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五章以心為本的經營理念(2)

50.第五章以心為本的經營理念(2)

結果,人類構築了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但與此同時,人類不得不面對地球環境的問題和能源的問題。人類這種追求增長的模式,能夠無限制地繼續下去嗎?遵從這種模式,人類能夠持續生存下去嗎?

稻盛先生認為,建立在人的**、本能和利己之心基礎上的近代文明,在不太久遠的將來,恐怕難逃自我崩潰的命運。人類的傲慢破壞了自然環境,帶來了以地球暖化為象徵的、深刻的環境危機。

地球已處於危險狀態,人類現在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怎樣來和這個地球共生共存?這就必須從利他之心出,而不是無止境地追求基於**和利己之心之上的所謂經濟增長!?

現代文明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已經足矣,即使不再前進也無妨。有人會說:“不!還遠遠不夠,我們希望更加富裕的生活。”稻盛先生則想對這些人說:“讓我們更謙虛一些吧。”?

歷史上凡是失卻謙虛的文明,全部滅亡了。在這一點上,個人也一樣。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謙受益”的說法,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實業家,不管取得過怎樣的豐功偉績,一旦失卻謙虛,傲慢起來,那就必然滅亡。?

但問題是,現在的人類不約而同地傲慢起來,所以,回歸謙虛、重新樹立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非常重要。人類要感謝自然的恩惠,不是我們在自然中“活着”,而是自然“讓我們活着”。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應該能重新回歸謙虛和虔敬的態度,回歸人性的原點。

在用人方面,稻盛先生也遵循這樣的法則。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哲學中,旗幟鮮明地表明他很看重“笨人”,面對“聰明人”總是不那麼信任,原因是因為“才子”往往傾向於對今日等閑視之,不由得厭惡像烏龜那樣緩慢地度過一天,希望像脫兔似地走捷徑。

眾多優秀且聰明的人才進入了京瓷公司,也正是這些人才,以為公司沒有前途而辭職,所以留下來的都是不太聰明、平凡的、無跳槽才能的愚鈍的人,但是,這些愚鈍的人在10年、20年後都晉陞為各部門的幹部或領導。

究竟是什麼使像他們這樣平凡的人成了番茄的人才?是孜孜不倦、為一個目標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腳踏實地地度過每一天的力量,是堅持積累每一天的力量,稻盛把這種表現為無能的能力稱為“回到原點”的能力。

稻盛先生說:“我的經營,是‘以心為本’的經營,就是在企業建立一種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中心的經營。”“世界上沒有比人心更易變、更不可靠的東西,但是只要建立起牢固的信賴關係,也沒有什麼比人心更牢固、更可靠。”

這種經營哲學不是出於經營者的私利私慾,因此能夠獲取員工的共鳴,員工們從內心理解並接受。所以創業之初,儘管公司規模很小,也不知道公司明天會怎樣,即使在這種況下,員工們就能夠為了公司的展而自覺地、不遺餘力地拚命工作。而且,在公司展壯大之後,依然如此。

接觸過稻盛的人都會對他的“沉穩中藏着精明”有深刻印象。他的這種“精明”表現在,在面對紛繁的頭緒和各種各樣的利益誘惑面前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視線始終不偏離他真正想要的。

這與那些頭腦靈活、一看便知其精明的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就像一艘沒有壓艙的船。他們能對周圍的各種信息和利益關係迅速做出反應,以至於陷入“複雜性之災”之中。

身處複雜性之中,精明人只能在局部上不斷表現出精明,資源、精力全部消耗在局部的小勝利或高效率和整體性的失敗或低效率中,就像在一個因沒有紅綠燈而擁堵的十字路口,精明的人能敏感地現空隙,儘可能往前鑽,所有精明人在整體的超低效中徒勞地追求高效,無數精明的個體不知不覺地陷入集體性的愚蠢。

相反,“沉穩中藏着的精明”表面看是愚鈍、低效率的,也正是由於這種愚鈍和低效率,把一些多餘的信息和利益誘惑自然地屏蔽了。這也就是稻盛先生所說的“回到原點”的能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稻盛和夫:最適合中國人的經營術(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稻盛和夫:最適合中國人的經營術(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0.第五章以心為本的經營理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