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章京族的文化傳承(3)
以潘恆濟、莫振芳、張永東等則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當代京族作家代表,他們的個人創作豐富了京族當代文學的內涵。
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京族的民族文學創作,無論是整體數量還是作品質量均呈現出上升勢頭,這從京族作家何思源等的創作中可見一斑。[楊春。:2004年少數民族中短篇小說創作芻議,載《民族文學》,2006年第2期。]然而,作為一個少小民族,文學創作者的基數必定是非常小的。這就決定了新世紀的京族文學創作多由文學愛好者支撐,多數缺乏高質量的作品。京族文學人才不多,如果不採取得力措施,大有人才斷層的可能。
民族藝術創新
民族藝術有兩個外在的特徵:一方面,某個民族的藝術在一定的範圍(族群)被人們作為祖本來認同;另一方面,文化藝術的許多事象又不斷變遷、變化着,有些方面竟日新月異。京族有着悠久的歷史,獨具一格的文化藝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統不斷展變化,吸收時代元素,民族藝術呈現出一派創新景象。這其中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以獨弦琴藝術及民族歌舞的創新。
傳統的獨弦琴,其形制是非常簡單的,所彈奏出的琴聲,較為細弱,影響了傳播的影響力。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不少樂師、科技師等對獨弦琴進行了相關改良,創新了一系列彈奏指法,提升了獨弦琴的藝術表現力。
八十年代,獨弦琴演奏家何紹用留聲機的探針做獨弦琴的拾音器,然後用磁鐵線圈原理進行擴音。後來廣西區歌舞團的韋京宇又採用電話聽筒用來擴音。現在的獨弦琴琴身與原來相同,但是採用了內置拾音器,連接音箱,使聲音放大。??何紹根據竹制獨弦琴的特點,保存其竹制外形,製作了“京族多功能獨弦匏琴”。這種琴使用牛角做搖桿,去掉葫蘆匏,琴弦直接繫於搖桿上,外接音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樣標出了泛音位置,並在琴面增設木製指板,類似吉它,共十六的品位,此琴獲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彈奏法上,他把用竹籤彈奏改為戴指套的“中指挽桿法”,演奏時用指套上的金屬塊壓住琴弦,小指第一關節切弦,與品位接觸,奏出實音,這種演奏方法使獨弦琴的演奏技巧又向前展了一步,從而改變了獨弦琴固有的緩慢節奏、低沉音調,豐富了獨弦琴的音色與表現力。
廣西藝術學院教師陳坤鵬在學習獨弦琴的過程中,現獨弦琴用作擴音的“電聲放大輸出部分”(即音箱和功放部分),都置於琴體外,這給搬動與演奏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於是產生了將音箱和功放置於琴身內的想法。經過不斷實驗,?2005年4月,陳坤鵬的“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榮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使用紅木製作琴身,去掉葫蘆匏,搖桿可拆卸,改變了獨弦琴外形不規整,不宜攜帶的問題。琴尾處有一掛弦小扣,防止搖桿拆下后,弦因失去張力生曲折。音箱內置於琴處,揚聲器沖向地面,琴聲音色優美,餘音更加悠長,更符合獨弦琴少彈多搖的特性。
在彈奏法上,則得到了豐富和展。其中以何紹、王能等人的改進和創新較有代表性。何紹的戴指套“中指挽桿法”,是在原先的“拳(全)握式”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改變了過去的那種左手整個握住搖桿的彈法,但又保留了左手相對搖桿的固定性。左手採用中指扣住搖桿,握桿位置低。這種方法使左手的控桿位置固定,便於音準的控制,能靈活控制裝飾音。王能的竹籤“靈活控桿法”,用左手中指與無名指扣住搖桿,左手可以上下走動靈活搖桿,握桿位置較高,在搖桿的中部以上,這種方法使得左手解放得自然一些。對於京族音樂中常常出現的長的拖音,這種左手演奏法使得裝飾音的表現富有張力,更加豐滿,便於演奏者的感揮,有一定的舞台表演效果,感染力較強。但由於左手位置的不固定性,增加了演奏者對獨弦琴音準控制的難度,提高了對演奏者演奏基本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