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轉變理財思維

2.第二章 轉變理財思維

誰也無法將時光倒流,讓你再重投胎生到豪門望族,成為一個幸運的“二世祖”。但你完全可以扭轉劣勢、從零做起,運用與生俱來的心靈力量創造機遇,石破天驚地去創造新的人生。

我沒財可理

在很大程度上,理財和打掃房間有異曲同工之處,你連一間屋子都不想打掃,將來怎麼能夠管理好一個國家呢?同樣,我們也可以把這個觀念運用到理財的層面,你連一塊錢都看不上眼,以為這是小錢,你怎麼能夠成為有錢人呢?當我們可支配的錢財越少時,就越需要我們把有限的錢財運用好!

費清天和尹正是一對很好的朋友,他們從小學上到大學,彼此的性格非常的相像,一樣的勤奮、一樣的聰明,如果要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對錢的觀念有所不同:費清天是一個對金錢十分細心的人,而尹正則不一樣,剛好相反,他對錢沒有什麼概念,所以常常有人說尹正比較大方,費清天比較小氣。但是他們畢竟是朋友,並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影響了他們之間的關係。轉眼之間,他們大學畢業了,一起參加了工作,幸運的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和以前一樣,他們兩個還是一樣的努力,也一樣的有理想。他們的區別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是多了一條,尹正經常向費清天借錢。五年之後,費清天對尹正說他要走了……

尹正感到非常的出乎自己的意外,工作不是做的挺好的嗎?為什麼要走呢?費清天回答說:“我想要擁有我自己的事業,”。原來費清天把自己5年來在工作中積攢下來的錢,用來做自己的事業,尹正聽到這裏,心中感慨萬千。尹正這時侯才想起來,自己和費清天一樣,曾經也想擁有自己的事業,但是自己現在的生活還被金錢所累,慢慢的,自己的理想也消失在整天的奔波忙碌之中。

在人們的意識里,有一種觀念根深蒂固,好像只有有錢的人才能夠理財,有人說,理財是那些大老闆、大富豪等有錢人的事。很多人在談到理財問題的時候,經常會說:“我沒錢,拿什麼去理?”這也道出了他們羨慕有錢人卻苦無錢財的鬱悶心。是的,有錢人誠然有錢可理,也需要把那麼多的錢認認真真地理清算明、合理規劃、合理利用,但是沒錢的人錢本來就不多,那就更需要學會合理地理財,如果連僅有的錢都不管不顧,那錢又怎麼會對你負責呢?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工薪階層抱有這種觀念,認為“只有有錢人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因為一般工薪階層都會心存這樣一種想法:自己每月固定的那點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裏有錢可理呢?其實,只要你有收入,有現金流,錢再少,一樣可以理財,關鍵就看你有多強的理財意識。今天,擁有100萬元的有錢人如果選擇把錢全部存銀行吃利息,那他的錢很可能因為通貨膨脹而在不斷貶值。而一個只憑1萬元就開始理財的年輕人如果操作得法,不久以後的將來他就可能擁有一棟價值100萬的房產。

我們現來看看目前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數人的工資的確都不算太高,能夠不當“啃老族”已經相當不錯了,要是再從那些本來就緊張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來用作理財的話,聽上去確實有些虎口奪食。但是,只要你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許就不會這樣想了。

在某個企業里,本科畢業的李飛月工資3600元左右;專科畢業的代軍,月工資2500元左右。按說李飛應該攢下來的錢更多,但事實卻是:半年下來,李飛的存款是600元,而代軍的存款是3600元。已經有3600元存款的代軍,以他目前的生活水準,至少可以抵禦三個月的風險,所以現在的他是“手裏有糧,心裏不慌”,正在着手聯繫跳槽的事宜,打算換一個待遇更高的公司。

雖然李飛工資略高一點,但600元的余錢連他一個月的房租都不夠,更不要說應付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了,所以,李飛“連得病的權力都沒有”,更不敢說要謀划什麼跳槽或者打算買個房子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兩人的差別並不是有沒有錢,而是是否具備理財意識,或者理財的願望強弱的問題。

目前,理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個人理財或者個人財務策劃早已成為一個熱門和達的行業,個人收入不僅僅是工作收入那麼簡單,還包括理財收入,甚至後者佔據比工作收入更多的份額。一個人一生的收入中,理財收入佔到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這種現象已經習以為常,可見理財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對於如何理財又普遍缺乏知識,還不是有錢人的你要怎樣理財呢?相信比李飛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一樣能理財。

雖然欒麗早在高中時期就有了儲蓄意識,只是把從小到大的壓歲錢,讀高中時父母交給的生活費等錢存銀行做定期存款,主要是存3年和5年的定期儲蓄,因為當時的她短期內不會動用這筆錢。上大學以後,欒麗合理計劃自己的支出,所有費用都在控制之中,父母每月給她的生活費基本上都有結餘。但那時候,她還是只把錢存銀行。

參加工作時,欒麗的收入不高,但每年年初仍要制定一個儲蓄計劃,並儘力完成。之後,跟同事們聊天時,她了解了國債、基金等投資渠道。於是,就開始了自己的理財之路。由於她屬於比較保守的人,抗風險能力也弱。所以,她用50%的資金買了3年期國債。

兩年後,在人民幣理財產品熱銷的時候,她嘗試着購買了2萬元。實際上,欒麗對這類產品一點概念也沒有,還好本金安全收回,收益也比存銀行定期好多了。不過,欒麗真正花工夫的是基金。近年證券市場行比較好,各種基金收益率很高,所以,她又把手中30%的資金投了基金。後來,這幾支基金的回報率都超過了預期目標,算是一筆不小的收穫了。

所以,工薪族們要學會理財,先要善於現你身邊的小錢。小錢在哪裏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可以說,小錢無處不在。人們不是老埋怨自己手頭的都是小錢嗎,其實你手上的錢不小,小的只是那些不知不覺在你手中悄悄流過的、我們平時不太注意的錢,這些才是真正的小錢。它可能是單位放的一筆獎金,或是投資型保險到期的收益,也可能是丈夫一時高興上繳的“煙酒稅”,還可能是你在外面兼職獲得的一點小報酬。理財的關鍵不在於你能賺多少,而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照看好你的錢,不讓它們不知不覺地從指縫中漏出去。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理財是一個聚少成多、循序漸進的過程,那麼“沒有錢”或“錢太少”不但不會是我們理財的障礙,反而會是我們理財的一個動機,激勵我們向更富足、更有錢的路上邁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永遠不要認為自己無財可理,只要你有經濟收入就應該嘗試理財,必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而要運用和打理好有限的金錢就需要一種合理的理財方式!歸根結底,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不能因為有錢,甚至錢多就不用理財;而錢財有限,則應該更需要理財。

財不需要理

許多年輕人說“我就不怎麼理財,當然我也不會每月花光光,自己一樣過得很好。每年還能剩一點錢夠零花”。有這樣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乍一聽,好像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挺好,不用費心去理財,有錢就花,沒錢就不花。不知你觀察過沒有:每個領薪水的日子是工薪族們最期盼的時刻,這些工薪階層像盼中國早日解放那樣,終於盼到了有錢用,有的甚至完工資沒幾天就又盼着下個月的工資了。了薪水怎麼用呢?趕緊給自己口裏、身上“貼”,或是約上三五好友去ktv瀟洒走一回……薪水了沒幾天就光光了,嚴重的入不敷出,有的甚至還要大借外債,今天的錢不知道怎麼就花沒了,居然要花明天的錢來填補這個巨大的無底洞。

