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氓(2)

9.氓(2)

這位可憐的女子為了獲得真正的愛和幸福,“靡室勞矣”、“靡有朝矣”,無論什麼樣的艱難困苦她都心甘願地忍受着,無論多麼重的擔子她都承擔了下來,甚至是面對丈夫的暴怒虐待也毫無怨,但是,儘管她如此忍辱負重,卻依然沒有能夠擺脫被休棄的不幸遭遇,殘酷的現實留給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淚水,是一幕凄慘的人生悲劇。而氓呢?原來那一片“信誓旦旦”的虛假忠誠,那一臉“蚩蚩”的假厚道,在他“既遂矣”、目的達到之後,就慢慢地變得暴虐起來,最後卻被他一腳踢開。從此處也不難看出,氓是一個滿腹欺世盜名、極端自私自利的小商人。而更加可憐的則是,這位女子最終還是被迫回到娘家,但等待她的卻並不是親人的撫慰,而是兄弟間的拍掌歡笑,即使是在自己親人的面前也找不到一絲同。這樣沉重的生活打擊,如此的世態炎涼,使她在痛苦不堪的況下,只好形影相弔,“躬自悼矣”。撫今追昔,曆數往事,悲憤的懷、悔恨的心以及孤獨無依的感嘆都複雜地交織在了一起,就像一團埋藏已久的地火一下子迸了出來,有力地表達了她對負心男子的譴責。

第六章抒寫了女主人公被拋棄后憤恨決絕的心,感慢慢轉為平靜。“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怨恨交集的激憤之感油然而生。回憶往事,再看看今天,自己的命運和前途都那樣暗淡渺茫,當初的“旦旦”“信誓”全被氓一手推翻了。而這位女主人公也透過氓背叛誓的面目,看清了他那卑鄙惡劣的靈魂,於是她變得異常決絕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悔恨多於哀傷,決絕而沒有任何留戀,她對於氓已經沒有了任何企求,也沒有了半句哀告,更不存一絲的幻想,有的只是對氓的憤恨和譴責。至此,詩人已經為我們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由純樸熱的少女,到忍辱負重的妻子,再到堅決決絕的棄婦的藝術形象。

歷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後,婦女就成為了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壓迫。到了奴隸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也變得更為下賤,尤其是勞動婦女,她們淪為了家庭的奴隸,成了可以隨便買賣的商品。《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環境中。她受到氓的遺棄決不是偶然的事,也不是個別的現象,它是一種社會制度的產物。《氓》之所以成為文學史上最有名的一棄婦詩,其關鍵就在於通過兩個鮮明的形象的刻畫,通過一個女子的婚姻悲劇,深刻地批判了當時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會現實。

古代桑蠶文化與絲綢之路

絲綢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傳說西陵氏的女兒,黃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國第一個種桑養蠶的人。據《通鑒綱目外記》的記載,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之患,後世祀為先蠶”。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羅、綺、錦、綉等絲織產品。秦漢以後,絲綢的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備的技術體系。唐宋之際,隨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和經濟重心的南移,絲綢的工藝技術和生產區域都生了重大的變化。明清兩代,絲綢生產趨於專業化,絲織物的品種也更為豐富,圖案也更加絢麗多姿。

在我國,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與蠶桑絲帛相關的文字。春秋至中唐的二千多年時間是我國絲綢生產古典體系的成熟時期。這段時間裏,生產的重心位於黃河中下游,絹帛成為政府賦稅的重要內容。中國絲綢及其生產技術主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到了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建立了通往中東和歐洲的通道。中國的絲綢和蠶桑養殖技術也隨着絲綢之路逐漸傳到了其他國家。中國的絲綢在古羅馬時期就受到了歐洲人的追捧和高度評價。

從漢代就打通的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綵帶,將古代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古文明連接在了一起。正是這條絲綢之路,將中國的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等四大明,養蠶絲織技術以及絢麗多彩的絲綢產品、茶葉、瓷器等傳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中外商人通過絲綢之路,將中亞的汗血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樂,西亞的樂器、天文學,美洲的棉花、煙草等輸入中國,東西方文明在交流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