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科技發展的必然曲折
車隊剛剛離開南京大學,短暫的午休過後,左念微啟程前往南京第1重型機械廠視察萬噸級模鍛式水壓機的研製情況。
萬噸級水壓機作為真正的國之重器,是重工業的核心加工工具之1,也是1個國家機械製造業水平的最高體現。
眾所周知,金屬工件在經過高壓的鍛造加工以後,因為塑性變形和2次結晶,金屬組織更為緻密,力學性能會顯著提升,而水壓機也就是這其中的關鍵。
按照鍛造方式的區別,水壓機又分為自由式和模鍛式兩種:
自由式水壓機,簡單來說就是周圍沒有約束器具,直接放上去1塊紅熱的鍛件,然後用力施壓。這種水壓機通常用來鍛造大型高強度部件,比如動輒幾百噸的艦船螺旋槳的曲軸、戰列艦的炮管等等。
而模鍛式水壓機則有1個模具,裏邊放進胚料,然後合上模具,施加壓力就能把胚料壓成想要的形狀。
因為有可重複利用的模具,模鍛式水壓機1般適合加工重量稍小、需求數量較多的0件,例如合金鋼板、飛機部件、蒸汽輪機部件等等。
歷史上,日本為了建造大和級戰列艦,不僅擴建船塢和船台的長度,還給造船工業添置了大量新式設備,其中就包括從德國購買了1座15000噸的水壓機和3座70噸平爐來製造大和的460mm艦炮和優質裝甲鋼。
而德國人更為生猛,為了航空工業的擴產,製造飛機的鋁合金鍛件需求量非常大,所以他們研製了7000噸的模鍛式水壓機,接下來又建造了史無前例的1座30000噸自由式水壓機以及3座15000噸模鍛式水壓機。
除了德國,也就只有英國在大戰之前建造了1座12000噸模鍛式水壓機,其它國家至多只有萬噸級自由式水壓機。
美國人主要是考慮商業用途,所以選擇以量取勝,3十年代前後建造了1百多座中小型模鍛式水壓機,其中最大的也不過5000噸。
因而,目前全世界超過5000噸的大型水壓機不足5十台,而擁有萬噸級水壓機的國家也不過兩手之數。
中國目前統共有7千噸及以上的水壓機7座,還有兩座半的萬噸級自由式水壓機:
中國第1座萬噸級水壓機是1909年自德國德馬格工程機械公司訂購的,前後歷時5年方才完工回國,並1直到1915年末方才在渤海重工集團的錦州機械廠建成,投入使用,河南級及後續戰列艦的艦炮製造均有這台水壓機參與。
1919年,重工業部遞交報告,確定了萬噸級自由式水壓機的研製工作,前後歷時7年,最終於1926年落地,1928年在上海重型機械廠裝成,開始生產,期間也是問題頻發,好在最後有驚無險,解決了問題,在1929年中宣佈了完全成功。
至於說為什麼是兩座半,還是因為當初在自研自造的過程中,中樞批准了重工業部“兩條腿走路”的申請,最終於1928年向德國國營漢諾威機械廠訂購了1台15000噸的自由式水壓機。
這台水壓機在上個月底剛剛建成實驗,估摸着要到明年初才能夠歸國。
而南京第1重型機械廠正在研製的水壓機則是11000噸模鍛式水壓機,是1929年考察了德國新建成的12000噸級模鍛式水壓機后開始研製的,也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
由於已經有了研發和使用萬噸級水壓機的經驗,並且與德國技術人員進行了1定的交流,整體的研發流程依然比較順利,相比於之前的摸索要更容易1些。
當然,技術的交流也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尤其是尖端技術,很多看似互惠互利的交易實際上並不能達成。
哪怕是有德國戰敗這1獨特機遇,想要從德國人手中套取尖端技術也不是1件容易的事。
而技術的積累也同樣是需要時間的,在1些方面的體現或許更為明顯。
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從某種角度能夠確切的反映出這樣的問題。
當年的日本,儘管通過仿造外國設計和設備獲得了大艦國產的能力,但是老牌工業國家的尖端技術應用和技術的積累卻是沒有辦法“仿造”的。
第2次工業革命在歐美帶來的技術爆發在彼時尚沒有完全反應到海軍艦艇上,而此時在東亞做大做強的日本卻已經成為了其他海軍列強的潛在對手,即便是對昔日的老師和盟友英國,日本也難以獲得比較先進的技術。
這也就意味着日本將不能再依靠外購來獲得最先進的技術,而被迫開始走上自行研發的道路,但這對於沒有技術積累的日本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日本的艦船工程師和學者為了實現彎道超車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對現有技術進行改良和優化以期跟上世界先進腳步。