任君擁有某名牌高校的博士學位,就職於一家外企的中國分部,任部門經理,不算獎金,年薪50萬元。他身穿名牌西裝開着奔馳車,出入高檔消費場所,真可謂是風光無限,羨煞無數人。可是這位任君先生,每月的薪水都花光了,年終不但沒有積攢下一分錢,而且還欠銀行貸款十萬餘元。

任君有這麼高的收入,為何也成為“月光族”呢?原來,這位任先生覺得自己在大型企業工作,收入頗高職務也不低,自我感覺良好,儼然已是一位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要學會享受人生,就算自己現在還不是有錢人,至少生活上也要看起來像一個有錢人。於是,他貸款買了奔馳車,租住高級公寓,香檳只喝法國的,牛排只要英國的,咖啡只喝意大利的,吃飯就去西餐廳……這樣下來,雖然他掙了不少,可是花的更多。

很多沒錢人窮,不是因為掙得少,而是因為花得太多。領薪水后就像了瘋似的大肆亂花,月尾時再可憐兮兮地一邊縮衣節食,一邊盼望領薪的日子是明天該多好,這是許多工薪族的寫照。尤其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無法抗拒消費商品的誘惑,也有許多人是以金錢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是補償心理某方面的不足。擺闊、要面子、虛榮心作祟引起的消費,讓自己入不敷出,甚至負債纍纍。如果你不想永遠待在沒錢人的行列里,就要立即行動,學會控制自己的**,節約用錢,拒絕揮霍浪費,千萬不要在今天就把明天的錢花掉了。

面對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在我們身邊可以不時地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固定而常見的收入不多,花起錢來個個都有“大腕”氣勢,身穿名牌服飾,皮夾里現金不能少,信用卡也有厚厚一疊,隨便一張一刷,虛榮心的滿足勝於消費時的快樂。要想拒絕外物的誘惑當然不是那麼容易,要想讓自己早一天脫離沒錢人行列進入有錢人圈子,就要先從改變這些理財的不良習慣下手。而這些不良習慣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原因:花錢花得稀里糊塗,沒有理財意識。如果不趁早遠離,結果只有一個:囊中羞澀,甚至債台高築。

要改變花錢大手大腳不良習慣,先要有理財的意識。如果覺得自己沒有理財的必要的話,你的一切都是沒有前提的虛空。要明白理財的重要性,要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寅吃卯糧,是因為沒有樹立起理財的觀念,沒有為以後的生活做準備的意識,一切都是走到哪兒看到哪兒,有一天的錢花一天的錢,甚至是今天花明天的錢,這種混亂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決定了你的財務狀況一團糟。所以說培養起理財的意識,以及有長遠的生活規劃是當其沖的。

生活中,不一定是沒錢人才會很落魄,反倒是有這麼一些人:他們很有錢,卻因為沒有很好的理財意識和願望,結果讓自己淪為一文不名的窮光蛋。

比如美國重量級拳王泰森。在其拳擊生涯中至少賺進了4億美元,但如今他不但兩手空空,而且債台高築,成為了世界上最沒有錢人。

大多數着名體育明星和演藝明星都是住豪宅、開名車的有錢人,而泰森為什麼會陷入到巨大的經濟危機中呢?事實上,沒有理財的心態使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困。

出身貧困的泰森少年時開始參加拳擊訓練,後來成為了世界拳王。其每場比賽的身價也名列全球之,最多達到3500萬美元,很快便累積了4億多美元的財產,是一個普通美國人需要工作7600年才能擁有的。但到了2003年8月,泰森卻因為高達2700萬美元的債務而不得不申請破產!為什麼一個億萬富翁會在幾年之間就變成了一名窮光蛋呢?按照泰森自己的說法是,經紀人騙走了自己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二任妻子為了離婚的贍養費幾乎把自己榨乾;那些和自己各種齷齪官司有關的人,包括律師和受害人,都從他身上撈足了油水。名車、遊艇和豪宅,自然不在話下。他住的別墅有38個衛生間,還有十幾部跑車。但是人們普遍認為,歸根結底,是奢華糜爛、揮霍無度的生活導致泰森迅速破產。

有一次,在一幫狐朋狗友簇擁下,泰森前往凱撒宮酒店的豪華商場購物,老闆一看財神來了,索性趕走商場裏所有的顧客,專門招待泰森一幫人。結果這幫人挑選了價值50萬美元的貴重物品,泰森全部代為“埋單”。

在泰森的肆意浪費揮霍過程中,有一次欠了一家珠寶店17萬美元,那是他在購買一條項鏈時忘了付錢。珠寶店老闆在接受採訪時說:“和泰森以前在店裏的花銷相比,這點小錢只是個零頭而已。”

我們來看看泰森在一年時間裏的部分消費賬單:手機費就超過23萬美元,辦生日宴會則花了41萬美元。他甚至想到英國去花100萬英鎊買一輛f1賽車,後來知道了f1賽車不能開到街道上,只能在賽場跑道里開后才作罷。最後,他把這100萬英鎊變成了一隻鑽石金錶。才戴了十來天之後就隨手將這隻金錶送給了自己的保鏢。他甚至會經常有幾萬、十幾萬美元的巨額花費,連自己都搞不明白花到了什麼地方。這樣的花錢方式,使他從億萬富翁迅速成為一個沒錢人。

另一方面,他在1991年以後收入便在不斷減少,但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奢侈消費的習慣,從而導致他更加入不敷出。即使在申請破產保護后,他的律師也不是很清楚他的資產與負債現狀,大量的、名目繁多的債務早已使泰森資不抵債。於是,一個億萬富翁就這樣成為了一個窮光蛋。而這其中的罪魁禍,當然還是他的那雙鐵手--只會賺錢,不會理財的鐵手。

讓我們想想,每個人**裸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也許有少數人一開始就獲得祖蔭,承襲家族的財產。但大部分的人都是照着“生命周期表”,出生、上學、畢業有了第一份工作后,才開始累積自己的收入。細想一下,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財么?即使不去考慮你過幾年可能會面臨買房、裝修、結婚的事,你就真的高枕無憂了么?假如你或者你的家人突然有人得了大病,需要很多錢來醫治時,你該怎麼辦?也許這時候你不會想到是因為自己平時不理財導致無法抵禦這些風險,而只會想我怎麼這麼“背”。假如你平時就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懂得未雨綢繆,遇到問題可能就會是另一種結果。那麼為什麼會有人一輩子靠着高薪致富,有人因投資房地產而變成有錢人;有人先前窮途潦倒,後來卻因創辦公司而變成盡人皆知的知名企業家。我們要說的是,很多人有“我不需要理財”的觀點也是錯誤的,不論你收入是否真的很充足,你都有必要理財。不論是蓋茨,還是李嘉誠,他們都絕對是理財一流高手,合理的理財能增強你和你的家庭抵禦意外風險的能力,也能使你的生活質量更高。

