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第十九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金雀花王朝

從腓力二世開始,實際上卡佩王朝同金雀花王朝的梁子就算是結下了。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這句話有一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容忍一個毫無干係的人飛揚跋扈,但卻不願意看着身邊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所以遠親不如近鄰,在現實中往往就成了寧肯肥了遠親,也不能便宜了近鄰。有時候甚至是寧肯肥了外人,也不能便宜了近親。

這是人性使然。

私生子的輪迴

金雀花王朝始自那個閃耀着維京人餘暉的諾曼王朝。

話說當年,威廉一世跨海征西,一舉拿下了英格蘭。威廉一世的此次征服,可謂石破天驚。要知道,如此彪炳史冊的壯舉,是巔峰時期的凱撒都未曾做到的。

諾曼王朝固然盛極一時,但最後的這個句號,畫得並不完美。

我們知道,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的身份,其實是個私生子。然而在他那個時代,教會尚未完全掌控歐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當前任公爵羅貝爾一世去世后,老公爵唯一的兒子威廉一世也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諾曼第公國的家業。而且威廉不負眾望,後來又建立了不世之功勛,堪稱歐洲史上最強私生子。

威廉一世身後,諾曼王朝的國王寶座幾經輾轉,傳到了亨利一世(HenryI)手中。

亨利一世是威廉一世最小的兒子,在諾曼王朝時期,英格蘭的長子繼承製還未能做到像歐洲大陸其他各國那樣水到渠成。因此在威廉一世的幾個兒子中間,曾經爆發了非常尖銳的關於繼承權的矛盾。所以,亨利一世的王位不是靠接班接來的,而是靠實力干出來的。

按照歐版謚號的叫法,亨利一世又被稱為“賢明者亨利”(HenryBeauclerc),從這個稱呼,也能夠窺豹一斑地想見亨利一世在位期間一定不是一個庸庸碌碌的角色。

不過,奪位成功,賢明治國這並不是我們要強調的重點。重點是,亨利一世與自己的正牌老婆蘇格蘭公主瑪蒂爾達(MatildaofScotland)一道,一直沒能夠生出足以繼承自己偌大家業的兒子。好不容易有一個叫作威廉的嫡生兒子活到了成年,又不幸死於一場意外。只為國王生養兩位公主的瑪蒂爾達去世之後,亨利一世並沒有氣餒,他再接再厲,同第二位夫人繼續為皇室開枝散葉。結果二婚媳婦雖然年輕漂亮,但二人連一個娃都沒有留下。

現實已經足夠尷尬,但更加尷尬的是現實中亨利一世確實不缺兒子。

亨利一世時代的教會,已經慢慢接管了英格蘭乃至於整個歐洲的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所以亨利一世在同一時段有且只能有一個貴族出身的女人做自己的老婆,也就是說在基督教的定義之下,國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正房媳婦,但這些媳婦之間必須是串行的,而不能是并行的。如果說國王覺得委屈,覺得不服,覺得人生苦短未能縱情聲色,那就出去找。出去找固然傷風敗俗,但飲食男女那點事,也都在社會倫理道德的容許範圍內。這件事在當時不合情但合法,雖不合倫常但只要不說破,當地的基督教大主教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不同於中國古代宮廷的皇帝,能夠擁有一言九鼎,生殺予奪的權力,歐洲國王的權力在一開始就被教會與封建制的存在搞得有心無力,就算是婚姻,國王往往也沒法擁有特權。

亨利一世時代,主動投懷送抱的女人踏破門檻。國王這根本就不是翻牌子不翻牌子的問題了,而是需要從海選、初選到總決賽的問題了。所以,亨利一世情婦眾多,情婦的質量也算上乘。而且,女人們都心甘情願為亨利一世生養孩子。根據我們今天掌握的資料,光是登記在冊的,得到亨利一世承認的非婚生子女,就達到了二十四個之多。在這其中,有九個兒子,還有十五個女兒。

所以,亨利一世的問題並非是無子,而是無嗣。

牆內顆粒無收,牆外瓜果飄香。

無嗣的問題困擾亨利一世半輩子,一直到他駕崩的那一天。

老王一死,問題來了。

按照亨利一世原本的計劃,既然沒有嫡出的兒子,王位又無法傳給私生子,那麼只能由自己的第二個女兒瑪蒂爾達(EmpressMatilda)繼承王位。如果這事真成了,那瑪蒂爾達也就成了貨真價實的英格蘭史上第一位女王了。

瑪蒂爾達如此幸運,並非單是因為父親的偏愛,還因為這位公主的高貴身份以及神奇經歷。瑪蒂爾達第一次出嫁,嫁給了後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五世(HenryV,HolyRomanEmperor),而且按照當時歐洲宮廷婚姻的規矩,瑪蒂爾達還沒有到換牙的年齡就遠嫁到德意志,這次婚姻,等於是德國人認養了一個來自英格蘭的童養媳。後來,亨利五世去世,已經獲得神羅皇後頭銜的二十三歲的瑪蒂爾達,花一樣的年齡,第二次出嫁又嫁給了安茹伯爵若弗魯瓦五世(GeoffreyV)。

當然,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政治聯姻。

年近花甲的亨利一世,無非想為老家諾曼第的長治久安增加一塊籌碼,這裏是諾曼王朝的龍興之地,也是英格蘭王國版圖在歐洲大陸的有效延伸。瑪蒂爾達的諾曼第公國,再加上聯姻之後的安茹伯國,這樣的體量在當時的法國,已經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畢竟,當時的卡佩王朝諸王,尚且龜縮在法蘭西島韜光養晦。而整個西法蘭克王國,還是一眾封建化小國的群雄並起時代。

不過,如果要談到西法蘭克王國內部的諸侯爭霸,那就算是談着了。

因為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同無嗣的亨利一世牽扯不清的貴族還有一家。

當年的征服者威廉,根據統計得知,私生子威廉統共養育了十個子女,除三個兒子為了爭位翻臉不認人,若是單論女兒,則紛爭不多。亨利一世從小就和其中一個妹妹阿黛拉(Adela)關係不錯,一直到這位妹妹嫁到了布盧瓦伯國(CountofBlois,在今法國中部)。婚後,阿黛拉和自己的丈夫布盧瓦伯爵斯蒂芬·亨利的小日子也算過得有聲有色。不過,斯蒂芬·亨利(StephenIIHenry)伯爵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曾經作為主要參與者之一,加入到了對抗穆斯林的戰爭中,並且,在公元1102年戰死在中東。

