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滄海橫流--順天張氏任意後人評說--張弘范豪怏天縱(7)
\"磨劍劍石石鼎裂,飲馬長江江水竭。我軍百萬戰袍紅,儘是江南兒女血。\"
他去世的這一天,正是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正月初十。窗外朔風凜冽,從北方沙漠吹來的大風,挾帶着沙礫塵土,鋪天蓋地地吹來,又狂嘯着捲走了一切。這正是他的老師郝經所歌頌過的北風。《四庫全書總目》評價他詩的風格,說近似南宋江湖詩派。其實,他的作品有些更像他老師郝經的格調,是金元詩宗元好問的嫡系門徒。
他這短促的一生,僅有43歲。死後元朝追贈他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謚武烈。32年之後,即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元朝又給他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謚忠武。8年之後(元仁宗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元朝政府再一次加賜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改謚獻武。他的遺詩題名《淮陽集)),正取意於此。這些身後哀榮只反映元代官方對他的評價一直在上升。側身天地成孤注——張世傑高宗御座
張世傑是范陽(今河北涿州)人,生年不詳,張弘范的族兄。張世傑小時候曾是張柔的部下,跟隨張柔在杞縣鎮戍,因為犯了法,就逃跑到南宋。他曾在淮軍中當兵,並不被人所知。一個行伍出身的戰士和有土地有財產的地方豪強相比,在政治上當然會有不同的選擇。張世傑和張弘范父子生活道路和見解的差異,和出身應有一定的關係。張世傑生活的時代,正是南宋王朝風雨飄搖、瀕臨滅亡的時代。後來崖山海面上宋元兩國間的最後一戰,變成了張世傑、張弘范這對同門兄弟的較量。
公元1275年,元軍大舉南侵,沿長江順流而下,如風捲殘雲,勢如破竹,很快逼進了臨安。這時,臨安守衛空虛,輔佐5歲小皇帝趙顯執政的謝太後下詔,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然而各地官員大都在忙着準備投降元朝,對詔書不予理睬。立即起兵勤王的只有郢州守將張世傑和贛州知州文天祥兩人。張世傑率兵入衛臨安。抵達鎮江前線,張世傑在這裏結集戰船萬餘艘與元軍對陣。張世傑命令以10船為一方,非有號令,不得起錨。元將阿術、張弘范以大船動火攻。宋軍猝不及防,船不能前進後退,士兵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但終因寡不敵眾,許多士兵溺水而死。張世傑失利,引兵暫退。10月,元兵進迫臨安,此時,各路勤王兵馬尚有數萬之眾,若與敵人決一死戰也許能得勝。所以,張世傑與文天祥商議后建議與敵人決一死戰。一旦得勝國事或許會有新的轉機。然而,左相留夢炎和右相陳宜中都不予採納,因為他們另有打算——投降。11月底,元軍攻破獨松關后,留夢炎棄官逃跑,陳宜中得到謝太后允准,派人到元軍求降,但是元宰相伯顏不準。公元1276年初,元軍攻破潭州后,又有十幾個州縣相繼降元,謝太后多次派人與元朝議降而遭拒絕,南宋形勢更加
危急。張世傑請求帝后入海躲避,由他領兵背城一戰,陳宜中不允。不久,陳宜中暗中做了手腳,向元軍送去宋朝的傳國玉璽和以皇帝趙顯名義寫的降表。伯顏看了降表,要陳宜中親自到元軍商議投降的事,陳宜中害怕被殺,趁黑夜逃到溫州。張世傑見南宋決意投降,臨安難保,遂領兵南下,準備繼續抗元。
南宋王室正式投降元朝,延續了300佘年的宋朝宣告滅亡。在元軍進入臨安以前,謝太后封趙昺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趙昺為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命人保護二王逃出了臨安。趙昺一行躲過元軍的層層圍堵,到達溫州。陸秀夫派人招來了躲藏於此的陳宜中,張世傑也率兵從定海前來會合。溫州有座江心寺,南宋初年高宗南逃的時候曾到過這裏,其御座此時還保存完好,眾人於座下大哭,擁戴益王趙罡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趙昺為副元帥。此後二王就成為宋室遺民心目中僅存的希望。
都元帥府成立后,眾人決定前往遠離元軍威脅的福建。5月1日,趙昺在福州即位,是為端宗,改元景炎。冊封楊淑妃為太后,垂簾聽政,進封趙昺為衛王。已經兩次逃跑的陳宜中被任命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陳文龍、劉黼(fu)為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蘇劉義主管殿前司。流亡小朝廷在福州建立起來,並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