會理財不如會賺

很多人都有“會理財不如會賺”這種想法,尤其八零后一族一般都會這樣想:我收入高,不會理財也無所謂。當然,如果你有足夠高的收入,你確實不用擔心沒錢買房、結婚、買車,也不用擔心意外風險的出現。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財了么?要知道理財能力跟掙錢能力往往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有着高收入的人應該有更好的理財方法來打理自己的財產,為進一步提高你的生活水平而積蓄力量。

英國着名的電視新聞記者、主播艾德·米切爾由於負債纍纍於2007年12月17日淪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在英國新聞界曾經紅極一時的艾德·米切爾,主持過英國獨立電視公司晚間的新聞聯播,那時,他擁有着讓人眼紅的10萬英鎊的年薪、價值50萬英鎊的房子、每年兩次的海外度假,擁有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兒女以及奢侈的生活……總之,現代生活中能享受到的,他幾乎都享受到了。

然而,艾德·米切爾卻被迫“下崗”了,他的噩夢便開始了。在失業前,他累積的幾萬英鎊的信用債務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為了還清舊債,他不得不申請新的信用卡。於是在幾年時間裏,他總共欠下了近25萬英鎊的債務。為了還債,他不得不變賣了房子。妻子與他離婚。最終他無家可歸,只好在布萊頓街頭露宿。

艾德·米切爾的遭遇被曝光后,很多記者都去採訪他,而他也希望以自己的經歷給世人一個警示:無論你收入有多高,如果你無度地去消費,你都會變成沒錢人,淪落街頭,無家可歸。

事實上,很多城市都有無數的“高薪一族”,他們領着高薪,卻每個月都把薪水花得精光,甚至還要透支信用卡。所以,雖然表面看上去衣裝光鮮靚麗,過着讓人艷羨的生活,但事實上,他們卻是名副其實的沒錢人。任何一位領着高薪的人都必須明白一件重要的事實:要成為有錢人,只靠高收入是不夠的。

在年輕人當中,也不乏艾德·米切爾這樣的人,他們學歷高,所學的又是熱門專業,所以工作好工資高。這其中就有一部分人覺得會理財不如會賺,節流不如開源。有這種想法的大有人在。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許多白領由於工作壓力較大,很少顧及理財。常常是把錢往銀行一存,就以為是最安全的了。實際上,這種把錢放在銀行里任其生滅的方式,在理財產品和理財渠道如此豐富的今天,其實是十分錯誤和愚蠢的。

在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客戶經理的王林,年薪加分紅在二十萬以上。這在同齡人中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了,看着銀行里的存款一個月比一個月高,王林很是得意,覺得周圍的同事今天聊保險、明天又選基金,真是有點瞎折騰。自己的收入那麼高,存在銀行里,又安全又省心,有什麼不好呢?所以王林從來不會聽公司組織的理財諮詢課,同事們紛紛購買商業保險,他也從來不參與。

然而,人有旦夕之禍福,一次駕車遊玩時,王林不小心把車開翻了,需要手術治療,並卧床幾個月,光是手術費、住院費、生活費就要十幾萬。而王林的所有存款也不過七八萬而已,好歹公司還有醫保,但是也才一萬多。沒有辦法,王林只好去借,東拼西湊總算把救命錢給拿出來了,算是救了急。

此時的王林是追悔莫及,他恨自己沒有未雨綢繆,本來只花幾千塊錢辦個保險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結果現在倒好,不但自己從前的積蓄被一筆勾銷,還成了“負翁”。他從這件事上長了記性,開始學習保險及各種理財手段,為自己規劃一個穩定的未來。

我們也經常見到與王林相類似的境遇,比如,年收入幾十萬的白領因為一場重病而傾家蕩產,被打入社會底層的故事屢見不鮮。也許,這樣的事不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是誰也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的。

說來說去,我們都是在講這樣一個道理:對一些高收入的年輕人而,理財是同樣重要的。即使在目前,你的工資已經遠遠高出同齡人,暫時不必擔心生計問題,但是要知道,隨着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面臨買房、結婚的事,甚至以後養育子女的問題,面對這一大筆即將到來的支出,如果不及早作打算,到用錢時怎麼辦?和父母要?找朋友借?

再比如,假如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家人像上面的王林一樣,不幸得了重病或受了外傷,在現有的醫療保障體制下,大部分的醫療費用由自己承擔,需要很多錢來醫治時,你又該怎麼辦?其實,所有這一切不可預期的意外,只要你在平時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未雨綢繆,遇到問題時可能就會是另一種結果。

周偉一畢業就進入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做大客戶經理拿着同齡人都羨慕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工作四年,年收入能達到十五萬元以上。自己買了一輛大眾polo,每天開車上下班,平時消費很高,也從來不在家做飯,穿戴的基本都是名牌,晚上還經常去ktv或酒吧消費。不可謂不瀟洒。而且他一直也認為,像他這樣的況根本不需要理財。對於公司業餘組織的理財諮詢課他也從來不聽。工作幾年下來享受了不少,可“銀庫”里沒存下什麼“銀子”。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老家突然來了電話說他母親得肺癌,要做手術,手術費一下子就要十幾萬。家裏認為周偉的收入這麼高,應該能承擔這筆費用。這下周偉傻眼了,平常花錢如流水,真到急用的時候,沒錢了。怎麼辦,沒錢母親的病也得治啊,只好去借。還好周偉周圍有些好朋友還有一些積蓄,東拼西湊總算把救命錢給拿出來了。周偉急忙把錢匯給家裏,算是救了急。而這些借錢給周偉的朋友們都很奇怪,周偉這麼高的收入,工作都四年了,怎麼連十幾萬都拿不出來。他的錢都哪去了?而周偉自己也很慚愧,他從這件事上長了記性,以後也不那麼亂消費了,慢慢開始學習理財。

按理說,像周偉這種收入水平,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況生的話,一般經濟問題都難不倒自己。可是偏偏遇到了母親大病的特殊況,他的“馬其諾防線”一下子就崩潰了。其實,如果周偉之前稍微有一點理財意識,以他的收入水平完全可以輕易解決這個問題。而他的生活風險抵禦能力也應該是很強的。正由於他認為自己收入高,不需要理財,才導致這樣的況。所以,不但收入低的人應該理財,收入高的人更需要理財,因為你的收入越高,如果不科學理財,甚至是懶得理財,那麼所造成的損失也會越大。

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應該享有經濟上的保障和富足,都應該儘早成為有錢人,而其中理財的理念和技能就顯得至關重要。無論你現在的經濟狀況多麼糟糕,如果你真想做的話,你就能扭轉這種狀況。是的,財富是無法複製的,但獲得財富的理念是可以學習的,而理念也許就是最重要的。

總而之,年輕的工薪族們一定要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收入高的就多做一些安全的投資,收入低的就少做一點,但不能不做。只要能慢慢堅持理財,總有一天你會收穫豐碩的果實,或者慶幸自己當初的明智之舉。

有錢后再理財

人們通常以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基本標準就是他能否過上衣食富足的生活。在同樣條件下,為什麼有些人越來越富有,而有些人卻衣食難保呢?這就關乎有沒有理財觀念的問題了。