於是,後來阿黛拉就獨自擔負起了家庭的責任,而且這期間也就更需要仰仗遠在海的另一邊的英格蘭娘家人的庇護。

公元1106年,阿黛拉的兒子斯蒂芬(StephenofBlois)被送到了舅舅家也就是亨利一世的宮廷中生活。幾乎同時,亨利一世的公主瑪蒂爾達遠嫁德意志。從這時開始,斯蒂芬同英格蘭宮廷扯上了十分深厚的關係,而瑪蒂爾達則遠離故土,輾轉德意志與西法蘭克。

親表兄妹的這一進一出,從此成為兩個人在政治上南轅北轍的起始點。

只不過,到了公元1125年之後,無論斯蒂芬還是瑪蒂爾達,其實都算是亨利一世在西法蘭克王國的重要盟友,他們和他們背後的布盧瓦伯國與安茹伯國,共同幫助守衛着英格蘭的東南海疆,同時也是用來牽制卡佩王朝的兩顆重要棋子。

多年以後,亨利一世一朝歸天,表兄妹二人幾乎同時做出反應。

瑪蒂爾達仰仗的是根正苗紅,又有父親遺訓;斯蒂芬則不管名分,只認實際。剛剛得到先王駕崩的消息,就率大軍西渡,搶先一步拿到了英格蘭王座。

為了王位,親兄弟都能夠大打出手,又何況是表兄妹?

這場仗,從公元1135年開始,一直打到了公元1153年。

十八年,眼看誰也吃不掉誰,兩個人也都先後進入人生暮年,最後只能妥協。

於是,斯蒂芬的英格蘭王位保住了,但斯蒂芬之後第一順位的王位繼承權,卻留給了瑪蒂爾達的兒子亨利二世(HenryII)。

要說這場世紀大妥協,來得也確實是時候,因為就在第二年,斯蒂芬就撒手人寰,將從英格蘭到西法蘭克王國的錦繡江山,交給了表侄亨利二世。

當然,這個亨利二世,是我們的老熟人。娶了二婚少婦阿基坦公主埃莉諾,兩人連續狂生八個孩子,讓卡佩王朝路易七世氣恨難平的人就是他。

到斯蒂芬駕崩為止,諾曼王朝也就走到了自己的歷史盡頭。

諾曼王朝享國八十八年,起於威廉這位私生子人品爆發揚威英倫,終於亨利一世眼瞅着一大堆私生子卻無法即位。

這是一個神奇的、關於私生子的輪迴。

亨利二世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大統,成為新的英格蘭之王。

如果說按照歐洲人的歷史記載方式,實際上亨利二世等於是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話說亨利二世的老爹若弗魯瓦五世,生前總是喜歡在帽子上插一枝金雀花(Plantagenet)。只是沒曾想,當年的“一枝花”若弗魯瓦五世死後才三年,他的兒子亨利二世就成了一個幅員遼闊的王國一把手。因此這個新的王朝,就索性根據“一枝花”的淵源,被稱為“金雀花王朝”(HouseofPlantagenet)。

其實,說是金雀花王朝也並不是特別確切。

因為我們知道,亨利二世的身世背景,跟當年的私生子威廉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威廉一世背靠的是諾曼第公國這棵大樹,而亨利二世則是依託安茹伯國這個西法蘭克王國諸侯中的翹楚。兩位英格蘭先王之中無論哪一個,都更加“法蘭西”而不是更加“英格蘭”。對比於西法蘭克的繁華富庶,當時的英格蘭還更加像是一個苦寒之地。如果把當時的金雀花王朝版圖比作一個剃頭挑子的話,相對較熱的那一頭肯定是西法蘭克,或者說安茹伯國。

對於英格蘭來講,異族統治者掌控權力金字塔的塔頂已經司空見慣。所不同的,只是外來統治者能否早日進行英格蘭本地化。這種本地化,包括語言文化的本地化,也包括規章制度的本地化。往上數,早在威廉一世時期,就已經遇到了西法蘭克人統治英格蘭人的不便之處。在威廉一世的第一代領導集團之中,幾乎很少看到英格蘭本土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身影,絕大部分的行政與宗教核心權力層人員,都是威廉一世從歐洲大陸帶來的、說一口羅曼語(法語的前身)的西法蘭克人。這種情況雖然在威廉一世之後有所改觀,但隨着安茹王朝的建立,西法蘭克羅曼語又一次成為英格蘭王國宮廷與上流社會的共同語。

對於安茹王朝的貴族們來講,用羅曼語溝通起來並不難,但對廣大中下層老百姓們來講,又該如何呢?

外來貴族管理英格蘭本地老百姓,這種在英格蘭歷史長期存在的獨特現象,導致很多制度都是慢慢摸索出來的,從而具備很多鮮明的英格蘭本地特徵,這是真正的摸着石頭過河。

比如在當時,西法蘭克王國境內的審判制度中,曾經流行過本地部落長老參與庭審。這種起源於遠古日耳曼部落的古老審判制,隨着諾曼征服的到來,在整個英格蘭範圍內被予以推廣。並且,因為統治者不會講中古英語,所以這個制度在英格蘭得到強化。說中古英語的本地長老進行初步裁定,說羅曼語的外來統治者進行最後量刑,就是最終的判決結果。這個制度慢慢演化,也就形成了今天的“陪審團”(Jury)制度。與之相反的,則是這個制度後來在歐洲大陸範圍內,慢慢走向消亡。

隨之而來的,還有習慣法(customarylaw)的採用。

習慣法和陪審團一樣,也是來自歐洲大陸,確切地講來自日耳曼習慣法。諾曼征服者的到來,造成法律書面語言交流上的困難,如果跟英格蘭本地土著硬摳法律字眼,是一件十分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於是,用不成文的慣例來解決實際問題,成了當時英格蘭法律中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這個習慣法的實施,最終形成了英格蘭後來獨特的普通法系(commonlawsystem)。

在當代,普通法系的典型代表,主要為英國以及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因此,這個法系又被稱為“英美法系”或者“海洋法系”。與大陸法系(civillawsystem)相對應,構成了當今世界的兩大法律體系。

