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從游牧民的世界開始(3)
漢字這種象形文字,遠較英文字母等拼音文字刺激心理產生想像。或許因為日本有前述的特殊相關背景,至少在日本,“民族”這個漢字詞彙很容易被當做與“種族”、“人種”的類近詞意使用,這也是因為漢字文字組合本身容易讓人產生類似聯想。不像“nation”與“race(種族)”有明顯差異,更進一步地說,若將英文“people”審度其意而翻譯為“民族”,就越加背離原意了。
此外,“國家”這個漢字詞彙,原本與日文用法的“朝家(譯註:皇室)”、“公家(譯註:貴族)”意義相同(最初是指春秋時代諸侯的“國”及其下之卿大夫的“家”),若將其改用現代日文解釋,大概就是朝廷、王朝、甚至是天子的意思,假如不用漢字,或許接近原本就具有此種意涵的和文“おかみ(譯註:御上,指天皇)”語感。
在明治時期,日本人與中國人曾就“國家論”相互爭辯,但不管怎麼討論就是無法取得共識。後來仔細考慮,才知道是彼此對“國家”這個詞彙的認知不同,據說中國人的認知是“朝廷、王朝”,就是清朝。
“國民”這個詞彙,是從“民族”及“國家”各取一字而來。第一個字是“國”,可推測是先有“國家”才有“國民”,若真是如此,就不是“nationstate”這個理念,反而是這裏所說的“國民”較切實際。
務必牢牢記住:絕不可輕忽文字和詞彙、翻譯用語產生的誤判。“nation”及“state”這兩個詞彙,在日本翻譯成“民族”、“國民”、“國家”這類漢字,不管怎麼說,日本人在思考時,腦中總是會浮現與該漢字相關的印象。
話說回來,以“游牧民族”或“游牧民族國家”這樣的詞彙形容,可能有點不及義。作者觀察世界史過程現,數個創建堪稱“游牧民國家”的案例幾乎沒有純粹僅由游牧民建立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混合狀態,屬於多元種族國家(multiethnicstate)。
作為國家核心的游牧民集團,原本即是集聚了各個團體、種族及勢力混合而成的“政治集團”或“政治聯盟”為一般。當它展成類似“帝國”(在此只是為了敘述方便而用此慣用語)的統御廣闊疆域政治權力時,已可說是由多元種族或文化、社會並存一同混合而成的複合體。
不只在歐亞中間地帶,甚至以較寬鬆標準來看,這些曾於整體歐亞大陸的歷史中興起滅亡、生存毀滅的政治集團、王朝或國家權力,若以近代西歐型的國家觀為基準來看,都具有曖昧鬆散,輪廓與內容都不甚鮮明清晰的特質。不過,即便如此,那也是國家,也是政權。那是在悠長歷史中大致上的現實樣態。
若以近代西歐式的價值觀判斷裁定“這不是國家”,最後到底會剩下多少“國家”呢?反而可見近代西歐文明所描繪的國家樣貌,並不符合人類歷史的普遍性且嫌偏頗。觀察近代許多造成影響的“民族紛爭”現,西歐的“nationstate”觀念助長了“民族問題”,甚至讓問題更加顯著。(有一陣子,此用語被轉換為“地域”紛爭,應該是對“民族”這個詞彙語意困惑的緣故。)
因此,除了應該將歷史與現實確實釐清,更要避免被特定的價值觀局限,換句話說,不是以身體去將就衣服,而是讓衣服合於身體。
歐亞歷史之於世界歷史,等於是構成了這個“身體”的大部分。尤其是連結歐亞東西,成為歷史大幅開展中之主角的歐亞中間地帶游牧民及其政治集團,正超越了“民族”的觀念。不論褒貶,他們都充分展現人類世界中“國家”的角色,至於這個超越“民族”的東西究竟為何,就是本書接下來要探討的。
可見於史料或隻字未提的文明
然而,所謂歷史,實際上是有局限的,在已知的史料當中,其實不太見得到游牧民的姿態。一直以來,歷史之所以以西歐為的文明圈為主體,也有其莫可奈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