你在突然間現,周圍的有錢人越來越多,一會兒這個買了套別墅,一會兒那個開上了奔馳,有錢人如雨後的竹筍一般一下冒出來了。英國人胡潤這樣評論:“30年前,人們覺得萬元戶是很了不起的,而現在億萬富翁已經成了人們非常熟悉的概念。”確實如此,有錢人的隊伍在日益壯大,可是這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回頭看看自己,還是跟從前一樣拆了東牆補西牆地過日子。有錢人似乎從來都是別人的角色,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陪襯,夜深人靜時你也許會問:“為什麼,為什麼同樣是人,有人那麼富有、出色、成功?而自己卻如此窮困、平庸、失敗?”你開始怨天尤人,抱怨命運的不公,埋怨自己的無能。

事實上,時間是公平的,他分給每一個人的都一樣多,關鍵是你會不會使用這些時間,以及會不會利用這些時間去創造更多的財富。每一個人都想成為有錢人,而且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有錢人人,其實,富翁離你並不遙遠。有錢人也是人,他們生下來跟我們一樣是光着屁股到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後來他們會穿得那麼闊氣呢?這裏當然是有區別的,而這個區別就在於後來他們處事的方式不一樣,他們善於使用現有的資源,並善於利用它們去創造更多的資源,於是他們擁有得比我們多;而一般人不善於甚至不懂得怎麼去使用這些資源,更不用說去創造更多的資源了,於是他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別人,在某個角落裏艷羨不已,卻依舊束手無策。

但是不要灰心失望,既然知道自己應該早日理財,問題就好解決了。富翁離你並不遙遠,而有錢人和沒錢人之間只有一步之差,那就是--理財。

“等我有了錢再理財”這個觀點其實是“我沒錢可理”觀點的衍生觀點,實際上都是說自己現在沒有財可理。不要說等自己真的有了足夠的閑錢后再開始理財,要從現在開始,越早開始,受益越早。

同村的周揚和田福有離開家鄉,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各自開墾了一畝地。周揚心想這一畝地的糧食已經足夠他吃飽。於是,農忙后剩下的時間,就索性舒舒服服地曬太陽。田福有除了耕種自己的一畝地,還繼續不停地開墾周邊荒地,拓荒了一畝又一畝。自然,他是沒有時間曬太陽的,因為開墾土地后,他還要不停地翻耕、除草、澆水……待在樹蔭下悠閑喝茶的周揚,看着一年到頭忙個不停的田福有說:“福有兄弟,你歇會吧,人生苦短,享樂為先!睡不過一張床,吃不過一張嘴,你忙來忙去又是為何呢?”

田福有笑笑說:“人生雖然短暫,但畢竟也沒有短暫到只有一天、一周、一月甚至一年時間。人生更重要的是將來,你要為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妻兒的幸福作打算!”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周揚仍吃着自己那一畝地產出的糧食。田福有除了自給自足外,還將很多開墾荒地后產出的糧食賣給別人,同時把他耕種的幾十畝地租出去。這樣一來,他就擁有了一筆錢。小有積蓄的田福有去跟周揚道別,說是現在有了資本可以去他鄉更遠的地方闖蕩。

十年後,田福有坐着自己豪華的車子,帶着妻兒衣錦還鄉。見到周揚后對他說:“這十年,我走過了很多地方,做了不少事,當然也賺了很多錢。我這次回來,打算建立自己的莊園,定居下來。”周揚十分慚愧地說:“我現在有了三畝地,也有了三個孩子,不過常常食不果腹,還需要你的幫助呀……”

田福有望着神窘迫的周揚,感慨地說:“還記得當初嗎?如果當初你也能像我一樣少一些安逸,多為將來作打算,那麼現在咱們倆可能都會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了!”

周揚與田福有的故事告訴我們:未雨綢繆,才能幸福一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有遠見並且懂得用心理財的人,總是會獲得不錯的回報。一個安於現狀、漠視財富的人,必然是一個現實感很差的人。如果你目光短淺、不懂理財,早晚有一天是會受窮的。人不能周揚於現狀,應該胸有田福有,努力贏在未來。

有些人的工資並不低,但是得到不菲的收入之後卻很快將錢全花光,總以為自己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后再理財也不遲。因此,這群人雖然收入不低,卻沒有多少節餘,以至於當個人財務狀況生變動時,無法做出有效的應對。此外,許多不善於理財的人也是不會交際的人,由於不懂得如何科學理財,往往讓自己陷於高財務風險的窘境,因而也無法致富。這些都是理財意識淡薄,理財能力較差的表現。

善於理財的人會有計劃、有步驟地理財,在增加收入、減少不必要支出的同時提高家庭的生活水準。相對於那些開支無度或者過於吝嗇的人,高財商者貴在能夠開源節流,在支出時使花費揮最大效用,令現有財富迅速增加或重新創收。

會理財的人通過科學理財可以有較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提高生活水準和生活質量。由租房到買房;由周末閑逛到出國旅遊;由搭公車上班到開自己的私家車上班,善於理財者會穩步提高自己的經濟能力,並且對未來做好充足準備,儲備退休后的養老所需,實現完美幸福的人生夢想。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每個人通過正確的理財方式、方法都能達到的。並不是等到你有了錢以後再理財達到的。

理財不是富翁的專利

理財並不是只有有錢人才迫切需要的,很多沒錢人也應該有理財的意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曾經說過:一定要花些時間學會如何理財。他在威爾遜一所中學表演講時對中學生說:“理財不是富翁的專利,雖然財務問題目前可能並不是你們考慮的當務之急,但這一天總會到來。到那時,你們需要為管理你或你家庭的財務狀況承擔責任;或者你需要考慮如何儲蓄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大學教育、一輛新車或自己的房子。”美國人正是基於這樣的教育,所以從小就有很強的理財觀念。據說,在美國人的收入中,有一半是來自薪水,另一半則是通過理財得到的收益。

隨着人們的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幾年來也成為我國電視、網絡、報刊、雜誌等各種媒體也常出現理財這個詞,並特彆強調理財不只是有錢人的事,沒錢人更需要理財。隨之而來的個人理財、家庭理財也逐漸風行全國。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快樂單身漢張峰月薪5000元左右,儘管每月拿着如此高的薪水,但他手裏能存下來的並不多。而張峰的近期目標是買車,因此他很想儘快改變自己的財務狀況。

自從張峰有了這個想法后,工作之餘開始關注各大銀行以及相關機構推出的個人理財服務,在得到銀行精心設計的分期付款計劃后,張峰下個月就可以開上自己的新車了。另外,專業理財機構還給他推薦了適時和符合個人切身況的貨幣基金,獲利高過銀行利息,且保值係數較高。與此同時,他還選擇了定期定額計劃,既做到了開源,又進行了節流。張峰個人認為:把錢交給專業理財服務機構,是合理理財的有效方法之一。

理財就是打理自己的錢財。在人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頭的盈餘越積越多之後,便開始對手中的銀子如何能夠保值和增值變得十分關切。不只是有錢人才進行理財,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手頭上有了一定的經濟時,就開始希望能夠通過合理的投資持續增加自己的財富而成為經濟獨立的有產者。但是,剛剛接觸理財的人,尤其是缺少耐性的青年人會天真地抱有這麼一種想法:指望着理財能夠幫自己很快地家致富。

