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順其自然莫妄為(1)
◎大道無形
著名哲學家、曾任北大教授的胡適曾說:“中國哲學到了老子、孔子的時候,才可當得‘哲學’兩個字。***”作為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據《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世人又稱老聃,楚國人,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圖書管理員。
老子的詳細事迹,已不可考,據傳,孔子曾從魯國來到周都,向他請教有關“禮”的學問。
老子說:“你所謂的禮,倡導它的人早就死了,就連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們的論留了下來。君子時運來的時候,就應當駕車出去做官,如果生不逢時,就應當隱居起來……
“我聽說,富貴的人會把錢財送給朋友,有德行的人會把箴送給朋友,我不是什麼富貴之人,便送幾句話給你吧!當今時勢,有些自以為很聰明的人卻給自身招來了禍患,主要是因為他們愛好譏諷別人,過分誇獎別人,還有就是自視清高、太過自傲。把那些驕氣、**和做作的身段都放下吧,這些對君子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我能告訴你的也就這麼多了。”
孔子聽后受益匪淺,離開周都后回到了魯國,他的弟子紛紛上前請教:老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孔子對他的弟子們說:“我知道鳥可以在天空飛,魚可以在水中游,獸可以在大地跑。會跑的,能用網捕捉;會游的,能用鉤子釣;會飛的,能用箭去射。但是,龍,我不知道該如何了,它能騰雲駕霧直上九天,我今日所拜訪的老子,就好比一條龍!”
由此可見,孔子對老子的敬佩之,溢於表。
老子是最先現“道”的人,他把“道”作為最高的實體範疇,用以說明世界萬物產生的根源和運動變化的規律,同時,也將其作為人類社會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從而形成了以“道”為核心的哲學體系。
這個“道”本是一個抽象的觀念,不容易解釋明白,於是老子又從具體的方面出,想到一個“無”。“無”即是虛空,它是不具有任何具體事物物質屬性和形象的東西,但它的性質、作用,卻處處和這個“道”最相像。
老子認為萬“有”生於“無”,所以把“無”看得比“有”重要。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就好比車輪間有了圓洞,車才能行駛;器皿有了中間的空虛之處,才能盛放東西;門窗有了中間的空洞,才能讓人進出;房屋有了空處,才能容人居住……他說,具體的事物要麼“有”,要麼“無”。“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但不可能既“有”,又“無”。
名實之爭,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老子恰是提出這個問題的第一人。他認為人之所以能認知事物,主要是“名”的作用。不過,他雖然知道“名”的用處,卻極力崇尚“無名”。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他認為天地以下都是具體事物,都可以用“名”來表示,所以說“有名萬物之母”;而天地又是從“道”里產生出來的,“道”是無形無體的,沒法用名來表達,所以“無名天地之始”。
老子的學說對中國哲學的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樸素的辯證法是其學說的精華,主要見於《老子》這本書。老子創立的道家學派對我國思想文化的展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後世人創立道教后,將老子尊稱為道教至高無上的天神——太清道德天尊,民間都尊他為“太上老君”。
◎《老子》的人生哲學
老子的學說,以聲匿跡隱、不求聞達為主旨。他在周都居住久了,見周朝的王道日漸衰微,便決定騎着青牛離開這裏。
函谷關令尹喜在夜觀天象時,現東方有紫氣繚繞,越來越近,形似蛟龍,便知這是有聖人要來臨的祥瑞,於是齋戒沐浴在此靜候。
幾個月後,老子騎着青牛而來。尹喜見后驚喜萬分,誠懇地請求賜教,好讓老子的思想得以流傳下來。老子見尹喜氣宇番茄,學識和修養都非常不錯,便留下了“五千”,然後出關而去。至此,沒有人再知道他的下落。而他留下的這“五千”,便是《老子》一書,世稱《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