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氓(3)

10.氓(3)

西方對中國的認識是從絲綢之路上的絲綢開始的。***中國的絲綢製造業在唐代達到高峰,織法與紋飾都比以前更加豐富。明朝的絲織品繼承了唐朝以來品種繁多、華麗富貴的傳統,其精美絕倫的品質對世界各國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精美的中國絲綢一傳到西方便使西方人為之傾倒,羅馬詩人威吉爾稱讚中國的絲綢比鮮花還美麗,比蛛絲還要細。隨着中國絲綢的不斷外傳,他們了解了中國的絲綢,也認識了中國。中國絲綢逐漸成為古代國際貿易中運銷最遠、規模最大、價格最高、獲利最豐的商品。除了絲綢,中國的瓷器、漆器等,都是西方國家所鍾愛的具有東方韻味的工藝品。

今天的中國所常見的一些植物與土產,許多都是從外族引入。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批帶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蔥、胡椒、胡蘿蔔,還有西瓜等,十有**都是來自西域。漢初以來,傳入中國的不僅僅有植物,還有羅馬的玻璃器、西域的樂舞、雜技。從魏晉到隋唐,隨着屬於伊朗文化系統的粟特人的大批遷入,西亞、中亞的音樂、舞蹈、飲食、服飾等也大量傳入中國。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隨着東西方商業貿易的頻繁交流,東西方文明的相互影響也日益增多。在物質文化交流的同時,絲綢之路帶來的文化成果也絢麗多彩。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末年就傳入中國,到了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佛教已經得到展,深入民心,並且由中國的高僧創立了中國化的宗派。今天隨處可見的佛寺石窟和名剎寺廟等,都是佛教直接或間接留下的影響和延續。特別是沿着絲綢之路留存下來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多融會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和佛教精神,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層面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開創了中華文明吸收外來文化的先河。

絲綢之路是橫貫亞歐的商業要道,是古代東西方之間的貿易之路,也是一條東西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溝通當時國際貿易最為突出。《後漢書·西域傳》說“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反映出了使者往來不斷、商販不絕於旅的景。絲綢之路也是古代中國文明作用於世界歷史的重要槓桿,是古老的中國走向世界、接受世界其他地區文明營養的主要通道。中國文化性格的塑造、中國歷史的具體形態,都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1]氓(méng):民,男子之代稱。蚩蚩(chi):同“嗤嗤”,戲笑貌。

[2]貿:交易。抱布貿絲是以物易物。

[3]即:就。謀:古音mi。匪:讀為“非”。“匪來”二句是說那人並非真來買絲,是找我商量事來了。所商量的事就是結婚。

[4]淇:水名。頓丘:地名。丘,古讀如“欺”。

[5]愆(qiān)期:過期。這句是說並非我要拖過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

[6]將(qiāng):願請。

[7]垝(gui):和“垣(yuán)”同義,牆。

[8]復:返。關:在往來要道所設的關卡。女望男到期來會。他來時一定要經過關門。一說“復”是關名。

[9]漣漣:涕淚下流貌。她初時不見他回到關門來,以為他負約不來了,因而傷心淚下。

[10]卜:燒灼龜甲的裂紋以判吉凶,叫做“卜”。筮(shi):用蓍(shi)草占卦叫做“筮”。

[11]體:指龜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結果。無咎:就是無凶卦。

[12]賄:財物,指妝奩(lián)。以上四句是說“你從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結果好,你就打車子來迎娶,並將嫁妝搬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