無論陪審團還是習慣法,都是在亨利二世這位西法蘭克外來戶在位期間,在英格蘭予以正式確立的。作為安茹王朝的創朝太祖,亨利二世的奠基人作用,被體現得無以復加。

除了法律體系之外,還有稅收體系。

同西法蘭克王國後來的集權化趨勢不同,英格蘭貴族體系在諾曼征服之後得到重組,因此先天基因中具備很強的分權傾向。為了更好地掌控英格蘭境內的大小貴族,亨利二世開始收“盾牌錢”(Scutage)。

原本英格蘭國王屬下的騎士階層,每年都要義務為國王服四十天的兵役。但這個制度具有先天缺陷,因為大小騎士們往往並不能夠招之即來,來之能戰,他們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彼時彼地的經濟、交通、農忙等因素。所以即便是在烽火連三月的日子裏,國王也並不能夠保證迅速集結一支強大的武裝發動戰爭。而即便是願意應召的隊伍,也往往鬆鬆垮垮、稀稀拉拉,這事確實挺頭痛。

在亨利二世在位期間,規定騎士可以不用服役。國王發動的戰爭,願意來你就來,不願意來你就支付相對應的盾牌錢,用來抵消自己的兵役義務。而一旦擁有了不菲的“盾牌錢”,亨利二世則可以用這筆錢組建屬於自己的雇傭軍。有了雇傭軍這支有生力量,亨利二世就可以更好更舒服地在整個英格蘭範圍內實施王權統治。

除了文治,還有武功。

亨利二世在位期間,對威爾斯的征服成效不大,但北伐蘇格蘭,西征愛爾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戰果。尤其是對愛爾蘭,亨利二世御駕親征,佔領了愛爾蘭東岸大片領土。在此基礎上,亨利二世獲得了羅馬教皇的首肯,正式獲得了愛爾蘭領主權。

然而,如此神通廣大的安茹太祖亨利二世,卻依然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亨利二世頭上的這個如來佛,就是教權。

首先,就是教士們的“治外法權”問題。也就是說,在英格蘭國王的版圖治下,所有的教士修士都享有犯罪豁免權。這些人即便是在民間胡作非為,國王也不能用世俗法庭來進行判決,而是要移交到教會法庭,由教權處置。這種特權,讓世俗政權的國王感到無可奈何,尤其是對亨利二世這樣自詡英雄的人物而言。

當然,天賦異稟的國王,也並非沒有嘗試過一舉推翻教士們的特權。

在位九年之後,公元1163年,羽翼漸豐的國王亨利二世,開始向教權宣戰。要求教士犯法,與庶民同罪,先解除神職,再交由世俗政權審判。古代歐洲國王們的命令,當然不能同中國皇帝們的相提並論,但亨利二世這樣的君主則另當別論。國王發難,教權一方首當其衝的,就是全英格蘭首席主教,坎特伯雷(ArchbishopofCanterbury)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ThomasàBecket)。

其實當年亨利二世推薦貝克特出任英格蘭的大主教,正是因為兩個人私交甚密。然而,一旦貝克特坐在了大主教的位置上,就註定了屁股決定腦袋的最終結局。古代一神宗教對於世俗政權的鉗制能力,可見一斑。

王權與教權,火星撞地球,兩位老朋友到底還是撕破了臉。

公元1170年,亨利二世的四位屬下,合謀殺掉了貝克特。

國王的耳根子,終於獲得了片刻的寧靜。

然而,後遺症隨之而來。

貝克特未死之前,也無非就是個偏處一隅的大主教。不過在天主教範疇內,一旦以如此悲壯的方式離開世間,殉道者們就被賦予了神的力量。就像當年的耶穌·基督,雖然肉身受到了百般折磨,但他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因此成了天選之人。並且捎帶腳的,把那個惹事的十字架都幻化成了後世天主教徒們的護身符。貝克特光榮地為上帝獻身,從而得以羽化成仙。在此以後,貝克特的名字之前被冠以“聖”,就像當年死於羅馬城的聖彼得與聖保羅一樣,成了後世天主教徒們的指路明燈。當時在遙遠的中東戰場上,教徒們甚至參考條頓騎士團的建軍模式,成立了聖托馬斯騎士團。當然,這支騎士團也直接聽命於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對亨利二世進行了口誅筆伐,並且威脅要開除亨利二世的教籍。

要知道,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貝克特之死是亨利二世直接授意的。

即便如此,亨利二世依然怕了。

在那個教權猖獗的年代裏,被開除教籍是天大的事情,不管是對平民還是國王。

公元1172年,業已四十九歲的亨利二世向羅馬教廷請罪,希望上帝能夠讓他參戰,以洗刷自己的罪孽。並且,國王來到坎特伯雷,以極其羞辱的方式對貝克特之死表達了懺悔之情。根據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當時亨利二世的卑微演出,並不比《權力的遊戲》中瑟曦女王裸體遊街強到哪裏去。此後不久,關於英格蘭教士們的治外法權,統統被亨利二世重新允准。

亨利二世退步之後,羅馬教廷正式授予貝克特以“殉教聖徒”的光榮稱號。

看上去,這一切似乎都告一段落。

不過,教權對亨利二世的折磨,尚未結束。

我們在卡佩王朝一節中曾經講到過,阿基坦公主埃莉諾,為亨利二世帶來了價值連城的嫁妝——阿基坦公國。並且在此後,埃莉諾一掃之前嫁給路易七世的陰霾,爭分奪秒地為亨利二世生下了五男三女八個孩子。但是,他們並不消停,以理查一世為代表的幾個兒子,同亨利二世之間明爭暗鬥。而卡佩王朝的腓力二世也替老爹路易七世解氣,不斷地在一旁搬弄是非,煽風點火。所有這一切,都讓亨利二世的晚年生活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在政治軍事領域無法佔太多便宜的情況下,亨利二世只能曲線救國,他想同埃莉諾離婚,以此來從宗教角度,讓自己的孩子變成私生子的身份,從而在名分與道義上失去合法性。

