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按姓氏筆畫為序)

丁建弘1936年生。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德國歷史的教學和研究。曾作為洪堡學者留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后在德國基爾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斯圖加特大學、美茵茨大學等高等院校任客座研究員或客座教授,回國后創建杭州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要著作和譯著有《德國通史》《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主編)等多種。曾任中國德國史研究會副會長、會長、名譽會長。

孔遠志1937年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語系教授、博導生導師。長期從事印度尼西亞語言和歷史教學與研究,主要論著有《印度尼西亞語發展史》、《鄭和與印度尼西亞》(印尼文)、《印度尼西亞文體學》《印尼華人穆斯林的歷史》(印尼文)、《中國印度尼西亞文化交流》《鄭和下西洋與馬來國家》(馬來文)、《中國穆斯林鄭和訪問印尼群島揭秘》(印尼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化探析》,《印度尼西亞文化與社會》(合著)、《蘇加諾·中國·印度尼西亞華人》(合編)等。發表中文、印尼文和英文學術論文數十篇。

王立新1966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美國對外關係史、中美關係史和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的教學與研究。著有《美國對華政策與中國民族主義運動(1904-1928)》《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王邦維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及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佛教語言、文獻和文學的研究。著有《佛經故事選》《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校注》《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唐高僧義凈生平及著作論考》等,參與撰寫《大唐西域記校注》。在國內外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和書評數十篇。

葉奕良1936年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伊朗學和波斯語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譯著和論文有《伊朗通史》(譯著)、《波斯語-漢語詞典》(主編之一)、《關於〈元史〉中“質孫服”等的探討》等,並主編3本相關學術領域論文集。2000年曾獲由伊朗總統親自頒發的獎項,2005年被正式授予伊朗“名人堂”成員的稱號。

李明濱1933年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俄羅斯學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俄羅斯語言文學、中俄比較文學和俄國國情學研究。著有《中國文學在俄蘇》《中國文化在俄羅斯》《中國與俄蘇文化交流志》《托爾斯泰及其創作》《俄羅斯文化史》《俄羅斯文學史》主編有《世界文學簡史》《俄羅斯二十世紀非主潮文學》《獨聯體國家文化國情》等。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仲躋昆1938年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阿拉伯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編著有《阿拉伯:一千零二夜》《阿拉伯現代文學史》等,譯著有《淚與笑》(紀伯倫)、《庫杜斯短篇小說選》《阿拉伯古代詩選》等。先後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會長、中阿友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譯協文藝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會員、阿拉伯作協名譽會員等職。2005年獲埃及高教部表彰獎。

湯重南1940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日本史和中日關係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日近代化的比較》(合著·日本版)、《日本通史》(合著)、《日本帝國的興亡》(主編之一)、《日本文化與現代化》(合著)、《日本文明》(合著)、《中國的中日關係史研究》(主編之一)和《日本軍國主義論》(主編之一)等。

何芳川(1939—2006)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世界近代史、東方歷史、環太平洋地區史和中外文明交流史教學與研究。曾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等校任高級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日本櫻美林大學榮譽博士。主要著作有《崛起的太平洋》《澳門與葡萄牙大商帆》《中外文明的交匯》(香港版),《太平洋貿易網500年》(主編)、《非洲通史·古代卷》(主編),《世界歷史·亞非拉近代部分》(合著)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歷史學系主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專家組副組長等職。2006年6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宋成有1945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東北亞史、韓國朝鮮史、日本史的教學與研究。著有《戰後日本外交史》《日本十首相傳》《東北亞傳統國際關係的變遷》(台北版)、《北京大學與韓國“三一”獨立運動》(香港版)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林被甸1936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拉丁美洲史和世界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主編之一)、《羅榮渠教授紀念文集·羅榮渠與現代化研究》(主編之一)、《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叢書》(參編)、《蔡元培全集》(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拉丁美洲歷史部分詞條)等。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副理事長。

鄭家馨1934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非洲歷史教學與研究。著有《世界歷史·亞非拉近代部分》(合著)、《殖民主義史·總論卷》(合著)、《非洲通史·近代卷》(主編)、《殖民主義史·非洲卷》(主編)、《世界文明史·近代卷》(主編)等。先後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趙振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西班牙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西班牙語詩歌導論》《拉丁美洲文學史》(合著)、《山岩上的肖像——聶魯達的愛情·詩·革命》(合著),譯著有《馬丁·菲耶羅》《拉丁美洲詩選》《西班牙黃金世紀詩選》《加西亞·洛爾卡詩選》《魯文·達里奧詩選》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2004年獲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模範教師”獎章和證書。曾獲智利、西班牙、阿根廷等國頒發的榮譽勳章。

姜永仁1944年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語系教授。主要從事緬甸語教學與研究。曾赴仰光外國語學院進修。主要著作有《緬漢詞典》(合著)、《緬甸文化綜論》(合著)、《東方風俗文化詞典》(執行主編)、《東方民間故事精品叢書》《季羨林文叢》等。先後發表關於緬甸佛教文化及緬甸現代化的學術論文數十篇。

曾任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文化處一等秘書、經商處一等秘書等職。

高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歐洲歷史和英國史的教學與研究。曾赴香港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進行學術訪問與講學。著作有《歷屆港督傳略》《英國通史綱要》《殖民主義史·總論卷》(合著)、《中國博士后社科前沿問題論集》(主編)、《英國政黨政治的新起點》等。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幾十篇。現為中國英國史研究會理事。

高毅1955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法國歷史、歐美近代史、世界文明史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法蘭西風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歐洲的分與合》(合著)、《世界文明史》(合著),譯著有《傅柯的生死愛欲》《法國大革命史》(合譯)、《他鄉——以撒·柏林傳》(合譯)等。發表關於法國革命史、中國革命史和史學理淪問題論文多篇。

梁志明1935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東南亞學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亞洲史特別是東南亞史研究與教學。主要著作有《東南亞歷史文化與現代化》《東南亞近現代史》(合著)、《東亞歷史巨變與重新崛起》(主編)、《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主編)等,先後發表論文近百篇。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

韓琦1963年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科學史和明清中外文化關係史研究。曾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2000年),並應邀多次赴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及我國香港地區研究講學。主要著作有《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1582—1793)》《中國活字印刷史》(合著)、《〈熙朝崇正案〉〈熙朝定案〉(外三種)校注》(合著)。發表中外文學術論文60餘篇。

傅增有1948年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語系教授、北京大學泰國研究所所長。曾獲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文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泰國語言、歷史和中泰文化關係問題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泰國關係》《東南亞近現代史》(合著)、《佛教與泰國文化》《泰語300句》等。北京大學東南亞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北京大學詩琳通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國東南亞研究會理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帶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帶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卷)
上一章下一章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