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5)

21.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5)

華北漢族南遷的浪潮直到北朝仍不止,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華北青州、兗州、冀州漢族移民約2萬家南遷入宋,何承天向宋主獻策稱:“今青、兗舊民,冀州新附,在界者2萬家,此寇之資也。***今悉可內徙,青州民移東萊、平昌、北海諸郡,兗州、冀州移泰山以南、南至下邳,左沭右沂,田良野沃,西阻蘭陵,北扼大峴,四塞之內,其號險固。民性重遷,暗於圖始,無虜之時,喜生咨怨。今新被抄掠,余懼未息,若曉示安危,居以樂上,宜其歌忭就路,視遷如歸。”2對此條史料葛劍雄先生認為從當時形勢分析,已經聚集在宋魏交界處的數萬難民遷入宋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3此外,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西南)薛永宗起兵,次年敗死,族人薛安都投宋,又北上招集,至以魏兵勢盛而退回襄陽。薛氏“世為強族,同姓有三千家”,安都雖戰敗而歸,帶回的族人也還不少4。

永嘉之亂所引的華北漢族南遷的**歷時100多年,計其餘波更長達近300年,其南遷的路線據葛劍雄在《中國移民史》中研究前後大致相同,主要有東、中兩線:

東線以淮河及其支流(包括當時入淮各水)汝、潁、沙、(渦)、睢、汴、泗、沂、沐等水和溝通江淮的邗溝構成主要水路,輔以各水間陸路。不僅在今河南、山東、安徽和江蘇北部的司、豫、兗、青、徐諸州移民大多由此線南渡,就是在今山西、河北的并州、冀州、幽州的流民也多數在渡過黃河后循此線而南。由今河南和淮北渡淮的北人往往居留於淮南,或繼續由陸路南下,渡江后定居於皖南、贛北沿江地帶。由今山東、豫東而下的流民一般居於沿泗水的彭城、下相、淮陰一帶,或渡淮居於蘇北,或由邗溝南下廣陵(今揚州市西北),過江至京口(今鎮江市),聚居於江南。還有少數人由山東或蘇北航海至廣陵或江南,甚至直接到達東南、南方沿海。此線的起點是西晉、十六國和北朝經濟文化最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終點又是東晉、南朝政治中心所在和經濟文化最達地區,所以是最重要的一線。永嘉后的北人南遷,特別是宗室貴族、文武大臣、世家大族,多數經由此線。江淮間和蘇南、皖南是僑州郡縣的主要設置區,也是北方移民最集中的地方。

中線起點主要是洛陽,由洛陽經南陽盆地至襄陽,然後再由漢水東南下。在今山西和河南西部的流民大多走此線,南遷后往往定居於襄陽、江陵等漢水流域和長江中游地區。也有一部分人從南陽盆地東南越過桐柏山、大別山的隘口進入江漢平原。

(二)北方少數民族族群向華北的大遷移

東漢末年,北方少數民族族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向華北的大遷移。

馳騁漠北300餘年的匈奴,於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分裂為南北二部后,南匈奴內附,入居塞內,從此掀起了匈奴人南遷的移民潮。

《晉書·載記序》亦云:“漢宣帝初納呼韓,居之亭鄣,委以侯望,始寬戎狄。光武亦以南庭(南匈奴)數萬人徙入西河,后亦轉至五原(治所在今包頭市西北),連延七郡。”

中平二年(185年),南匈奴“單于羌渠使子於扶羅將兵助漢討平黃中,會羌渠為國人所殺,於扶羅以其眾留漢,自立為單于,屬董卓之亂,寇掠太原、河東、屯於河內”1。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編組匈奴部眾,“分為五部,部立其中貴者為帥,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魏末,復改帥為都尉,其左部都尉所統可萬餘落,居於太原故泫氏縣;右部都尉可六千餘落,居祁縣;南部都尉可三千餘落,居蒲子縣;北部都尉可四千餘落,居新興縣;中部都尉可六千餘落,居太陵縣”2。

泰始二年(266年),有塞外匈奴二萬餘落來降,使居河西故宜陽城下,與晉人雜居,由是平陽、西河、太原、新興、上黨、東平諸郡均有匈奴人居住。3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1.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