遺憾的是,這一次羅馬教廷依然沒有同意亨利二世的請求。

理查一世與腓力二世內外夾攻,軟硬兼施,目的就是為了拿到亨利二世親口答應的英格蘭國王第一順位繼承權。亨利二世硬着頭皮跟着兩位晚生後輩周旋,鞍馬勞頓,氣恨難消。

公元1189年,五十六歲的亨利二世病死,理查一世自行宣佈成為新國王。

卡佩家族的大仇已報。

當年的路易七世在天有靈,不知道是為失去男人自尊而感到無地自容,還是該為沒有後代的煩擾而暗自慶幸。

金雀花王朝與卡佩王朝,圍繞阿基坦公主埃莉諾,又是一個神奇輪迴。

自由大憲章

理查一世的“獅心”(theLionheart)稱號,其實是有浪得虛名之嫌的。

理查一世在位只有十年,其中還包括了德皇手下的兩年囚徒生涯。他本人的所謂勇敢睿智,也不過是因為腓特烈一世的意外溺死,腓力二世的負氣而走,最終成就了理查一世獨自對戰薩拉丁的空前名聲。然而即便如此,理查一世在薩拉丁身上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理查一世的最高成就,無非是用血與火屠戮了東羅馬帝國治下的塞浦路斯,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塞浦路斯國王的虛名。而理查一世身為始作俑者,開始了對同為上帝子民的東正教徒大開殺戒的惡劣先河,更是成了後世“拉丁帝國”鳩佔鵲巢地在東羅馬首都新羅馬屠城,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工作。

理查一世身為英格蘭國王,卻對英格蘭本土毫無興趣,據說他的一生僅僅到過英格蘭兩次,而且都是做短暫停留。

這位所謂武功赫赫的國王,所有的南征北戰,其實看上去都毫無正義感可言。唯一的一點借口,其實不是“獅心”,而是他本人的私心。當初,聯合腓力二世對陣老爹亨利二世是如此;亨利二世駕崩,跟腓力二世迅速翻臉,又是如此。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居然為自己贏得了一個“獅心”的美譽,可見歐版謚號來得確實比較容易。到了1199年,理查一世為奪取黃金而出兵,為流矢所中命喪前線,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如此,給理查一世一個“獅心王”美名略顯浮誇。

理查一世之後,他的弟弟也是亨利二世的小兒子無地王約翰上台。

“無地王”的說法,原本是指亨利二世在生前,幾乎把歐洲大陸所有的封地都留給了其他子嗣。等於是封神榜封神,封來封去封到最後,沒有給小兒子約翰留下任何封地。於是,這個小兒子約翰也就無地了。但是終究架不住這孩子命硬,“獅心”理查一世白白得了一個酷到飛起的名號,結果突然辭世沒有留下子嗣,最後選定的繼承人就是幼弟無地王約翰。

也就是從無地王“無地”開始,英格蘭國王丟失了所有歐洲大陸上的良辰美景,花花世界,此後的英格蘭國王才更加“英格蘭”,而不是更加“法蘭西”。此時此刻的英格蘭王國才真正可以摘掉“安茹王朝”的法式大帽子,轉而做一個完全英格蘭本土化的“金雀花王朝”。

只不過,這樣的金雀花王朝,對於當時的無地王約翰來說毫無價值。守不住法國西海岸五百里錦繡江山,無地王只能退守英格蘭本土。然而,戰場上的失利帶來的則是國內的民心盡失。甚至在國內政壇,居然還出現了大批的反對派。

軍事上一敗塗地,政治上也開始瀕臨破產。

金雀花王朝讓無地王約翰這麼個不肖子孫如此一折騰,大半個家業折騰沒了,而且要知道長期以來法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遠高於英格蘭的,失去了法國的金雀花王朝,落地的鳳凰不如雞。金雀花的“金”沒了,只剩下了“雀花”。虎視眈眈的英格蘭國內貴族開始趁機落井下石,他們對金雀花王朝的權力開始進行種種限制,在朝堂之上同無地王約翰進行了各種明面上的罵街和暗地裏的使絆子。

公元1215年,在一眾強勢的英格蘭貴族的脅迫之下,無地王約翰簽署了一個旨在限制王權的《自由大憲章》(MagnaCarta)。《自由大憲章》的出現,是世界憲政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這個憲章最大程度上對王權進行了約束,同時對貴族權力乃至於公民權利進行了明確。《自由大憲章》的條文之中,闡述了幾個非同尋常的概念,比如自由、分權、法治等。大憲章出現之後,歐洲人也就正式走上了對憲政的探索之路。

當然,王權一邊的約翰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

將權力關進籠子裏這件事情,在歐洲中世紀早期,沒有一次不是通過戰爭和流血完成的。即便是王權旁落,地方勢力抬頭,也往往是因為被現實逼到了這一步,畢竟形勢比人強。但在大憲章之後,想通過明文立法的形式限制住國王的種種特權,顯然無地王約翰覺得自己被愚弄和操縱了。

那就索性抵制大憲章。

大憲章簽訂沒過多久,無地王約翰就開始着手對其進行修改。

無地王約翰如此一抵制,也就恰好給了眾多實力派貴族以動武的口實。所以,所謂的憲政也不是無緣無故就能實現的。憲政的存在只是為貴族動武和以下克上提供了一個合理合情合法的借口。

當然,對於國家與國家,貴族與貴族勢力相對均衡分佈的古代歐洲而言,以立法的形式圈定一個動粗的上限,這件事情的必要性與現實意義,確實是要遠遠高於大一統概念深入人心的古代中國的。

動粗既然不可避免,那就索性大幹一場。

大憲章簽訂的同一年,英格蘭“第一次諸侯戰爭”(FirstBarons'War)爆發。對壘的雙方,分別是以約翰為代表的“保王派”,以及英格蘭實力派貴族所在的“大憲章派”。當然,我們前文曾經涉及過,此後“大憲章派”向海對岸的法國伸出了橄欖枝,法王腓力二世派出了後來繼承卡佩王朝國王之位的路易八世,登陸英格蘭。

路易八世的出現,讓英格蘭內部矛盾迅速複雜化。

路易八世一路順利地進入倫敦,甚至自封為英格蘭國王。然而,這個略顯激進的做法,並沒有得到羅馬教廷的首肯。所以,路易八世當時的英格蘭國王稱號,也從來沒有得到過歐洲正史的官方認可。如此一來,原本是英格蘭內部憲政之爭的第一次諸侯戰爭,摻雜進了外交因素、宗教因素乃至於民族感情因素。而且更加應景的是,第一次諸侯戰爭沒有打完,無地王約翰就暴病而死。

