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8)

24.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8)

三、魏晉南北朝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展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世凡360餘年,是我國歷史上持續時間較長的大分裂、大割據、大混戰的動蕩年代。***其間,自先秦以來一直相對穩定的巴蜀地區也捲入了無休無止的戰亂紛爭之中,曾相繼被置於蜀漢、曹魏、西晉、十六國成漢與前秦、東晉、南朝宋、齊、梁和北朝西魏、北周等大小10幾個封建王朝的控制之下。而滇黔一帶則被稱為“南中”,行政區劃則經漢末蜀初的調整后,衍化為建寧、雲南、興古、朱提、水昌、牂柯、越嶲“南中七郡”,入晉后又屢經置省析割而多有變更,但空間範疇仍基本上因循漢世無大增損。及至西晉太康七年(286年)設置寧州以後,滇黔地區逐步擺脫了“巴蜀附庸”的地位,正式成為當時全國19個州級大行政區之一併延續到隋朝初年。值此期間,受全國性大分裂、大割據和大混戰的影響,南中地區也生了一系列的戰亂紛爭,在這種背景下,巴蜀漢族與滇黔漢族的展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巴蜀漢族走的是融合少數民族土著族群的展之路,而滇黔漢族走的是“夷化”之路。

(一)巴蜀漢族的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地區與漢族相關的人口遷徙和民族融合,根據諸史志的記載主要如下。

先,據《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蜀漢後主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滇黔地區益州、越嶲、牂柯等“南中諸郡”的叛亂后,作為安定局勢的措施之一,曾“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這批由夷、漢等多種民族成分構成的萬餘戶“勁卒、青羌”徙居巴蜀后,被編入騎兵部隊為蜀漢政府服役1,往後當逐漸融入巴蜀漢族而消失。

其次,曹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即蜀漢後主炎興元年)魏滅蜀后,曾強行將後主劉禪及原蜀漢宗室、王公貴族和民戶3萬餘家遷往洛陽、河東(今山西)等地2,並“勸募蜀人能內移者,給廩二年,復除二十歲”1。曹魏此舉,意在借移民以削弱蜀漢殘餘勢力,杜絕後患。但不少於10萬人口大舉內遷,再加之戰爭的損耗,使得巴蜀漢族元氣大傷而自此一蹶不振。

再次,西晉末年關隴大旱,餓殍被野,至惠帝元康八年(298年),“略陽(今甘肅清水縣一帶)、天水六郡民李特及弟庠、閻式、趙肅、何巨、李遠等及氐叟、青叟數萬家,以郡土連年軍荒,就谷入漢川(漢中)……戶曹李膚開關放入蜀,布散梁州及三蜀界”。不久,朝廷下令遣返,新任益州刺史羅尚更以兵威催逼,流民“人人愁怨、不知所為”2。遂聚集綿竹推李特為主舉兵與官軍相互攻殺,為此蜀中大亂。永安元年(304年),李特子李雄率流民攻破成都自立為王,三年後稱帝,號“大成”,至東晉咸康四年(338年)改國號為“漢”,故後世統稱“成漢”。再至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晉將桓溫伐蜀,成漢主李勢降,遂亡。

成漢小王朝是所謂“五胡十六國”中建立最早的地方割據政權,自西晉永康二年(301年)李特率流民聚眾起事開始,至東晉永和三年(347年)亡,凡六世共47年。其間無論是人口遷徙還是民族融合,都是巴蜀歷史上最為頻繁的階段。其中,較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除成漢王朝本身就是以從關隴遷入的10餘萬流民為主體所建立之外,史載其立國之初,曾因連年戰亂而使“三蜀民流迸,南入東下,野無煙火”,一片凄涼。以後隨着局勢趨穩才又“附者日月而至”,並再現“年豐谷登”,“閭門不閉,路不拾遺”的昇平景象。3而這一轉機的出現,主要又是與當時的民族融合直接相關。

成漢時期巴蜀地區的民族融合,起主導作用的當推成漢國主李氏家族。據《華陽國志·李特志》記載:李氏“本巴西宕渠(今川東宕渠縣境)民”,漢末“移於略陽,北土復號‘巴人’。”及至西晉末年偕關隴“氐叟、青叟數萬家”南下入蜀后,曾一度因“主客不能相饒”而與“蜀民”生摩擦衝突,並最終演化為流民大起義。這種“不能相饒”即互不相容,以今天的眼光看,至少包蘊着“主客”之間以及不同民族之間的雙重隔閡。對此,李氏家族似乎從一開始就採取了較為主動的態度,史稱李雄率流民攻克成都后,便立即派人前往西郊青城山“奉迎范賢,欲推戴之。賢不許,更勸雄自立”。後來李雄稱王,“迎范賢為丞相……尊為天地太師,封西山侯,復其部曲,軍征不預,租稅皆入賢家”4。據記載,范賢本名長生,原籍涪陵丹興(今重慶市轄下涪陵彭水縣一帶),后徙蜀入青城山修鍊,為是期著名道教領,至成漢初年已“年近百歲,蜀人奉之如神”1。李雄尊尚范長生,用意無非是藉助其人在巴蜀地區的宗教影響以籠絡人心穩定局勢,但同時也起到了促進外來“氐叟、青叟”流民與巴蜀漢族之間民族融合的歷史作用。如《晉書·周撫傳》所云:“賢為李雄國師,以左道惑百姓,人多事之。”進而之,史載李氏據蜀,國號初稱“大成”,后李壽時改為“漢”,且建元“漢興”並自稱“漢皇帝”,又說李雄“乃興文教,立學官”而大倡儒學,末代成漢主李勢則“乃更命祀成始祖、太宗,皆謂之漢”2。……從中所反映出來的,正是以李氏為的“氐叟、青叟”等外來流民主動向巴蜀漢族靠攏並逐漸漢化的歷史進程,與後世北魏孝文帝時的況,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第三節漢族向西南的遷徙和發展(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