鄧小磊就是這樣一個投資者。他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放在股市裡冒風險,又想很快地讓自己的收入見到很好的回報,思來想去,他在朋友的建議下,買了一隻基金。在他看來,基金的低風險與平穩收益對他這種謹慎膽小還想財的投資者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鄧小磊的基金前幾個月表現優異,每次上網站看他的基金時,都能由衷地感受到財富增長帶給他的驚喜。然而,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這支基金開始不斷地“跳空”,反覆考驗着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耐住性子的鄧小磊堅持認為它是在積蓄力量,醞釀反彈,所以暫時沒有採取什麼措施。然而,再接下來的好幾個月裏,鄧小磊現他的這隻“雞”變成了“瘟雞”,長跌不起,到最後幾乎是“破罐子破摔”,再也不理會鄧小磊焦灼的目光了。結果,鄧小磊剛剛嘗到了一點增值的喜悅,就眼看着這支他寄予了厚望的基金一落千丈。憤怒的鄧小磊一氣之下,不顧朋友的勸告,立馬“殺雞”--將這支基金低價處理了,並打算從此以後,再也不涉足投資理財了。

然而,過了不久,他就嘗到了衝動的後果,鄧小磊當初買下又拋棄的那支基金奇迹般地鹹魚翻身,一舉創下了佳績,而鄧小磊的一時衝動,讓他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第一次投資失利的賬單。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教訓:不少人一聽投資理財基金、股票就覺得恐怖,其實完全沒有這樣的必要。年輕時期是家庭負擔較小,也是最能承受風險的時候,拿出小部分的錢試試基金、股票、債券之類的金融產品,也許會遭遇部分損失,但這是提高自己投資理財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不管我們多麼的渴求財富,在投資理財的時候都要頭腦冷靜、踏實穩當。從長期來看,嚴謹有度的理財方法往往收效更佳。在理財的過程中,像鄧小磊那樣想通過快進快出,很快地賺到大錢,想一想的確是很誘人,但是事實和經驗告訴我們:個人資產的投資增值是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當我們沒有富裕到可以請專業理財師來打理的時候,請自己動手吧。最主要的是要知道理財不是投機,而是細水長流、相對穩健的財富積累。如果我們指望着靠理財而一口吃成個胖子,最後只能讓我們欲速不達,甚至適得其反。因此,我們並不是只具備了理財的意識就足夠了,對自己財產的打理,也要講究循序漸進,長線操作,穩中求升,理財既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心。

股神的巴菲特在他的一本書里介紹說,他6歲開始每月儲蓄30塊。到13歲時已經有了3000塊錢,他用這筆錢買了一隻股票。之後幾十年如一日一直堅持儲蓄堅持投資。現在的巴菲特是美國富,長年佔據《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前三甲。

經過理財專家的長期觀察和調研現:不僅僅是風險程度高的股票,風險程度略低的基金亦是如此,曾經有基金公司起過尋訪公司原始持有人的活動。調查的結果是,就該公司單隻基金的收益來看,原始持有人的獲利普遍超過了200%,遠高於那些提前贖回或者中間多次交易的投資人的回報水平。股票投資雖然向來被視為風險很高的投資領域,但能在股票領域上獲利頗豐的投資者,卻恰恰是那些堅持長期持有的群體,這和他們對投資產品的深入研究,同時具有長期持有的信念和決心是分不開的,無論市場波動多麼劇烈,這些人始終採取持有的策略來應對。

根據一項調查表明,大多數人在缺乏理財的況下,一生中損失的財產從小到大程度各有不同。例如,有人在外國辛苦打拚一輩子,把畢生積蓄存於某家銀行,卻不幸遭遇這家銀行破產,按照當地的法律,政府只保護10萬美金以內的存款,其餘的全部打了水漂。很多人在世時富甲一方,但去世后遺產稅甚巨,子女僅能享受一半的遺產,甚至因為無力支付遺產稅而被迫放棄遺產。所以,作為一個具備理財年齡優勢的年輕人,應該在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理財心態。你不需要達到格雷厄姆或巴菲特那樣的大師水準,但弄清楚成熟市場基本的投資哲學和遊戲規則,會有助於年輕尹正友避免將自己的辛苦錢捐給毫無預期的“市場黑洞”。

一個理財者最擔心的是投資市場中無所不在的“陷阱”,尤其是隱藏在大肆宣揚的回報率後面的黑箱操作。如果對自己的理財知識不是很有信心的話,最好詢問專業的理財投資師或者個人理財顧問,不要自己盲目做出決定,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理之有財。

理財,從現在開始

如果你懂得理財,個人和家庭財務就處於健康狀態;不懂得理財,使自己成為窮忙族、月光族、高薪貧族之類的人,你在財務上就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如果你大肆揮霍,借貸無度,從而導致債台高築甚至個人破產,就是患上了財務重病。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這是一條幾乎所有人都懂的道理。從貨幣誕生的那一天算起,人類的日常生活活動就離不了它。但面對金錢和財富時,我們需要培養正確的觀念,才能不讓自己陷入到財務亞健康甚至財務重症之中。

有句老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話雖俗,但其中依然存在着積極的教益:沒錢人要成為有錢人,在心理上要把自己當成有錢人看,在行動上要腳踏實地、逐步積累自己的成功資本。無論什麼樣的社會環境,總會有主流精英與貧弱人群的分化,沒錢人要跨過這個溝壑,必須要奮。這個過程是艱難的、漫長的,要求你必須能抵制享樂的誘惑,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你的理財上。沿着這條路走,我們會離有錢人的目標近一些,但最終能不能完成從質到量的飛躍,還要看你中途會不會懈怠,能否堅持到底。

當你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常以為自己有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所以在各個方面都不知愛惜自己生命的儲能。不檢點的生活、花天酒地、工作的不認真等都可以減弱你的生命儲能。一個渴望成為有錢的人總要做這樣的思考:怎樣利用自己的才智才是最有效率的?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學系的藤田在一家大電器公司工作。幾年之後,他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準備經營麥當勞生意。而藤田當時只是一個毫無家庭資本支持的打工族,根本拿不出麥當勞總部所要求的巨額資金。只有不到5萬美元存款的藤田,看準了美國連鎖快餐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展潛力,決意要不惜一切代價在日本創立麥當勞事業,於是他絞盡腦汁東挪西借起來。

所有親戚朋友都跑遍了之後,他才借到4萬美元。面對缺乏巨大的資金,一般人也許早就心灰意冷了。然而,藤田卻偏要迎難而上。有一天早晨,他西裝革履滿懷信心地跨進住友銀行總裁辦公室的大門。以極其誠懇的態度,向對方表明了他的創業計劃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細緻地聽完他的表述之後,銀行總裁做出了“你先回去吧,讓我再考慮考慮”。藤田聽后,心裏即刻掠過一絲失望,但馬上鎮定下來,懇切地對總裁說了一句:“先生可否讓我告訴你,我那5萬美元存款的來歷呢?”回答是“可以”。

“那是我6年來按月存款的收穫。6年裏,我每月堅持存下工資獎金,雷打不動,從未間斷。6年裏,無數次面對過度緊張或手癢難耐的尷尬局面,我都咬緊牙關,剋制**,硬挺了過來。有時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額外用錢,我也照存不誤。我必須這樣做,因為在跨出大學門檻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願,要以10年為期,存夠10萬美元,然後自創事業,出人頭地。我堅信,在小事上過得硬的人才幹得成大事。現在機會來了,我一定要提早開創自己的事業。”藤田一口氣講了自己想要說的話,總裁越聽神越嚴肅,並向藤田問明了他存錢的那家銀行的地址,然後對藤田說:“好吧,年輕人,我下午就會給你答覆。”