原本大憲章派的矛頭,針對的就是無地王約翰,無地王約翰一死,鬥爭的方向出現了搖擺。而且路易八世對英格蘭王權的巧取豪奪,越來越讓跟着大憲章派一起赤膊上陣的普通貴族感到困惑。

所以,無地王約翰死後,他九歲的兒子亨利登上王位,也就是後來的亨利三世(HenryⅢ)。亨利三世的出現讓路易八世的處境變得愈發尷尬,因為大憲章派想要的無非就是權力,而一個九歲孩童登上英格蘭王位,也就給了大憲章派對權力歸屬問題的最大想像空間。那麼,英格蘭貴族之間的大妥協,也就開始悄悄地醞釀。

最終,路易八世變成了那個裏外不是人的角色。

明白了自己身份之尷尬的路易八世,灰溜溜地返回了法國本土。

與此同時,英格蘭第一次諸侯戰爭落幕,英格蘭貴族大和解,大憲章派被賦予戰後組閣的權力,一直到年幼的亨利三世成年。各派共同宣誓擁立亨利三世,甚至,大憲章派還順坡下驢,在《自由大憲章》的具體條文中,做出了有利於王權的一些修改。

至少在看上去,到此為止,憲政之爭已經告一段落。

只不過,亨利三世的出現,只是暫時擱置爭議,而問題本身並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

時間來到了公元1227年,也就是亨利三世登基之後的第十一年。大憲章派開始兌現當年的承諾,進行權力移交,還政於二十歲的亨利三世。

成年之後的亨利三世,除了在位年頭更多,他幾乎是他的父親無地王約翰的一個翻版。軍事上碌碌無為,仗打得不少,打贏的不多;政治上,亨利三世又被憲政派視為王權專制的代言人。

於是到了公元1258年,憲政派就像當年對待無地王約翰一樣,脅迫亨利三世簽訂了一個《牛津條例》(ProvisionsofOxford)。《牛津條例》在《自由大憲章》的基礎上,寫入了每三年召開國會的條文。同時,由十五名大貴族組成“樞密院”(PrivyCouncil),掌握整個王國的最高權力。如此一來,王權被進一步限制,這個《牛津條例》也就成了後來英格蘭議會的雛形。

於是,不可避免地,亨利三世走上了自己老爹約翰的老路。

公元1264年,“第二次諸侯戰爭”(SecondBarons'War)爆發。對壘的雙方,依然是保王派和憲政派。

唯一一點和無地王約翰不同的是,第二次諸侯戰爭以保王派的全面勝利告終。即便如此,兩王連續在位期間,爆發的兩次諸侯戰爭,也讓民主憲政的概念在英格蘭愈來愈深入人心。

此後,英格蘭成為歐洲憲政先驅,而歐洲又成為世界憲政先驅。所有一切開始的地方,就在公元13世紀的金雀花王朝時代。

勇敢的心

無地王約翰,可以算得上是整個金雀花王朝最為聲名狼藉的國王之一。

《自由大憲章》簽署前後,無地王約翰內外交困,憑實力一舉達到了人生最低谷。當時國內是第一次諸侯戰爭,國外則要面對法蘭西英明神武的腓力二世的強大壓力。不僅如此,當時在王朝北方,名不見經傳的蘇格蘭王國居然也開始插手英格蘭內部事務。由此可見,當時的英格蘭究竟弱到了何種地步。

按照我們今天的觀點,英格蘭與蘇格蘭同屬於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兩個政治實體,在聯合王國的大家庭之下,二者算得上是一母同胞的兩兄弟。從中文譯名來看,二者的關係還不錯。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首先,英格蘭與蘇格蘭的人種組成就完全不同。

我們知道,英格蘭的平民百姓基本上算是盎格魯薩克森日耳曼人的後裔,而王室貴族階層則在諾曼征服綿延到安茹王朝之後,被換血成了法蘭西一脈。那麼蘇格蘭,跟這兩者之中的無論哪個,都八竿子打不着。

相比英格蘭人,蘇格蘭人的民族源流算得上是成分單一,主要由上古凱爾特人演變而來。簡單來講,現代蘇格蘭人在血緣上,主要來自中世紀之前的皮克特人(Picts)與蓋爾人(Gaels),這兩個部落民族無一例外都是凱爾特人。

當然,由於後世強勢的英格蘭文化持續對蘇格蘭進行滲透,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蘇格蘭人,基本上已經跟英格蘭人差別不大了,無論從宗教,語言還是人種特徵方面。

尤其是語言層面上,如今蘇格蘭的通用語儼然就是英語,而所謂的蘇格蘭語就是類似於一種帶着濃重地方口音的英語。與其說它是蘇格蘭語,倒不如說它是一種英格蘭方言,其地位等同於我們今天中國的山東話,而如果考慮到中國是使用漢字這種表意文字的國家,而非使用表音文字,則蘇格蘭語同英格蘭語的實際差異,甚至還不如普通話與山東方言的差別。如果你想體會一下英語蘇格蘭風味也不難,找一個操一口標準山東普通話的山東朋友感受一下即可。

當然,今天的蘇格蘭官方語言,雖然也備註了一個蓋爾語(Gaelic),但這個官方語言的地位,是在公元2000年之後才被重新確立的。拋開政治因素不談,在蘇格蘭民間,這個最能夠體現蘇格蘭人本民族特色的蓋爾語已經名存實亡。根據數據顯示,目前在所有五百五十萬蘇格蘭人中,真正還能夠聽說讀寫蓋爾語的蘇格蘭人,已經不超過十萬人。這個數字的絕對值與相對值之低,甚至要遠遠低於同為凱爾特人出身,並且同為聯合王國成員之一的威爾斯語。要知道,在三百萬現代威爾斯人中間,至少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依然還在熟練地用威爾斯語(Kymric)進行交流。

蘇格蘭與威爾斯的這種語言現實,說白了就是典型的地緣政治造成的直接後果,也同古代英格蘭歷史密不可分。

其實說到底,無論蘇格蘭人,還是威爾斯人,他們的經濟與人口保有量都同今天五千萬人口的英格蘭無法相提並論。我們從前文得知,英格蘭核心區位於英倫三島的東南部分,相當於是廣義上整個歐洲北部大平原的西部延伸。這個擁有相當體量的地理人口單元,能夠養活足夠多的英格蘭人,並且能夠以此為核心掌控整個英倫三島。而相比較而言,以山地為主的威爾斯,以山地丘陵為主的蘇格蘭,只能作為英倫三島相對比較邊緣化的地理人口單元。

