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10)

26.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10)

第二次生在魏、晉之際,史載曹魏景元四年(263年,亦即蜀漢後主炎興元年),魏滅蜀,南中歸魏(兩年後西晉代魏)。***次年東吳交趾郡內亂,於是“南中監軍霍弋表遣建爨牙谷為交趾太守,率牙門將軍建寧董元、毛炅、孟通、爨熊、李松、王素等率部曲以討之”7。戰爭共進行了7年(264~271年),南中大姓率部曲與吳軍連年激戰於交州界內交趾、郁林、九真、日南、合浦等5郡地區(地望當今越南北部和我國兩廣南部一帶),最後在東吳30萬大軍的全力反撲之下,南中遠征軍終因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滅1。這次戰爭,據方國瑜先生估計,足足損失南中精壯“夷、漢部曲”達10萬之眾2,故戰爭雖未生在南中境內,卻同樣使人口本來就相當有限的滇黔漢族又遭到了一次重創,以致稍後便有人上書朝廷指出:“南中形勢,七郡斗絕,晉(漢族)弱夷強。”3

第三次是兩晉之際歷時數十年的大動亂。其間,先是西晉末年寧州刺史、南夷校尉李毅與建寧大姓毛詵、李睿和朱提大姓李猛、夷帥於陵承等相互廝殺,戰亂中“晉民或入交州,或入永昌”四處逃散4。緊接着天災又起,“南土頻歲飢疫,死者十萬計”5。而夷帥奴隸主貴族則乘機大肆抄掠,“破壞郡縣,沒吏民……牂柯亦半為夷所困虜”6。再往後,隨着割據巴蜀的成漢勢力南下,局勢更加惡化。據《晉書·李雄載記》說,時“南夷校尉李毅固守(州城)不降,雄誘建寧夷使討之。毅病卒,城陷,殺壯士三千餘人,送婦女千口於成都”。至此,南中諸郡特別是滇東、滇中一帶的漢族人戶,或死或散或為夷帥所虜,所剩者寥寥無幾。然而禍亂尚遠未結束,史載李毅困死孤城后,“朝廷以廣漢太守魏興王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自永嘉元年(307年)受除,四年乃至”7。初到任時,迫於“吏士散沒,城邑丘墟”8和“倉無斗粟,眾無一旅,官民虛竭,繩紀弛廢”9的嚴峻局面,王遜還做了些安撫工作,但很快便又舉起屠刀,先後“誅豪右(大姓)不奉法度者數十家”10,並“以五苓夷昔為亂……遂討滅之,及討惡夷剛僚數千落”(11),從而再次挑起禍亂。最後,王遜也暴死於內外交困之中。

上舉三次大戰亂,都對滇黔漢族人口的持續減少產生了較大影響,特別是兩晉之際李毅、王遜與大姓和夷帥之間的廝殺混戰,是當中歷時最長、破壞也最為嚴重的一次。經此浩劫,南中地區在總人口、郡縣人口和漢族人口3個層面上,均下降到了歷史的谷底。以後,隨着爨氏稱霸局面的逐漸形成,南中局勢雖平靜下來,然而人口數值卻一直徘徊在較低的水平上。直至南北朝初年,據《宋書·州郡志》記載,時寧州刺史轄下凡15郡81縣共有編民10253戶,僅為東漢時期的2。38%。即使是充分考慮到當時“夷、漢部曲”多附籍於南中諸大姓名下而增加10倍估算,則是時整個滇黔地區的郡縣人口亦不過十來萬戶,四五十萬人,其中包括南中大姓在內的漢族能有多少也就不而喻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滇黔漢族的“夷化”歷程,自蜀漢初年隨郡縣內部人口結構的改變和與此相應的民族融合歷史趨勢轉向而起步,以後逐漸加深,到南朝蕭齊時基本完成。據《南齊書·州郡志》說:“寧州,鎮建寧郡,本益州南中。……蠻夷眾多,齊民甚少,諸爨氐強族,持遠擅命,故數有土反之虞。”據此,在當時的南中諸郡轄下,不僅“齊民”———漢族下層群眾業已為數相當有限,而且從引文中的“爨氐”一詞可以看出,連南中霸主、頭號大姓爨氏家族到了此時,也已跟“氐”———當地氐羌族群眾的土著民族相差無幾了。再往後,《梁書·徐文盛傳》說:“徐文盛……大同末,以為持節督寧州刺史。先是,州在僻遠,所管群蠻,不識教義,貪慾財賄,劫竊相尋,前後刺史莫能治。”根據這一記載,還在徐文盛入滇之時的梁武帝大同末年即公元546年以前,南中郡縣政府“所管”之下已經沒有了漢族人口而都是“群蠻”了。由此可以相信,最遲不晚於五六世紀之交的蕭齊後期,歷經600餘年,滇黔漢族中的絕大多數人戶,均已基本完成夷化而全部融入南中各少數民族土著族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6.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