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論人格(3)

19.論人格(3)

只要稍微考察一下便知,人類的幸福有兩種敵人:痛苦和厭倦。***進一步說就是即使我們幸運地離痛苦愈來愈遠,但我們卻是在向厭倦靠近。若遠離了厭倦,我們便會更加靠近痛苦。生命呈現出兩種狀態,即外在或客觀、內在或主觀,在這兩個狀態里的痛苦與厭倦都是對立的,所以生命本身亦可以說成是劇烈地在痛苦和厭倦的兩端來回擺動。貧窮與睏乏帶來痛苦;過於得意,人又生厭。所以,當下層階級在與睏乏作着無休止的鬥爭也就是痛苦掙扎時,而上流社會卻在和“厭倦”打着持久戰。對於內在或主觀的狀態,對立的起因是人的受容性和心靈能力成正比,然而個人對痛苦的受容性又和厭倦的受容性成反比。現作如下解釋:根據遲鈍性的定義,所謂的遲鈍就是指神經不受刺激,氣質感覺不到痛苦或焦慮,且無論後者多麼強大,心靈空虛的主要原因在於知識的遲鈍,只有常常興緻勃勃地注意觀察外在的細微事物,才能消除許多人臉上流露出的空虛。心靈的空虛是厭倦的根源,正如興奮過後的喘息,人們需要通過尋找某些事物來填補已經空白的心靈。而所尋求的事物大多類似,試看人們依賴的娛樂消遣方式,他們的社交娛樂以及談話的內容不都是千篇一律嗎?再看看有多少人在階前閑聊,又有多少人在窗前凝望室外。由於內在的空洞,人們在尋求社交、娛樂、餘興以及各類享受時,便產生了奢侈浪費和災禍。人們要想避免災禍的最好方法莫過於增長自己的心靈財富,心靈財富愈多,厭倦所佔據的地位就愈小。那生生不息的思考活動在紛繁複雜的自我與包羅萬象的大自然中尋找新的材料,實現新的組合,如此不斷地鼓舞我們的心靈,這樣,除了休閑時刻以外便不會再有厭倦乘虛而入。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高度的才智植根於高度的受容性、強大的意志力以及強烈的感;這三者的結合體,使人易動感,對各種來自**和精神痛苦的敏感性也有所增加,不耐阻礙並且厭惡挫折——這些性質又由於高度想像力的作用變得更加強大,使整個思潮(不愉快的思潮亦包括在內),都好像真實的存在一樣。以上所述的人性特質適用於任何人——不論最笨的人還是空前的大天才。所以,無論是在主觀還是客觀方面,一個人接近了痛苦便意味着遠離了厭倦,反之亦然。人所具有的天賦氣質決定了他受苦的種類,客觀環境受主觀傾向的影響,人們所採用的手段總是與他所易受的苦難相抗衡,因此有些客觀事件對人類有特殊意義,有些則不含什麼特殊意義,這要由天賦氣質來決定。聰明的人先要努力爭取的莫過於避免痛苦和煩惱的自由以求得安靜和閑暇,減少與他人的接觸,享受平靜、節儉的生活。所以,智者在與他的同胞們相處了極短的一段時間后就會隱退,若他再有極高的智慧,更會選擇獨居。一個人內在具備得愈多,求之於他人的就會愈小,他人帶給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的智慧愈高愈顯得不合群。當然,假如智慧的“量”可以替代“質”的話,那麼活在大世界裏才稱得上划算,但不幸的是,人世間的一百個傻子亦無法替代一位智者。更不幸的是,人世間傻子何其之多。

那些經常受苦的人,他們一旦脫離了令人睏乏的苦痛,便會馬上不顧一切地尋求娛樂消遣和社交,唯恐要自己獨處,與任何人都能一拍即合。唯因孤獨時,人須委身於己,他內在財富的多寡便暴露出來;愚笨的人,雖然在此身着華衣,也會為了自己卑下的性格而呻吟,這本是他無法脫棄的包袱,然而,對於才華橫溢之士而,即使身處荒原,亦不會感到孤獨寂寞。色勒卡曾宣稱,愚蠢是生命的包袱,此話實為至理名——確可與耶穌所說的話相媲美。

腦——可以看做是有機體的寄生物,它就像是一個住在人體內等待接受養老金的人,而閑暇——個人的意識與個性自由活動的時刻,卻成為體內其餘各部門的產品,是它們辛苦勞累取得的成果。然而大多數的人在閑暇時刻里能得到些什麼呢?除了感官享樂以及浪費以外,便只剩厭倦與無聊了。這樣度過閑暇時光真是沒有絲毫價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叔本華隨筆 人生之路如何走過(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叔本華隨筆 人生之路如何走過(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論人格(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