千百年來,英格蘭一直是英倫三島上真正說了算的政治實體,儘管威爾斯和蘇格蘭也擁有相對的話語權,但毫無疑問,后兩者也只能是在英格蘭政權衰微的時候,才能夠象徵性地火中取栗。

相對於面積只有兩萬平方公里的威爾斯,蘇格蘭的尷尬在於,明擺着是個沒人搭理的苦寒之地,卻擁有七萬七千平方公里的“龐大”面積。要知道,英格蘭的地盤滿打滿算,也不過才有十三萬平方公里。正因為如此,當年的羅馬帝國在不列顛行省北部邊疆,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建造了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深究起來,羅馬長城對於英格蘭的意義,同中國長城對於漢族核心區的意義,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經濟角度上龐大的北部無利可圖,勞師遠征則又空耗國力。索性紮起籬笆過日子,讓那些凱爾特蠻族們,繼續享受自己在苦寒之地的幸福生活吧。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蘇格蘭人並不甘心單單做一個化外之地的蠻族政權。時不時,蠻族們也要趁火打劫一下南方。或者至少,彰顯一下自己有別於英格蘭人的民族屬性,在中世紀天主教與封建制盛行的年代裏,也是非常必要的。

傳說中,統一的蘇格蘭王國(KingdomofScotland)掛牌成立於公元843年。之所以把傳說中的那點事安排到了這一年,蘇格蘭人應該也是大有深意的。我們知道,這一年的歐洲大陸《凡爾登條約》簽署,查理曼帝國被一分為三。而在不列顛群島上,七國時代業已結束,韋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早在十四年前,就已經橫掃六國,一統英格蘭。

不管蘇格蘭王國的早期歷史究竟如何,我們認為,從公元843年這一年開始,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家的感情糾葛史,也就正式拉開帷幕。

早年的英格蘭本身就是天天處於挨揍的狀態,在政治上也比較鬆散,於是趁英格蘭尚且沒有形成足夠強大的統一政權。蘇格蘭王國在公元11世紀初衝出苦寒之地,南下進攻當時的英格蘭王國地盤中的蘇格蘭低地部分。

蘇格蘭低地恰好位於當年的哈德良長城以北,安敦尼長城以南。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哈德良時代不想要一塊土地,也是隨着時間推移,到了羅馬帝國安敦尼時代希望進行不列顛北部大開發的一塊土地。這裏是英格蘭地理人口單元的最北端,雖然在農業價值上跟英格蘭南部核心區沒法比,但對於地處荒蠻的蘇格蘭人來說,是如假包換的一塊膏腴之地。

當蘇格蘭低地部分併入蘇格蘭王國之後,蘇格蘭人也就獲得了進一步能夠同英格蘭政權叫板的籌碼。當然,由於蘇格蘭低地長時間以來都屬於英格蘭治下,不可避免,這裏的日耳曼系的原住民都能夠說一口正宗的中古英語。這樣的語言人口納入蘇格蘭地盤之中,從客觀上也稀釋了蘇格蘭王國人口中凱爾特人的比例。時至今日,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Edinburgh)以及重鎮格拉斯哥(Glasgow),均位於蘇格蘭低地部分,這並非歷史的偶然。

再後來,諾曼征服徹底給英格蘭換了一種活法,來自維京人的好戰基因,使得諾曼王朝對不列顛群島上的所有其他政權都充滿征服欲。於是,蘇格蘭人煥發天性的自由發展終於走到了盡頭。私生子威廉在位期間,借蕩平英格蘭之餘威,一口氣拿下了蘇格蘭全境,蘇格蘭國王戰敗稱臣。

諾曼王朝之後,繼之以金雀花王朝。

希望能夠在亂世取一杯羹的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II),巧妙地抓住了無地王約翰執政期間的懦弱態勢,一邊倒地支持英格蘭國內的大憲章派,受到了心懷異志的英格蘭大貴族們的堅決擁護;同時,亞歷山大二世向法蘭西的卡佩王朝積極靠攏,遠交近攻的策略簡直玩得不要太溜。

可巧的是,前有糊裏糊塗的無地王,後有碌碌無為的亨利三世。如此二人的在位時間,加起來長達七十多年。在這七十多年中間,亞歷山大二世縱橫捭闔,戎馬倥傯,帶領蘇格蘭人民活出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刻。

尤其是在公元1237年,在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二世的強大軍事壓力之下,亨利三世被迫與蘇格蘭王國達成妥協,簽訂了《約克條約》(TreatyofYork)。條約終止了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軍事敵對行動,並且以立法的形式約定了雙方的疆界固定於西起索爾韋灣(SolwayFirth),東到特威德河口(theRiverTweed)一線。這條邊界線從此被載入史冊,一直頑強地延續了七百年,對比現代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邊境線,二者幾乎變化不大。

然而,好景不長。

亨利三世的無能表現,反向襯託了亨利三世之子愛德華一世(EdwardI)的英明果敢。第二次諸侯戰爭期間,愛德華一世成了最大的保王黨成員,在愛德華一世的帶領之下,保王派大獲全勝。同時,愛德華一世還提前獲得了監國之權。

公元1272年,亨利三世駕崩,愛德華一世順利接班。

很顯然,愛德華一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馬上君主。他本人的硬氣也獲得了後世歐洲史學家們的一致認同,並體現在了他的名字“愛德華一世”的命名上。要說英格蘭的歷代先王中間,叫“愛德華”的人,愛德華一世並不是第一個。在他之前,曾經出現過三個愛德華,比如“懺悔者愛德華”,按照這個排序的話,愛德華一世實際上應該叫作“愛德華四世”。但歐洲後世普遍認同愛德華一世的說法,以此向這位老國王致敬。

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西擊威爾斯,北討蘇格蘭。

愛德華一世通過戰爭,徹底統一了威爾斯。並且隨即冊封自己的王太子為“威爾斯親王”(PrinceofWales)。從此之後,威爾斯親王這個榮譽稱號,也就成了英格蘭王太子的默認爵位。時至今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查爾斯王儲,依然頭頂一個威爾斯親王的頭銜,其典故出處就是當年的愛德華一世。