之後,總裁立即驅車前往那家銀行,親自了解藤田存錢的況。櫃枱小姐了解總裁來意后,說了這樣幾句話:“哦,是問藤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觸過的最有毅力、最有禮貌的一個年輕人。6年來,他真正做到了風雨無阻地準時來我這裏存錢,老實說,這麼嚴謹的人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總裁大為動容,立即打通了藤田家裏的電話,告訴他住友銀行可以毫無條件地支持他創建麥當勞事業。藤田田追問了一句:“請問,您為什麼要決定支持我呢?”總裁在電話那頭感慨萬千地說道:“我今年已經58歲了,再有兩年就要退休,論年齡我是你的兩倍,論收入我是你的4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卻還沒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腳慣了。光說這一點,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證,你會很有出息的,年輕人,好好乾吧!”從此,藤田傳奇的跡史就開始了。

猶太人衡量人的重要的尺度是對享樂的態度。在他們的典籍《塔木德》上寫着:“有4種尺度可以用來測量人,那便是金錢、醇酒、女人以及對於時間的態度,這4種尺度標準有其共同之處,它們都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卻不可以沉迷於其中。”要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到事業上,這是許多立志成為有錢人的人非常明白的一個道理。但是,他們仍會不知不覺地把相當的精力耗費到了毫無裨益的事上。一個人利用自己的精力,就像我們平時用水一樣,一不小心就會浪費很多。相反,那些能剋制自己的自然**,把精力投入自己所喜愛的事業上的人,他的付出將換來更大的回報。

卡特爾斯建築工程公司的執行總裁威爾,幾年前他是作為一名送水工被建築隊招聘進來的。他並不像其他的送水工那樣把水桶搬到工地之後就躲在陰涼的牆角,一面抱怨工資太少,一面無聊地抽煙。他先到工人中間給每一個忙碌在崗位上的工人的水壺倒滿水,並在工人休息時,一邊給他們加水,一邊聽他們講解關於建築的各項工作。很快,這個勤奮好學的人引起了建築隊長的注意。半年後,威爾當上了計時員。他並不因為職務的晉陞改變過去的習慣,依然勤勤懇懇地工作,總是最早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由於他對所有的建築工作比如打地基、壘磚、刷泥漿等非常熟悉,當建築隊的負責人不在時,工人們遇到棘手的問題,總喜歡問他。

一次,工長看到威爾把舊的紅色法蘭絨上衣撕開包在日光燈上,以解決工地上沒有足夠的紅燈來照明的困難。負責人決定讓這個勤懇又能幹的年輕人做自己的助理。這個負責人因為有威爾的幫助,把所有的事務處理得井然有序。在這支建築隊的規模擴大到原來的三倍時,效率比別的建築隊都高,後來經這位負責人的推薦,不到一年時間,威爾便成了公司的副總,但他依然專註於工作,從不說閑話,也從不參加任何紛爭。他鼓勵大家學習和運用新知識,還常常擬計劃、畫草圖,向大家提出各種好建議。只要給他時間,他可以把客戶希望他做的所有的事都做好。過了兩年,董事會決定任命威爾為公司的執行總裁。

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想偷懶就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緊張、疲勞、身體不舒服等。這時候你需要這樣鼓勵自己:明天的成功,需要今天的積累,放過今天,就等於放走了未來。

造成貧窮的原因各有不同,可擺脫窮困最奏效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感覺到沒有錢是多麼的不舒服,富有的生活才是我們真正的生活。為了這個大目標,我們必須走出沒錢人的舒服區。也許開始時,你會覺得不舒服,不過在以後的日子裏,隨着那一項項可見的收穫的到來,你會自然而然地把枯燥當做興奮,把不舒服看成挑戰!

向有錢人靠近

奈特認為,一個人是沒錢還是有錢,主要取決於“出身、運氣和努力”,他還指出,“這些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就是努力”。雖然我們知道這件事實,可是沒有膽量說出來。說不出來的原因,要麼是因為出於善意不忍心說出口,或者是想逃避現狀故意這樣。

從前,有一位神仙曾經抱怨財神,說財神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總是給那些富人送錢,卻不給那些窮人送錢,使天下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財神就說這不能全怪我,這些都是他們的命。有的人從生下來就是窮命,就是給他們,他們也是不會要的。那位神仙不相信,你將元寶送給他們,不相信他們會不要的。兩位神仙正說著,有兩個窮人走了過來。於是,財神就將兩個元寶放在小橋的中間,看看他們到底拾不拾。於是財神在小橋中間放了兩個元寶。那兩個人剛走到橋頭,一個窮人說:“甭看這橋窄,我閉着眼就會把它給走過去。”另一個窮人說:“你會我也會。”於是,那兩個窮人就在打賭,誰也不準將眼睛給睜開,誰把眼睛睜開誰就輸了。於是,他們就閉着眼開始在這座橋上走。這兩個窮人都是老實人,誰也沒有把眼睛給睜開。他們走到橋中間的時候,一個元寶絆住了走在前面那個人的腳,他踢了一下,說:“誰把石頭放在了橋中間?”財神就將另一個元寶移到後面那個人腳的前面,他就說:“哎呀,我也踩到了一塊石頭。”於是,財神就說:“這些都不能怪我,這些都是他們的命,有的人生來就是窮命。”

誰要是踩到元寶也不睜開眼睛,如何能成為有錢人呢。換了有心眼的人來,他肯定是睜着眼睛把橋給走過去。即使是一個不會耍心眼的平常人,如果他們腳下踩到石頭的時候,也會把眼睛睜開看一下,其實把眼睛睜開又怎麼樣,不就是把一場無關緊要的賭給輸了而已。兩個老實人就是硬閉着眼睛,磕磕絆絆將這座橋給走過去了,雖然他們兩個都沒有輸,但是卻把有錢人的機會給丟掉了。

安徽人王清華做生意被騙,負債數萬元。當他在上海街頭滿心失望地走着,為生計愁時,看到上海街頭收廢品的人,覺得這個自己也能做啊。於是他決定開一家廢品回收站。辦好執照后,回老家籌措了5000元錢,王清華夫婦的廢品回收站開張了。

一次,王清華看見了玻璃廠收碎玻璃的場景。碎玻璃能有什麼用呢?王清華到玻璃廠一看,知道了其用途。1噸廢玻璃若回收再造,比利用新原料生產節約成本約20%。上海每年產生的廢品超過400萬噸,其中廢玻璃15萬噸,這裏蘊藏着無限商機。他靠收碎玻璃當年就賺了22萬元。此後,他的資本積累迅速增加。王清華現,廢玻璃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香餑餑,大家一窩蜂地都來收,只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以聯合的形式才能有更大的展。他成立了燕龍基廢品回收有限公司,以合同形式約定權利、義務,將分散各地的回收網點統一重新佈局,大戶、中戶、小戶聯網,每個網點設負責人,並嚴格劃定經營範圍,禁止跨地區營業。後來,燕龍基與江蘇華爾潤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了上海匯爾華實業有限公司,以港務物流帶動玻璃、鋼材、建材銷售。