比如為了解決傳統英國大口徑火炮全長絲緊(纏絲)工藝導致身管形變和不規則抖動的問題,結合襯管自緊技術減少了繞線層厚度的需求,從而成功降低了前部重量。
又比如為了解決vc裝甲需要表面滲碳工時過長導致產能不足的問題,通過改變熱處理方式(淬火)來形成硬化層的vh(vickershardened)裝甲,解決了大和級戰列艦的裝甲鋼問題。
海軍假日期間,日本保持着對海軍技術的投入,在2戰開始前已經在基礎技術上大致追平了自己曾經的老師英國。
但是也正是由於大量海軍技術設備源自英國,它只代表了老牌工業列強中的1個分支——儘管是1個很強勁的分支,但同時也是1個比較保守的分支,因此很多其他列強在時間線上平行的技術日本人並沒有能夠完全掌握,也不像老牌工業列強那樣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很多時候都不得不主動或者被迫重新發明輪子。
比如火炮工藝的問題,1戰之後各大傳統海軍列強就只剩英國人還在使用絲緊結構,曾經使用絲緊的意大利人也投靠了沒有嚴重下垂和抖動問題的層緊結構,連英國人本身在1戰時期對比了美德兩國火炮結構后也決定放棄絲緊。
而日本由於早年從師英國,層緊技術不甚熟練也沒有技術儲備,也因此走上了對傳統英式火炮結構修修改改之路,在設計大和時也認為自身層緊技術不過關風險過高而繼續改進長門的改進型絲緊設計。
而在這其中,日本也錯過了許多第2次工業革命對海軍技術的影響,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電氣設備。
得益於第2次工業革命對電力系統的發展,1戰時期大多數海軍列強的主力艦炮塔都採用了電機作為動力來源,包括純電機和電液。
而英國人實驗后認為電力炮塔可能會產生火花,過於危險,因此選擇繼續使用由蒸汽動力帶動的中央液壓機提供的液壓動力操縱炮塔,這樣的設計1直持續到38年的獅。
在當時這樣的理由確實是正當的,類似事故在早年並不罕見——比如1906年美國肯塔基號戰列艦(b-6)在退彈時發射藥包被電火花引燃,造成10名炮組死亡,但是英國海軍的保守也就導致了日本海軍也沒有能夠接觸到其他列強所採用的電力操炮系統,1直到大和也還在使用中央液壓機為炮塔供能。
未能較早接觸高負載艦上電力系統的另1大惡果就是艦上電力設施和控制系統的不成熟和不完善,這點對英國海軍來說成立,對日本海軍來說更是如此。
美軍戰後技術報告認為日本艦艇的電力系統差的1塌糊塗,比如備用電力主要靠電池,電路控制和保護基本不存在,大量設備使用不同電壓等,報告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日本艦艇的電力系統起碼落後美軍5到10年。
反觀英國,皇家海軍雖然受到大蕭條的影響,1度暫緩了發展,但是伴隨着經濟的回暖以及歐6戰爭的風險,英國海軍以kgv為標誌重新開始備戰。
儘管英國海軍在技術上頗為保守,但這並不意味着它的技術研發和技術儲備也1樣會落後。
戰爭的突然爆發使得英國海軍不得不拖着眾多早已落後的技術進入戰爭,但是得益於其深厚的工業基底,許多早期的投入在戰爭機器啟動后開始迅速獲得回報,特別是比較急迫的防空技術。
比如gru(gyrorateunit),abu(autobarrageunit),type28x系列火控雷達等,都是非常富有創新和先進技術的設備。
這也是日本這樣的後起工業國和英國這樣的老牌工業國的真正差距。
相比之下,中國的情況其實要好1些,儘管許多尖端技術不能像日本那樣接觸到,輕易獲取,比如戰列艦技術,中國完全無法像日本那樣獲得1整艘先進的戰列艦,只能敲0邊1點1點的搞。
為了在有限的經費中積累無畏艦的建造經驗,中國幾乎是貼錢為奧斯曼等國建造了戰列艦,而這其中又有許多國際局勢帶來的機遇。
像這種國之重器,訂購戰列艦是政治行為,因而按理說彼時的中國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取的訂單的,英德之間的爭端反而使得中國這個局外人能夠取得1點機會。
而中德交好以及1戰後的特殊局面也讓中國受益匪淺,槍炮、內燃機、工程機械、中小型機床、鐵路等等1系列工業設備,中國都能從德國獲取到,儘管總體上不算先進,但依然讓中國的工業和科技發展大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