在“長腿愛德華”(EdwardLongshanks)這個耳熟能詳的歐版謚號背後,愛德華一世還有另外一個謚號——“蘇格蘭之錘”(HammeroftheScots)。從這個謚號我們就能看出,愛德華一世用盡了畢生精力希望一舉將蘇格蘭納入整個英格蘭王國的管制之下。不過,愛德華一世的凶相畢露,也激起了蘇格蘭人民的反抗情緒。

公元1295年,蘇格蘭-法蘭西同盟(AuldAlliance)成立。

公元1296年,愛德華一世率軍發動對蘇格蘭王國的全面進攻,“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FirstWarofScottishIndependence)爆發。戰爭期間,愛德華一世推翻了蘇格蘭國王,並且將象徵蘇格蘭王權的斯昆石(StoneofDestiny)帶回了英格蘭,並且將其安置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CollegiateChurchofStPeteratWestminster)。

公元1297年,蘇格蘭小貴族威廉·華萊士(SirWilliamWallace)起兵反抗愛德華一世,並且在“斯特靈橋戰役”(BattleofStirlingBridge)中重創英格蘭軍隊。公元1298年,愛德華一世親冒矢石,率領英格蘭軍隊打贏了“福爾柯克戰役”(BattleofFalkirk),擊敗了威廉·華萊士,取得了蘇格蘭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到了公元1305年,威廉·華萊士被愛德華一世俘獲,並且被關進了“倫敦塔”(TowerofLondon),最後被梟首示眾於倫敦橋(LondonBridge)。

這段歷史,也就是後來梅爾·吉布森電影《勇敢的心》的故事背景。

後來,蘇格蘭第一次獨立戰爭一打就是三十多年,其間,強硬了一輩子的愛德華一世於公元1307年離開人世。公元1328年,剛剛即位一年的愛德華一世的孫子愛德華三世(EdwardIII)同蘇格蘭人簽訂了《愛丁堡-北安普頓和約》(TreatyofEdinburgh-Northampton),以條約的形式確認了蘇格蘭王國的獨立。並且,愛德華三世還在條約中承諾,將會奉還蘇格蘭人的斯昆石。

反攻大陸

愛德華三世承認蘇格蘭獨立的公元1328年,不是一個尋常年份。

我們知道,同年,卡佩王朝主支絕嗣,這個名噪一時的強大王朝走到了歷史盡頭,卡佩旁支的瓦盧瓦王朝登上歷史舞台。如此一來,此前英格蘭諾曼王朝絕嗣的前塵舊事,原封不動地又在法蘭西上演。

愛德華三世的母親伊莎貝拉(IsabellaofFrance),恰好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女兒。換個角度,伊莎貝拉同時也是卡佩王朝末代國王查理四世的親妹妹。

這個女人十分不尋常,她有個江湖諢號叫作“法蘭西母狼”(She-WolfofFrance),坊間盛傳伊莎貝拉夥同情夫,謀殺了親夫愛德華二世(EdwardII),從而保送了愛德華三世提前上台。按照我們如上所述,愛德華三世既是法蘭西前朝一代聖君腓力四世的親外孫,也是查理四世的親外甥。並且,愛德華三世還完美地繼承了伊莎貝拉的好鬥性格,以及對權力的孜孜追求。

卡佩王朝絕嗣,愛德華三世就公然宣佈了自己對於法國國王之位的繼承權。

要知道,歷代法王本來就看不上英格蘭國王,雙方明爭暗鬥已經很多年了。尤其是牽扯到法國內部的阿基坦公國,這塊地盤也是當年布汶戰爭之後,英格蘭王國在歐洲大陸的唯一一塊飛地了。

法蘭西想一舉拿下阿基坦公國;

英格蘭老虎吃天,居然宣佈擁有整個法蘭西的領主權。

既然雙方的主張清晰且無可調和,那就不用廢話,直接放馬過來即可。

所以,卡佩王朝的結束,瓦盧瓦王朝的上台,同時也就意味着英法矛盾的公開化,金雀花王朝對戰瓦盧瓦王朝,這個局面已經不可避免。

所以對於愛德華三世而言,既然已經和法國人鬧到了這個地步,那也就不用忌諱法國人在不列顛群島上的鐵杆盟友蘇格蘭了。於是,《愛丁堡-北安普頓和約》所約定的歸還斯昆石這件事,被愛德華三世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這一拖,就拖了六百多年。一直到公元1996年,英格蘭才將斯昆石重新交還給蘇格蘭人。

不僅是斯昆石不給了,公元1332年,也就是《愛丁堡-北安普頓和約》簽訂的第四年,愛德華三世公然對蘇格蘭發動進攻,“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爆發(SecondWarofScottishIndependence)。

又過了五年,公元1337年,愛德華三世宣佈自己為法蘭西國王,英法戰爭正式開打。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歷代英王都宣稱自己擁有法國國王的合法身份,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19世紀初。

英法戰爭第一回合對壘的雙方,分別是英王愛德華三世與瓦盧瓦王朝的開國君主腓力六世。只是這二位恐怕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後來曠日持久,雙方均是父死子繼地投入到了這場戰爭中去。

戰爭一打就是一百多年,這場戰爭也就被後世史學家稱之為“百年戰爭”(HundredYears'War)。

其實比起當年的那個名不副實的“獅心王”理查一世,愛德華三世反而更加擔得起一個“獅心”稱號。或者,我們用中國古代歷史的命名方式,為愛德華三世封謚號“武”都不為過。這位老哥自公元1327年開始繼承大統,一直到公元1377年駕崩,在位共五十年。這五十年。也是英格蘭不斷對外大打出手的五十年。英法百年戰爭,單單是有愛德華三世參與的,就將近半個世紀。興之所至的愛德華三世,還曾經抖了個機靈創建了“絲襪騎士團”(KnightoftheGarter),絲襪騎士團因英格蘭女人穿的絲襪而得名,後來卻成為愛德華三世駕下不可或缺的一支武裝力量。