如今,王清華的燕龍基廢品回收有限公司已經是一家綜合性民營企業。公司以回收廢玻璃為主,綜合回收各類廢品,每年收購總量達40多萬噸,年銷售額平均水平在8000萬元左右,銷售利稅650萬元。王清華的資產積累上億元,擁有自己的碼頭和堆場,成為同行翹,並逐步形成一個龐大的環保工程“群落”。但這樣的致富故事在上海灘並不是經常上演,那裏至少仍有5萬人的拾荒大軍在繁華的都市中靠廢品維持着生計。

一個有錢人也是由沒錢人一步步走過來的,在他們沒有錢的時候,一樣也沒有事業基礎,他們憑着自己的才能和膽識以及自信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絕望時從不灰心喪氣,因此總能取得最後的成功。一個沒錢人也一樣能夠取得成功,成為一個有錢人,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

人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只是一種理想,生活中,人人生來是不可能會平等的,如果不幸你被生在非洲,你的命運從生下來的那天起就已經註定了。

要去到偏遠的農村走走,到大山裡走走,哪怕是到郊區裏面走走,看着那些當地人,多如牛毛的當地人,他們有幾個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的努力常常只會在他們所處的那個圈層中產生效果,除了極少的人可能會跳出來,絕大多數都是在這樣的況下而自生自滅。牛頓第一定律是,物體不受外力的形下,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也就是說,物體能保持原先的運動狀態,一直到久力近使它改變到這樣的狀態為止。而外力對沒錢人狀態的改變是負面的。也許看起來沒錢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但相對來說,他和富人的差距是越來越遠,他在社會總體的進步中,實際上是在退步。

總之,你要想成為有錢人,就不要有沒錢人的想法。從觀念、思維方式到行為方式,向有錢人靠近。經常同有錢的人士在一起打交道,領悟他們成功的經驗和要點。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劣勢等,找准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適合做什麼?由此選擇行業、職業。但無論如何創業精神是最主要的,即敢想、敢幹、勤奮、吃苦耐勞,銳意進取,而不是安於現狀。捨得付出,敢於拼搏,能勇往直前,遇到困難不妥協,認準目標,不放棄。同時,特別注意節儉,生活不奢侈,不鋪張浪費,勤儉持家。那些每天工作八小時,被動工作,懶惰,消磨時間,有“打工心態”的人,一輩子不會成為有錢人,只能是沒錢人。就算天上能掉餡餅,那要給有準備着的人。要永遠為自己工作,做自己的主人,要學會善於合作,要知道“天道酬勤”的道理。只有那些敢於拼搏,銳意進取,思路清晰,捨得付出的人才會有豐厚的回報。

思路決定出路

生活中,如果你沒有錢,不僅無法為妻子、孩子、父母提供穩定的生活保障,甚至在他們遭遇疾病的威脅時,由於沒有錢,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親人離去。所以為了獲得有尊嚴的生活,你必須在年輕時學會理財!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明白,但卻只有少數人有錢者,大多數人還繼續沉湎於打工生涯里難以自拔。他們之所以一輩子沒錢,就是因為沒有成為有錢人的思路。沒有一個超強的思路,自然就沒有出路。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改革開放后,溫州人和四川人都屬於最早開始闖蕩的人群,溫州人闖蕩的方式是維修家庭日用品,或者倒賣生活用品,到處流浪。四川人不像溫州人那樣,他們是直接去工廠打工,以每月都能拿到一定的工資為目標。由於思路的不同,四川人和溫州人走上了不同的財致富道路。現在,溫州人已經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他們掌握了駕馭經濟市場的商業技能,得到的財富甚至可以讓他們的後代到最富有的美國去經商;而四川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經無法適應工廠的要求,現在大多在四川老家繼續貧寒的生活,而他們的晚輩循着父輩的足跡,繼續一窩蜂地擁擠到工廠去打工,成為社會最貧窮的一類人。這說明由於父輩的想法不同選擇不同,不僅影響自身,而且還影響了自己的後代!溫州人的艱苦創業讓他們自己和後代徹底擺脫了貧窮,而四川人的辛苦打工換來的是子孫無窮無盡的悲哀和貧窮。

在大眾的眼中,收破爛的人一定是沒錢人,想靠收破爛成為有錢人近乎天方夜譚的事。可是,有人卻做到了。

有個收破爛的名叫王洪懷是遼寧省瀋陽人。有一天突奇想:收一個易拉罐,才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化成為金屬材料,能不能多賣些錢?於是他把一個空易拉罐熔化成一塊銀灰色金屬,然後花錢在相關部門做了化驗。結果表明,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鋁鎂合金!當時市場上的鋁錠價格,每噸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間,每個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個就是一噸,這樣算下來,賣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的錢。他決定回收易拉罐熔煉。

從收集易拉罐到熔煉易拉罐不過一念之間的事,卻改變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質,也讓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條軌跡。

王洪懷為了多收到易拉罐,把回收價格從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又將回收價格以指定收購地點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爛的同行散,一周以後,王洪懷騎着自行車到指定地點一看,只見一大片貨車在等待他,車上裝的全是空易拉罐。這一天,他回收了13萬多個,足足有兩噸半。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們,卸完貨仍然又去拾他們的破爛,而王洪懷卻徹底變了。他立即辦了一個金屬再生加工廠。一年內,加工廠用空易拉罐煉出了240多噸鋁錠,三年內賺了270萬元。他從一個“拾荒者”一躍成為百萬富翁。

有錢人永遠知道如何隨季節播種,如何抓住趨勢。比爾·蓋茨說:“拿走我所有的財富,把我丟在沙漠,哪怕只有一個商隊經過,我都會再次成為世界富。”一個拾破爛的人不僅是收集,還要想到改造收集來的東西,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改造之後能夠送到科研機構去化驗,就更是具有了專業眼光。至於600元的化驗費,得拾多少個易拉罐才能賺得回來,一般的拾荒者是絕對捨不得的,這就是王洪懷和其他撿破爛的人的不同之處,這也正是他賺錢的秘訣。雖然是個拾荒匠,卻少有窮人的心態,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辦法,這種人不管他眼下的處境怎樣,成為有錢人都是遲早的事。

王洪懷的例子說明這個收破爛的理念比較先進,一般收破爛的只是盡心儘力地在撿破爛、賣破爛,他卻從普通的行業中看到了商機。這就是不同的選擇決定不同的命運,不同的思路決定不同的出路!

一個到海邊度假的富翁看到一個漁夫悠閑地躺在沙灘曬太陽,就走過去問他說:“你怎麼這麼早就收網休息了?”漁夫說:“我今天已經打了一網魚,夠我生活了。”富翁說:“你為什麼不再打一網呢?”漁夫反問道:“我為什麼要再打一網?”富翁用不解地眼神看着他說:“多打一網賣掉,把錢積攢起來,積攢的多了可以再買一條船,這樣積攢下去,你也可以像我一樣成為富翁。”漁夫說:“和你一樣成為富翁有什麼好處?”富翁看着他說道:“我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就如同現在這樣悠閑地晒晒海邊的陽光一樣。”窮人自在地說:“我現在不也是在悠閑的享受生活,享受陽光嗎?”

