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章京族的文化傳承(4)
經過幾十年來的不斷改良與創新,從原始的竹制獨弦琴,到木製獨弦琴,目前的獨弦琴已經出現將葫蘆匏去掉並帶有指板的竹制獨弦琴,還有音箱內置,可方便拆卸的“琴身與電聲放大輸出部分一體化獨弦琴”,以及外形仿《新唐書》中描述的樂曲《龍獨琴》而製作的“龍獨弦琴”,彈奏法上更是有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中國京族的獨弦琴風格與越南是一脈相承的,但經過藝術創新后的獨弦琴藝術在中國則有了它獨特的風格,在題材和內容上更廣泛更豐富,在表現手法和演奏技巧上更勝一籌,個性更加鮮明,與越南的獨弦琴藝術已大大不同了,已真正成為了中國京族音樂的突出代表。??
京族的民間音樂曾經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人們通過各種音樂形式,或表達意,或抒胸臆,或娛神娛人。然而解放后民間音樂逐漸衰微,除了一部分老人,熟悉民間音樂的人已經不多了。近年來隨着京族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增強、京族文化復興意識的興起等原因,京族民間音樂得到了保護、挖掘和揚。傳統音樂的創新,主要表現在民歌歌詞的創編和新曲的譜寫上。京族民歌中保留有大量祖先遺留下來的歌曲,包括民族的遷徙歌、京族哈節唱詞和京族傳統敘事歌等。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以歌傳,以歌詠懷,一方面保留了世代流傳至今的曲調,一方面反映現今生活的歌詞不斷湧現。有歌唱中國**的,如《美好生活全靠黨》;有歌唱新生活的,如《美好生活人追求》、《美景顯現全村莊》、《京族三島變化大》等;有記錄現代事件的,如《尊敬孝神我村民》、《建設雄偉新哈亭》等。這些民歌雖然用的是老調子在唱,但已經是“舊瓶裝新酒”,有了新的內涵。不少藝術家深入京族聚居區採風,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歌曲。根據京族曲調譜寫而成的新曲目,也是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漁村的早晨》,不僅繪聲繪色地模擬了各種鳥鳴聲,而且表現了漁民出海時男女對歌的形,生動逼真地描繪了朝氣蓬勃的漁村景象,顯示了濃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給人們以新的藝術享受。《貧農媽媽熱愛子弟兵》、《海島引來幸福泉》等歌曲,成功地把民族特色與時代特點結合起來,在祖國大江南北廣為傳唱;《拜海》、《大海深》、《擊戰邊陲》等獨弦琴獨奏曲風靡一時;《難忘今宵》紅遍全國,傳唱不衰。《我愛京島》、《拜海》、《歡樂的哈節》、《趕海》等更是由中央國際廣播電台錄音並向世界各地播放,《我愛京島》載入了廣西高級中學音樂教材。
上世紀**十年代中越關係正常化后,京族與越南越族的文化交流比較頻繁,不少京族群眾購買了很多越南民歌的vcd和cd,閑暇時會放來欣賞和學唱,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京族民間音樂的創作。京族人民通過民間歌謠等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自編了一些小戲,反映新時代的生活,曲調來自歌謠、小調和敘事歌等;一些群眾自組成“哈妹”(民間女歌手)培訓班,老一代“哈妹”自費錄製磁帶向年輕人傳授民族音樂,如此等等。2010年2月,?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廣西賽區選拔賽近日在廣西電視台進行了複賽和決賽,來自全廣西的1000多名參賽選手參加了複賽、決賽的激烈角逐,其中,京族哈妹8人組合獲得原生態唱法三等獎。同年4月,闖進青歌賽決賽。京族民間音樂,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相對而,京族的民間舞蹈創新步伐不是很大,主要是從傳統娛神舞中提取相關元素並加以創新,展出了娛人氣息更重、更具審美意味的舞花燈、舞花棍、花屐舞等。這是在原生態民族民間舞蹈風格的基礎上,融入新鮮舞蹈元素,極具鮮明時代特色的舞蹈。這些舞蹈要傳達的理念,就是將藝術本質回歸於本體,回歸於自然,折射出當代京族人民樸實、華彩的生命豪及堅韌、執着的民族性格。是在繼承原有京族舞蹈的語彙、動態精華的基礎上,將現代的編舞理念與之融會貫通。變化的是展了的動作語彙,不變的是民族特色與文化內核。在典型動作循環往返的使用中,於幅度、力度、速度上進行迥然不同的變化,或疊加處理,顯得張馳有致,使得舞蹈形象更加立體豐富。突破了京族傳統舞蹈重手部動作的局限,突出體現了新時代舞蹈“身韻審美”的特點。為哈節文化服務而新編排的反映京族人民生產生活的舞蹈也非常有時代特色,多表現人們祈求生活幸福、愛圓滿;謳歌美好心靈,鞭撻醜惡現狀等內容。京族舞蹈隨着本民族的產生而產生,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展而展,它是與生俱有、與時俱進的,必將在追尋真善美的藝術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