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4)

20.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4)

(一)華北漢族的南遷

東漢末年,在黃巾起義和董卓之亂中,華北一片混亂,漢族人民被迫南遷。***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將洛陽200里內數百萬漢族強行西遷3,此為華北漢族大規模外遷之始。《三國志》所載,從華北遷入蜀國的漢族移民實例如下表。

上表所列的實例都是蜀國上層人物,下層平民從華北遷入蜀國的也不少,如初平三年(192年)從南陽和關中遷入的有數萬人,被劉焉編為“東州兵”1。這些“東州兵”加家屬,數量當有一二十萬。但從《三國志》所載的材料中可知這時從關中入蜀的人很少,因此,這一二十萬人中可能大部分是從華北河南南陽入蜀的漢族移民。據葛劍雄先生統計,從華北入蜀漢族的原籍主要有河南的安眾義陽郡、南陽郡、汝南郡、平興、陳留郡、偃師、洛陽、平輿、南鄉、江夏、黽等地;山東的北海郡、陽都、魯國、山陽等地;河北的涿縣、常山郡、真定、魏郡等地;山西的河東郡、解縣等地。

從《三國志》所載中從華北遷入吳國的漢族移民實例也不少,如表2。

從華北遷吳的漢族移民不少人是率領大批余族和部曲同行的,南遷入吳的基本上在吳國定居下來,也據葛劍雄先生的統計,從華北入吳漢族的原籍主要有河南的宛縣、南陽郡、河南郡、潁川郡、陳留郡、陳郡、南頓、汝南郡等地;山東的濟陽郡、平原郡、干、青州、北海郡、黃縣、牟平、營陵、莒縣、陽都、琅琊郡等地;山西的上黨郡等地。1

西晉“永嘉之亂”后,在天災**的威逼之下,華北漢族更是大規模南遷。永康二年(301年)聚集在荊州的流民有10餘萬戶,從皇家“太樂”的伶人也逃至荊州2來看,從洛陽和中原其他地方避亂荊州的人不少。永嘉四年(310年),華北幽、並、司、冀等州爆嚴重蝗災,洛陽飢荒嚴重,懷帝向各處求援無果,東海王越以討石勒為名率4萬甲士離洛陽,並將朝廷日常機構全部帶走。文武官員、士人、百姓紛紛逃經周邊避難。

建武元年(317年)七月,司馬睿稱晉王之時,華北又大旱,司、冀、並、青等州大蝗災,冀、青州次年又爆蝗災,迫使百姓繼續南遷。這次南遷到東晉建立時達到**,其中以東晉政權的支柱,大族和官員的南遷為代表,如以王導等為的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東)王氏3,以王承為的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王氏4,以謝鯤為的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謝氏5,以袁瓌為的陳郡陽夏袁氏6,以庾亮為的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縣西北)庾氏7,以荀崧為的潁川(今河南許昌、臨潁一帶)荀氏8,以羊曼為的泰山南城(今山東平邑縣南)羊氏9,以周顗為的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周氏10,以蔡謨為的濟陽(陳留)考城(今河南民權縣東北)蔡氏(11),濟陽考城江氏(12),以刁協為的渤海饒安(今河北鹽山縣西南)刁氏1,以卞壺為的濟陰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卞氏2,以郗鑒為的高平金鄉(今山東嘉祥縣南)郗氏3,以諸葛恢為的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南)諸葛氏4,以顏含為的琅琊臨沂顏氏5,魯國(今山東曲阜市)孔氏6,以毛寶為的滎陽陽武(今河南原陽縣東南)毛氏7,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人衛玠8,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嶠9等。此外,東晉初的北伐主將祖逖和其弟祖約、動叛亂的長廣掖(今山東萊州市)人蘇峻10,也是在這一階段南遷的。(11)

正如葛劍雄先生的研究所示,這個時期華北漢族外遷最大的特點是大都以原籍或宗族為單位,或依附於原籍的強宗大族、地方官員,集體行動。這既是在遷出地長期形成的鄉土誼和宗族觀念(12)的必然延續,也是在戰亂環境中長途遷移的需要。至於北方名門大族的領、地方官員、豪強、士人,因具有軍政實力、社會地位或指揮組織能力,自然成為各個移民團體的領袖。對他們來說,這既是盡了道義上的責任,也是維護本人、本家族或本地人的利益基礎的手段。所以一個移民團體往往有數百上千人,甚至數萬人,如上述褚翜所率。又如河北范陽道縣人祖逖家“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車馬載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眾共之,又多權略,是以少長咸宗之,推逖為行主”。(13)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市西北)人徐澄之為州治中,“遂與鄉臧琨等率子弟並閭里士庶千餘家,南渡江,家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市)”(14)。由於華北漢族大批南遷,東晉初大興三年(320年)七月,元帝以從琅琊國(都開陽,今山東臨沂市北,轄境約相當周圍數縣)遷來的近千戶在其僑居地建康置懷德縣(15),是專為北方移民設置的第一個行政區。以後又在北方移民集中定居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和江南沿江一帶設置了以安置華北漢族移民為主的僑州、僑郡和僑縣,如在江北置有兗、幽、冀、青、並等州。1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