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滄海橫流--順天張氏任意後人評說--張弘范豪怏天縱(6)
張弘范做了四面包圍的嚴密部署,一直等到副帥李恆從廣州趕來會師后,才動了總攻。***他目的在於一舉殲滅,不使其再散逸。海水漲潮后,李恆率領的元軍搶先投入戰鬥,乘潮攻宋軍,不克,李恆等人順潮而退。這時張弘范軍中樂聲大作,這是總攻的信號,宋軍卻以為張弘范\"且宴\",鬆懈下來。趁此時機,張弘范率舟師橫衝其前,元軍各部隨後跟進。雙方接舷后,元軍\"弓弩火石交作\",頃刻擊沉宋軍七艘戰艦,激烈的戰鬥中,宋朝水師大潰。
眼看國破家亡,宋左丞相陸秀夫\"驅妻、子人海\",自己抱着年僅七歲的宋帝趙昺投海而死。張世傑衝出重圍,準備招集舊部,找尋趙宗室後裔再圖恢復。元軍李恆的艦隊追至大洋,沒有追趕上。不幸遇大風浪,張世傑全船的人都淹死在平章山下,南宋王朝至此徹底宣告滅亡。史載,張弘范戰勝后,在崖山之陽,勒石紀功。此事被後人附會出\"宋張弘范滅宋於此\"的笑話,其實張弘范既非金臣,也非宋臣,何出此語?
崖山戰役結束后,元軍置酒大會,在這場大事件中的一個小插曲,是張弘范在厘山海戰的敗軍之中救出了準備跳海自殺的鄧光薦。鄧光薦是亡宋禮部侍郎,原名鄧剡(公元1232~1303年),光薦是字,號中齋,廬陵人,宋景定三年進士。張弘范勸鄧光薦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並且禮聘鄧光薦為他兒子張璉的家庭教師。張矽後來立朝有聲,成為一代名相,據說就是這位老師教導的結果。這件事和他父親張柔當年從劊子手的刀下救出王鶚的故事有些相似。從中可窺見元代武將的政治家風度和遠見。崖山石刻
據傳,南宋滅亡后,張弘范磨崖大書\"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字於崖山奇石上。明代廣東提學趙瑤,觀奇石刻字怒不可遏,作詩日:
忍奪中華與外夷,
乾坤回重堪悲。
鐫功奇石張弘范,
不是胡兒是漢兒。
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御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命人除去,欲改書\"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字。而陳白沙認為宋亡時死者十數萬,不獨陸秀夫,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此石下\"。因爭辯不下,終未刻成。有傳說,陳白沙到崖門憑弔時,在碑加上一個\"宋\"字,成為\"宋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此傳不實,白沙先生知張弘范雖屬漢人,但從未作宋將。)解放初,原鑿字奇石被航道部門炸毀。公元1964年秋,新會縣人委請田漢同志書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13個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終於把這饒有紀念意義的碑石樹起。誰人評說
是年10月,張弘范班師還朝,朝廷上安排了不少慶功活動。忽必烈在內殿宴請這位百戰歸來的將領,為他洗塵,慶賀他的凱旋。但樂極生悲,死亡之神已經在向他招手了。由於他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和水土,再加上又得了瘧疾,返回大都后不久就病倒了。忽必烈十分關心這位由前線歸來的勇士,特命御醫前往護理,並規定每天要把張弘范的病做專門的彙報。此外讓近侍傳出口諭給御醫說:\"我有軍國大事,等着同九拔都商量決定。你們一定要盡心治療,使他迅速恢復健康。\"又命令衛士坐在張弘范的門口,對來探視的人們說:\"九拔都病得很重,除非至親和醫護人員外,皇帝有詔令,停止一切對病人不必要的干擾。\"儘管用了最昂貴的藥物,安排了最高級的護理,仍沒有挽救了這位九拔都的生命。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過了新年後,他的病加重了。他自己也意識到病不會好了,要求從病房回到自己的舊居室,把親戚賓客們召集來,和他們一一告別。最後,他叫人把南征時忽必烈賜給他的尚方寶劍與鎧甲取出來,握著兒子張璉的手,鄭重
地交付給他。並且說:\"我當年用這劍與甲為國家的統一立過功勞,你佩帶寶劍、穿戴盔甲時,不要忘記為父。\"他摩挲着劍與甲,在那些金戈鐵馬、崢嶸歲月的回憶中暈眩過去,那些回憶中當然也少不了江南兒女的血腥。海波和血浪的影子使他的視線模糊了,他最終閉上了眼睛。他是一個軍人,但卻是一個有些詩人氣質的軍人。他在南征中寫過一《述懷》詩,詩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