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順其自然莫妄為(2)
《老子》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德經》,闡述了宇宙的根本和天地變化的規律;下篇《道經》,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和進退的方法。書中包含了大量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等。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才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認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是無為而無不為、以自身為法的本體存在。
老子雖沒有說過“無為而治”這句話,但他卻是最早系統論述這一哲學思想的人。
老子生活在一個戰禍連年的時代——小國不能自我保全,大國又互相爭霸不止。他親眼目睹了時勢的此消彼長,又深受當時思潮的影響,知道以暴制暴、動用武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而提出了“無為”“無事”“無欲”的政治思想。
他說:“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老子認為,許多社會問題的產生,是統治者個人私慾的膨脹,也就是“有為”政治。因為君主要滿足自己的野心,所以才戰禍連年,因為君主要滿足自己的私慾,所以才會增加賦稅徭役……因而他強調君主要清心寡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所以,這裏所謂的“無為”並不是不要任何作為,而是順其自然不妄為。
統治者應該少一點**,少一點作為,對百姓有所聽從,這樣統治才能鞏固。也就是說,“無為”的結果恰恰是“無不為”。在此,他作了一個比喻:治理國家就像烹小魚,不能過多地撥動,否則魚就會被攪爛,這就是“無為”;可是,魚還是要烹制的,國家還是要治理的,而且還要烹得好,治得好,這又是“為”。如果能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順其自然,便可以把魚烹製得很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這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典故。
老子還主張君主要以民為本。百姓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所在,是達官貴族得以存在的根本;無民,則國家無政權可,是以有“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的觀點。
除了對君主的要求,老子對常人也有一套人生修為哲學。他常勸人要知足,強調“不爭”的好處。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他認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水,澤被萬物而不與之爭奪名利,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地方,卻更接近“道”。所以,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樣安於居下,不與萬物生矛盾、衝突,只有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也正因為這樣,才有:“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下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正是因為它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引申到統治者治理國家上,就是說:想要在上面治理百姓,就必須到百姓當中去;想要先於百姓享受,就必須身體力行先為百姓考慮。因為你不爭搶,所以天下也就沒有什麼能和你爭搶的。
《老子》對我國春秋以前古代辯證法的展,作了歷史性的總結,不僅是道家的主要著作,還為一些儒家和法家的人物所津津樂道。
◎老子(一則)
其政悶悶[1],其民淳淳[2];其政察察[3],其民缺缺[4]。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5]?其無正[6]也。正復為奇[7],善復為妖[8]。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9],廉而不劌[10],直而不肆[11],光而不耀[12]。
[1]悶悶:遲鈍、不清楚、不夸夸其談的樣子,含有寬厚寬泛的意思。
[2]淳淳:淳樸厚道的樣子。
[3]察察:看得清楚,非常計較的樣子,有嚴厲、苛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