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眺望廣闊的大地(2)

2.眺望廣闊的大地(2)

位於另一端的阿爾泰山,從西邊山麓到天山的北邊山麓之間,形成了大規模“楔形”的三角地帶(後面將提到的歐亞中國地帶東西兩側,重點位置就在此),現在則被分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哈薩克共和國(republicofkazakhstan)兩大政治區塊。***延伸在新疆塔城的邊界,自清代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那之前,該地可是屬於游牧民的天地,旅行者也可以自由地往來其間。

蒙古高原的南邊,在地勢上相當模糊,明確可知的大約是東西隅與華北平原接壤而已。高原向南方微微低傾、略降至800公尺之後與500公尺的“大同盆地”相連,再接續海拔50公尺的華北平原,三段地形彷彿高低起伏的陵線攀爬在地表的山嶽。到北京八達嶺一帶觀光的話,可見到築在高低陵線上的“萬里長城”,這是明代中後期的建造物,沿着山巒地勢,還在大同盆地周邊建了內、外兩道長城線。

山西西部到陝西、甘肅一帶,放眼望去幾乎都是看不到邊界的沙漠;從蒙古高原到黃土高原則是整片直接涵蓋西藏高原北東部的大地。

大略地說,從北京到大同(古稱“燕、雲之地”,北京舊稱“燕京”,即因此而得名)綿延數百公里,西藏高原直至淮水、秦嶺線為止,幾乎全部都是乾燥之地。

華北是與哈薩克大草原相連的“乾燥農耕”地區,是孵育中華文化之地。就算之後華夏文明越過長江流域、進一步向海外擴展,其文明、文化原型仍源於乾燥華北,這層意義不容忽視。

總之,蒙古高原的雙重結構,一是位於戈壁沙漠北側、興安嶺及阿爾泰山之間,二是約較前述大兩倍左右的外圈地區。從歷史上大致的況來看,高原上的統一政治勢力,會依各自的強弱程度,在這分為大圈和小圈的雙重結構間伸縮。這片高原是世上最大又最佳的大草原,曾在歷史上出現的匈奴、東胡、鮮卑、柔然(或為蠕蠕)、高車、突厥、回鶻(編註:盛唐以前稱回紇,為現今維吾爾族的宗源。)、契丹、蒙古及準噶爾等游牧國家,大多跡於此。若無法控制這塊地形,就很難成為大型的游牧國家,因此蒙古高原可說是游牧民的“搖籃之地”。

北邊還有大片的森林,高原的北半部是森林與草原混雜的景觀。以此為居地的游牧民大多同時過着游牧及狩獵兩種生活,或許也可稱他們為游牧狩獵民,曾建立世界最大帝國的“蒙古”,就是這種類型。

此地的土壤相當肥沃,在世界帝國的“蒙古時代”,杭愛山脈與阿爾泰山之間有河流環繞,還留有稻作的記錄。當然良田或瘠土會有差異,不可一概而論,不過今有農業學者主張,適當地在蒙古國展農業,將草原全轉變為耕地的話,就能解決亞洲的糧食問題。範圍涵蓋內外蒙古的戈壁,若將它想像為單純的沙漠,則與現實有差異,其實戈壁乾燥的程度只是比較類似缺水的荒野,只要有足夠水源的話,戈壁就能恢復原貌,但以現在的狀態是草木無存的。

天山南北麓

在蒙古高原西邊,約莫歐亞的中央,有像天空一樣高的帕米爾高原聳立,東邊的天山山脈和西側的興都庫什山脈(hindukush)像一雙翅膀展開羽翼,隔開歐亞南北的氣候、人物和風土民,但這地形的自然屏障對歐亞東西兩邊來說,並不如想像有重大意義。

天山山頂積雪萬年不化,是培育游牧民及綠洲民的聖山,南北兩側氣候對比相當明顯:山脈北側是廣闊的森林及草原,由於高嶺擋住從西伯利亞來的微弱濕氣,但形成綠意盎然的走廊;南側幾乎沒有綠地,濕潤的空氣無法跨越山脈,積雪及冰河處于山腰之上,山麓非常乾燥。

這樣的自然對比明顯分隔兩地居民和生活方式。從史料現,北側的綠色草原幾乎是游牧民的居地;南側塔克拉瑪干沙漠(taklamakan)(指真正的沙漠)黃色的地表上,靠着融化雪水維生的綠洲聚落則如星點般散落在山麓線。肥沃的天山山脈北方,尤其是北側山脈間的伊犁河起源地、朝西流的溪谷,烏孫、西突厥、蒙古時代的察合台兀魯思(譯註:即俗稱的察合台汗國,作者在此以蒙古語原文ulus稱之,漢字音譯為兀魯思。)、蒙兀兒王國及最後是準噶爾王國,都在此搭建營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2.眺望廣闊的大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