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6)

22.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6)

太康二年(281年),有匈奴2。93萬人降晉。太康四年(283年),又有匈奴十萬餘口詣雍州刺史王駿降附。次年,匈奴都督率種落1。15萬口降晉,都入居塞內。4

南下內遷的匈奴中,除南匈奴外,還有被稱為“屠各胡”5“盧水胡”“羯胡”和“稽胡”的匈奴人。

屠各胡,漢末從威武向東,北地、五原、西河及至并州(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都已有其蹤跡。魏晉以後,他們在華北的分佈更為廣泛,在太行山東麓,屠各胡與烏丸等人雜居。1

羯胡,主要指內遷河北、山西的匈奴人,所以沈休文《齊安陸昭王碑》李善注引朱風《晉書》稱:“前後徙河北諸郡縣,居山間,謂之羯胡。”2十六國時期聞名遐邇的石勒就是羯胡人3,故《魏書·羯胡石勒傳》云:“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

稽胡,又稱山胡、生胡、步落稽。《周書·異域傳》云:“稽胡,蓋匈奴別種劉元海五部之苗裔也……自離石以西,安定以東,方七八百里,居山各間,種落繁熾。……兇悍恃險,數為寇亂。魏孝昌中有劉蠡升者居雲陽谷,自稱天子,立年號,署百官。……蠡升遂分遣部眾,抄掠居民,汾晉之間,略無寧歲。”《周書·韋孝寬傳》亦云:“汾州(治所在今山西隰縣)之北,離石(今山西離石縣)以南,悉是生胡。”

總之,上述這些況都表明,當時華北的并州和幽州等地,已遍佈匈奴及其部落。

在匈奴南下向內地大遷移的同時,烏桓、鮮卑也開始大舉內遷。

烏桓,又稱烏丸,原居西遼河地區,早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霍去病擊匈奴時,就把烏桓人徙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諸郡塞外。東漢時,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丸大人郝縣等九千餘人率眾詣關,封其渠帥為侯王者八十餘人,始居塞內,布列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代郡、雁門、太原、朔方諸郡界”4。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征遼西烏桓,虜20餘萬人,余部逃往遼東,被遼東太守公孫康截擊,餘眾萬餘落,悉徙居內地。5所以《三國志·魏志·烏丸傳》載:“幽州、并州,烏丸萬餘落,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其侯、王、大人種眾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於是,三國以後,烏桓已分別編入軍伍了。鮮卑,自178~184年,東漢光和年間檀石槐以後,諸部落各自展,分別遷入內地,其況大致如下:

慕容部於曹魏初年,由大帥莫護跋率其部眾入居遼西,跟從司馬懿征討遼東公孫淵有功,被封為率義王,居於棘城(今遼寧義縣)之西;西晉時,莫護跋的曾孫慕容廆遷居大棘城;廆死後,其立者慕容皝遷居龍城,自稱燕王,皝死後,第二子慕容雋繼位,入中原征討石閔,於是中原歸入前燕慕容氏治下,雋遷都於鄴城。

乞國仁在前秦亡后自稱大單于,建立了西秦,並在他控制的地區設置了武城、武陽、安固、武始、漢陽、天水、略陽、漒川、甘松、匡朋、白馬、苑川12部。國仁之弟乞伏乾歸時又佔據了隴西、巴西之地。

拓跋部,原居大興安嶺北段的東麓、嫩江支流甘河的上源,於宣“皇帝”推寅時南遷到大澤,又於潔汾時始居匈奴故地1,再於潔汾子力微時遷居定襄之盛樂(今山西歸化城南)。及至拓跋畦建立北魏,揮師南進,消滅了夏、北燕、北涼幾個政權。獻文帝拓跋弘皇興年間,又從南朝劉宋手中奪得三齊之地,北方完全納入拓跋部治下。

從上所述鮮卑內遷之況,可見自十六國至北朝,鮮卑人已是遍佈中原大地了。

綜上所述,可見從東漢末年以來,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族群:匈奴、烏桓、鮮卑等大規模向華北遷移,正如西晉初年郭欽上書所說:魏初人寡,西北諸郡皆為戎居,北地、西河、太原、馮翊、安定、上郡盡為狄庭矣!2

(三)華北漢族與入遷華北北方少數民族族群的大混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2.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