老民”,多聲稱來自荊楚一帶即當時的湖廣地區,重點又是“麻黃”即湖廣行省轄下黃州麻城縣(今湖北麻城縣),尤其是該縣的孝感鄉。二是遷入的時間多在明朝初年洪武年間,特別又是洪武二年(1369年)至洪武十四年(1381年)之間的10餘年內。這一歷史現象,早在民國年間(1912~1949年)便已引起了四川學者的注意而作出了一些頗有見地的解釋,如民國《南溪縣誌》說:“……今蜀南來自湖廣之家族,溯其始多麻城縣孝感鄉。核其人數,即使盡鄉以行,亦不應有若是這多;且湘楚州縣與蜀鄰比者,盡人皆可以移住,何以獨適孝感一鄉?……抑明(玉珍)氏隸籍隨州(今湖北隨州市)、隨州距孝感不遠,彼從龍之彥,人眾勢強,土民或他兵皆冒籍以自求庇乎?”再如民國《資中縣誌》說:“本省當元之際,偽夏明玉珍據蜀,盡有川東之地,蜀號長安。玉珍為楚北隨州人,其鄉里多歸之,逮今五百餘年,生齒甚繁。考其原籍,通日湖廣麻城孝感人為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