看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富人與窮人的生活態度了吧,富人想着積極地賺錢,而窮人卻是消極地面對生活。窮人“不肯多打一網魚”其實是一種懶惰消極的生活態度,是不思進取,不求變化的生活態度。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窮人之所以是窮人,就是因為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太消極了。

一事業有成的成功者曾說“寧做創業狼,不做打工狗”,雖然他說的有些極端,但卻充分驗證了“沒有超前的思路就沒有長遠的出路”這個道理。雖然狼必須學會在厚厚的雪堆下面尋找獵物,學會抗拒暴風雪的寒冷,並時常忍受飢餓的痛苦,隨時擔心自己饑寒交迫而死。但它們可以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吃飽后就躺在山坡上什麼都不想,享受陽光和自由的空氣,它們是山林的主宰,它們有的是尊嚴。狗的生活恰恰相反,一日三餐決不用自己操心,但只能吃主人剩下的殘羹冷炙,被主人吆喝着到處忙活,一沒自由,二沒尊嚴,只有搖尾乞憐。像狼一樣的人因為思想超前,雖然屢遭挫折,但總有一天會成為有錢人。像狗一樣的人,因為甘於僅做一條苟且偷生的“狗”,只能平庸一輩子。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過着狗一般的生活,穩定、安逸但是永遠成為不了有錢人,想離開主人家的狗窩,又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氣。

有句名說得好:“世界上大多數人沒有目標,有大部分人有明確的目標並沒有寫下來,只有極少數人有清晰的目標並敢於把它寫下來去實現。若干年後,這極少一部分人成為最富有的傳奇人物。”

如果你一直沒有錢,那麼你一定屬於這大多數人中的一員,沒有目標,沒有思想,在混混沌沌中了此一生。這樣的生活永遠沒有盡頭。沒錢人也只有做一個積極的思維者,從中讓你自己靠近成功,改變自己的命運。

不要把面子看得那麼重

越是沒錢人就越愛慕虛榮,沒錢人愛面子,認為面子值千金,但這種現象也是自卑的一種表現。沒錢人愛擺譜,把窘迫掖在暗處。沒錢人害怕有錢人看不起自己,喜歡穿名牌,你可以在公交車、菜市場見到一身名牌的沒錢人,你也可以見到西裝革履的無業游民。沒錢人喜歡被別人看得起,也喜歡被別人誇讚,但又喜歡貶低和自己一樣沒錢的人,總想壓倒對方來抬高自己。有錢人認為爭面子滑稽可笑,他卻認為這是天大的,不容忽視的事。

在大冬天裏,一個沒錢人到有錢人家走親戚,無毛皮衣服,只能穿葛麻做的單服。他偏偏又很愛面子,怕這個富親戚見笑自己,還在席間不住搖扇子,對眾賓客說:“我這人就怕熱,就算是冬天也喜歡涼爽。”酒席散了后,主人看出了窮親戚的做作,便請他留宿,並迎合他的做作勁,用單被篾席,在池畔亭台的風涼處擱鋪,請他住下來,沒錢人不便再改口,只得暗暗叫苦。半夜后,天氣更涼,他只得披了薄被起來走動以禦寒,沒想到失足跌進了池中,主人來看他,驚問怎會跌入池中的,沒錢人凍得直打哆嗦、但還是死要面子說:“我怕熱怕得厲害,冬月里睡在涼亭中,也想洗一次涼水浴。”

在現代這樣的社會,不少沒錢人都愛面子,愛面子不僅沒有好處,反而經常是自己折磨自己。沒錢人愛面子卻不接受失敗和恥辱,可是世間不如意事常有**。沒錢人做事不成功,也經不起失敗,他們的面子使他們經不起打擊,而懊惱喪志失意,或走上自我毀滅之路。這樣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愛面子也就是一種虛榮心的表現,原來樸實如水的沒錢人也將成為一朵朵骯髒的油花,靜靜地漂浮在空虛的生活的水面上。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面子常常說一些謊話,比如沒錢人只能吃得起青菜豆腐,就會宣稱吃素食有益健康,所以自己只好常吃青菜豆腐。錢鍾書先生在其所着的小說《圍城》中,就形象地描寫了中國人這種好面子的本性:“汪先生得意地長嘆道:‘這算得什麼呢!我有點東西,這一次全丟了。兩位沒看見我南京的房子--房子總算沒給日本人燒掉,裏面的收藏陳設都不知下落了。幸虧我是個達觀的人,否則真要傷心死呢。’這類的話,他們近來不但聽熟,並且自己也說慣了。這次兵災當然使許多有錢、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窮光蛋,同時也讓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會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佔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譬如陸子瀟就常常流露出來,戰前有兩三個女人搶着嫁他,‘現在當然談不到了’。李梅亭在上海閘北,忽然補築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該死的日本人放火燒了,損失簡直沒法估計。方鴻漸也把淪陷的故鄉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幾倍,妙在房子擴充而並不會侵略鄰舍的地。趙辛楣住在租界裏,不能變房子的戲法,自信一表人才,不必惆悵從前有多少女人看中他,只說假如戰爭不生,交涉使公署不撤退,他的官還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相信每個中國人都聽過類似的話,但只要無傷大雅,完全可以聽之任之。只要不存心害人,或者對別人構成不便,用謊話來維護自己的面子。

作為大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周偉每個月的工資不多,也就只有那麼一千元左右,但在同事面前花錢,他可是從來都是很有面子的,往往是前半個月就將錢花得所剩無幾,剩下的半個月也只有吃白菜,喝白開水的份嘍!看到他這樣,同事們見他這樣都勸他:“不要這樣,細水長流嘛!”聽了這樣的話,他火冒三丈,豎起劍眉,破口大罵:“老子喜歡這樣,老子票子多的是,需要你們管嗎?”沒想到周偉竟然會有這樣的反應,想到自己好心不討好,都搖着頭,嘆着氣走了。後來,周偉因為沒有錢,又愛面子,喜歡小偷小摸,最終,周偉淪落成了一名慣偷,被捉住后,從一個能自力更生的人淪為了階下囚。

我們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來,沒錢人愛面子確實不是什麼好事,在一定的況下,還會使自己掉入自己挖的陷阱。

在社會中,你的面子有多大,你不自由的空間也有多大;有時你的面子很大,你失去的機會和利益也很多。如果你的面子大到把簡單的事弄複雜,本該到手的機會也丟掉了,尤其是把簡單開心的生活折騰得勞累困頓,那麼你的面子就沒有一點價值了。普通人的心理空間有限,面子是個可以無限吹大的氣球,可以在人們的心靈中占很大的空間。把面子去掉和減少一些,心理空間就騰出來了,你就會活得比較輕鬆自由。沒錢人什麼時候能不那麼愛面子,與有錢人的距離也就不會那麼遠了。

醒悟吧沒錢人,為了給人生減輕負擔、增加快樂,減少失敗、增添成功,應該好好學一學有錢人的成功法,可以學一學有錢人的“政治學”或時髦的“關係學”,也可以自立門戶。其實面子學應該是天底下、人世間頂大的一門學問。有錢人就把這種面子學學得很精通,他們認為面子只不過是一層薄薄的紙,沒什麼大不了的,在他們看來,沒錢人那麼重視面子,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了。

沒錢人在面對賺錢和面子兩個問題的時候,要學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賺錢,因為面子只不過是一層薄皮而已,不要把面子看得那麼重,你就不會為了面子付出太多無謂的犧牲,只要過得去就行了,不會為它費多大心血,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富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你就是下一個有錢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你就是下一個有錢人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二章 轉變理財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