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擊鼓(2)

13.擊鼓(2)

鼓的歷史

樂器的前身,是一些能夠出聲音的器物,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一些能出噪音的響器,這些響器有一部分是為了運動或者勞動時的節奏需要而被運用;另外一部分則是以聲音的手段來影響自然或神靈,因此它們所產生的並不是優美動聽的樂音,而是令人感到不安、恐怖的聲音。在這一時期,人們往往使用跺腳、拍手、捶胸、捶腿及捶臀等擊打身體各個部位的方式來出聲音;後來則變為使用簡單的敲擊物、掛在身上的響器、刮器和干葫蘆等,出強烈的噪音來使別人產生驚悚和畏懼感,以及用它來驅趕惡魔;隨後到了父系氏族社會時期,隨着圖騰文化的展,出現了不是為了產生節奏性噪音的新樂器,例如揮旋鏢、笛、螺號等,但是這些樂器也並不能出讓人產生快感的樂音,它們只是出吼叫、咆哮、呼嘯以及嗖嗖的噪音。到了新石器時期,樂器的創造進入了非常豐富的時期,人類將倒下來的樹榦挖空,製成了開口的鼓,而後也出現了皮膜鼓,鼓的文化由此開始了。

關於鼓的起源歷史上有四種不同的說法:聖人制鼓說,例如在《禮記·樂記》中:“然後聖人作,為、鼓、控、揭、塤、箎,此六者,德之音也。”伊耆氏之鼓,《禮記·明堂位》中記載:“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黃帝制鼓說,《山海經·大荒樂經》:“樂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其聲如雷,其名為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黃帝內經》亦云:“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神農制鼓說,明朝羅欣《物原·樂原》云:“神農作鼓。”

傳說伊耆氏所制的土鼓,是以陶土為框以革為兩面,用草紮成的鼓槌進行敲擊。鼓在商代是流傳非常廣泛的樂器,商周以來鼓的種類有很多。《禮記·明堂位》中說:“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懸鼓。”足鼓為鼓下帶足,商代晚期的雙鳥饕餮紋銅鼓即是足鼓,鼓腔兩面飾鼉皮紋,鼓腔的下部有四個獸為足。當時的手工業已經得到了長遠的展,青銅器的冶鍊與鑄造也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因此這些銅鼓的造型都非常精美。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一種像近代民間流行的“撥浪鼓”似的樂器,鼓是穿在木柄上,在鼓框的兩邊繫着兩條繩,繩端是小珠,當手搖木柄時,這兩個旁耳就會來回敲擊鼓面,出聲音。

到了周代,在《詩經》所記載的二十九種樂器當中,打擊樂器就佔了二十一種,其中單是鼓類就包括賁鼓、縣鼓、鼉鼓、鼓等。在大射儀樂隊中,還使用了建鼓、羯鼓、應鼓、鼓等打擊樂器。

春秋時期,銅鼓大為流行,它是由炊具銅釜展而來的。春秋初期,這些樂器還並不是完全作為聲用的樂器,而是炊具與樂器共存的角色。到了公元前七世紀,才作為專門的樂器使用。這時的形制也較為穩定,鼓上還繪有多姿多彩的圖飾。銅鼓在當時是統治者權力的象徵,後來則多用於戰事,也作為祭祀、賞賜及進貢的重器。

鐘鼓之樂,是以編鐘和建鼓為主組成的大型管弦樂隊,興起於西周而盛行於春秋戰國。湖北隋縣所掘的曾侯乙鐘鼓樂隊是這種音樂形式的實物例證。作為控制節奏,而帶有指揮作用的建鼓,鼓體用巨大的木柱貫穿其中。

在以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相結合的漢代鼓吹樂中,鼓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橫吹、騎吹,或是簫鼓,都有鼓的出現。例如排簫與鼓所組成的簫鼓樂隊,作為儀仗音樂,巨大的建鼓被置放於鼓車之上,由兩個樂工站在車上進行敲擊。漢代的百戲,其樂隊就是盛行於漢代的大型鐘鼓樂隊,以鼓為主,並配有簫、笙、築、瑟、編鐘以及編磬等樂器,所用的鼓包括建鼓和應鼓。應鼓為應和大鼓的意思,它是一种放置在大鼓旁邊的小鼓,另外還有一種鼓,在百戲中起到掌控節奏的作用,被稱為鼓。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頻繁,使得大量少數民族的打擊樂器傳入了中原地區,如羯鼓、腰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這些樂器隨後都盛行於唐代,被廣泛應用於隋唐的燕樂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擊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