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十一烈士暮年(一)(20)

235.十一烈士暮年(一)(20)

“上山下鄉”

運動也是在“繼續革命”

理論指導之下的一種改造青年、“反修防修”

的政治手段。

它的提出,與**認為要對青年學生進行“再教育”

的想法和他想不斷拉平社會各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以此縮小三大差別的思想有關。

革命戰爭時期,為動員、教育、培養知識青年,中國**形成了以“抗大”

教育為代表的改造青年的經驗。

建國以後,隨着階級鬥爭擴大化理論的展,**逐漸把這種經驗絕對化,對於科學文化知識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表現出輕視書本知識和課堂教學的傾向,認為“書讀得越多越蠢”

,提出“課程可以砍掉一半”

,“學制要縮短”

,“階級鬥爭應成為青年的一門主課”

,要在“革命的大風大浪中”

培養和造就接班人。

這些想法體現在知青“上山下鄉”

運動中,就使這場運動被提高到“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是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根本途徑”

的高度上,反映出**試圖通過使知識青年在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密切同農民的聯繫,不斷縮小三大差別的傾向。

“上山下鄉”

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參加邊疆的生產建設兵團和到農村生產隊插隊落戶。

新疆、內蒙古、東北和雲南等地是幾個大的生產建設兵團所在地,插隊落戶的區域則非常之廣,幾乎覆蓋所有的農村地區。

“文革”

期間,“上山下鄉”

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1600萬人之多。

他們通過這一實踐受到意志、品質等方面有益的磨鍊,加深了對中國農村社會的了解。

其中絕大多數人把自己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邊疆,在那裏灑下辛勤的汗水。

但是,“上山下鄉”

運動的實踐,並未產生如**所設想的效果,卻帶來嚴重的後果,給我國歷史造成深遠的影響。

它耽誤了年輕一代,加重了“文革”

造成的“人才斷代”

現象。

為了安置“上山下鄉”

的知識青年,國家和各企業事業單位先後支出經費100億元以上,造成經濟上的嚴重損失,不但沒有能夠解決知青的就業問題,反而加劇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

同時,把大批青年以政治運動的方式,不區分地區,不區分具體況地推向農村,給部分地區的農民和廣大知識青年家長也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在本已人多地少的農村,知識青年的到來,導致與農民爭土地、爭工分和口糧的況,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而多數知識青年在農村中生活不能自給,要靠家庭補貼,又給家長造成經濟上和思想上的負擔。

對“上山下鄉”

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有所了解的。

1972年12月,福建省莆田縣城郊公社下林小學教師李慶霖寫信給**,反映其子在農村中的困難。

這封信對**觸動很大,他看了多遍,認為寫得相當好。

1973年4月25日,**複信寫道:“寄上三百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況甚多,容當統籌解決”

根據他的指示,當年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在當時條件下,根本解決是不可能的。

1976年,**再一次在一份反映青年問題的信上批示:“知青問題,似宜專題研究,先作準備,然後開一次會,給以解決”

可直至他去世,也未“解決。

“教育革命。

**早在1966年的“五七指示”

中就已號召:“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十六條》中則把“教育革命”

規定為“這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

“教育革命”

的提出,源於**對學校教育狀況的認識,即“資產階級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

1970年12月18日,他在同美國友人斯諾談話中就談道:“我們沒有大學教授、中學教員、小學教員啊,全部用國民黨的,就是他們在那裏統治。

文化大革命就是從他們開刀”

“教育革命”

最主要的內容是對“舊”

的教育制度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1968年7月21日,**在《人民日報》關於《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人員的道路(調查報告)》的編者按清樣中加了一段話:“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裏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挂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這一段話後來被稱為“七二一指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傳(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澤東傳(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35.十一烈士暮年(一)(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