不僅是愛德華三世本人能打,愛德華三世帳下還有“黑太子愛德華”(EdwardtheBlackPrince)。

黑太子愛德華是愛德華三世的長子。

黑太子為什麼被叫作黑太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實義,意思是黑太子愛德華喜歡用黑色的盾牌,或者是黑色的盔甲;第二個說法是引申義,意思是黑太子愛德華在戰場上心狠手辣。當然,無論何種說法,都是後世歐洲史學家對黑太子的謚號,在他本人生前,並沒有聽到過哪個活膩了的敢去如此稱呼他。

黑太子愛德華彷彿是天降殺星,天生為輔佐愛德華三世參與百年戰爭而生的一個人。他七歲這年,英法戰爭正式開戰;而他死後的第二年,愛德華三世也就撒手人寰了。如果不是因為短壽,想來黑太子愛德華才是繼承愛德華三世性格以及事業的人。

愛德華三世與黑太子愛德華的完美組合,讓百年戰爭在第一階段一邊倒地朝着有利於英格蘭王國的方向發展。

公元1346年,在經典的“克雷西戰役”(BattleofCrécy)中,英軍利用自己的英格蘭長弓優勢重創法軍,並且隨即對法國要塞港口城市實施了包圍。為解加萊之困,法國人想到了圍魏救趙之計,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DavidII)於同年對英格蘭本土實施攻擊。但很顯然,這個大衛二世又是個千里送人頭的擺設,在隨後的“內維爾十字之戰”(BattleofNeville'sCross)中,英軍以少勝多擊潰了蘇格蘭軍,並且俘虜了大衛二世。

羊肉沒吃成,惹了一身膻。

大衛二世後來被愛德華三世囚禁在英格蘭的倫敦塔,並且一關就是十一年。公元1357年,蘇格蘭王國付出高額贖金,才將牢底坐穿的大衛二世弄回蘇格蘭本土。至此,也標誌着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告一段落。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法王腓力六世在加萊地區完敗於愛德華三世,並且在法王逃走之後,法軍全伙投降了英軍。至此,法國人徹底失去了法國沿海要塞加萊,法國一望無際的原野腹地城門洞開。

由於黑死病的不期而至,英法約定休戰十年。

歐版靖難

黑死病爆發后不久,瓦盧瓦王朝創朝太祖腓力六世歸天。

這對於多災多難的法蘭西來講,顯然並非什麼好兆頭。此後的戰爭走勢,也十分清晰地印證了這一點。

繼承腓力六世衣缽的,是他的兒子約翰二世(JohnII)。

老一輩的腓力六世人生盛年遇到了愛德華三世,而晚一輩的約翰二世又遭逢了同時代的黑太子愛德華。公元1356年,百年戰爭刀兵再起,約翰二世在“普瓦捷會戰”(BattleofPoitiers)慘敗於黑太子愛德華。而且糟糕的是,約翰二世在戰役期間被俘虜,此後被押解到了倫敦塔囚禁。約翰二世被俘之後,他十八歲的兒子查理五世(CharlesVleSage)也就成了法蘭西一方的實際監國者。儘管曾經有機會逃回法國,但約翰二世信守了自己的承諾,在英格蘭坐了一輩子的牢,直到公元1364年客死他鄉為止。

所以直到今天,當我們翻開那個長長的“倫敦塔囚徒名單”(ListofprisonersoftheTowerofLondon),儘管其中不乏威廉·華萊士這樣的貴族和大衛二世這樣的君主,但約翰二世作為堂堂法蘭西國王,依然是足夠硬核的重要囚徒之一。

因為約翰二世遵守江湖道義,他死後被歐洲史學家封謚號“好人”(JohntheGood)。約翰二世低調攢人品的人生態度,最終換來了查理五世的人品總爆發。

就在約翰二世坐牢期間,監國的查理五世匆匆與英格蘭媾和,簽訂了極其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約》(TreatyofBrétigny)。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喪權辱國條約。查理五世所宣佈割讓的領土,幾乎佔到了整個法國面積的一半。在此基礎上,為了撈出老爹約翰二世,法國方面還要賠付巨額的贖金。

然而,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而言。查理五世審時度勢簽訂停戰協定,當時的法蘭西才是最得利的一方。正因為有了這個條約的存在,才為查理五世爭取了相當長時間的和平發展環境。並且實話講,巔峰時期的愛德華三世與黑太子愛德華儼然是一對戰場黃金組合,一場跨海的舉國之戰,居然在蘇格蘭和法蘭西雙線取得完勝,並且俘虜了兩個國王,絕對是空前絕後之作。查理五世避愛德華父子之鋒芒,讓法國免於全境淪亡於士氣正盛的英格蘭人手中。毫無疑問,查理五世的決定是理智的,也是及時的。

公元1364年,約翰二世的死訊傳回法國,查理五世正式即位。

查理五世的上台,讓法國人民抗英戰爭的面貌煥然一新。

血氣方剛的查理五世迫切地希望為父輩祖父輩一雪前恥,而英格蘭一方的愛德華三世則漸漸老邁,黑太子愛德華那邊卻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西班牙,並且在西班牙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查理五世發現自己有機可乘,於公元1369年再次挑起英法之戰。

此次戰爭,也被稱為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

卧薪嘗膽十幾年的法蘭西軍隊,終於獲得對英軍戰鬥的主導權,戰局漸趨明朗,而英格蘭在法國本土的作戰則越來越難以為繼。戰爭之中,各種新式武器也陸續登上舞台。炮兵部隊(artillery)的出現,極大抵消了重裝騎兵的殺傷力。英格蘭長弓的殺傷力雖大,但法國人也漸漸地師夷長技,組建了自己的長弓部隊。並且由鎖子甲到板甲,中世紀戰爭中的單兵防禦措施,也日臻完美。

在查理五世摧枯拉朽的攻擊之下,英格蘭人漸趨守勢,大量領地易手。

公元1376年至公元1377年,黑太子愛德華與愛德華三世相繼退出歷史舞台,英軍在法國本土已經無心戀戰。狼奔豕突的潰退中,英軍僅僅在法國西海岸保留了五個重要港口的配置,其餘幾乎都丟給了法王查理五世。

公元1380年,英法休戰。同年,完成了歷史使命的查理五世駕鶴西去。多年以後,查理五世被歐洲史學家們封謚號“英明”。

只可惜,偉大了一輩子的查理五世,身後的基業很快就毀於一旦。

查理五世之後登基上台的法王,是查理五世的長子查理六世。查理六世雖然也叫查理,但他在歐洲歷史上的謚號是“瘋子查理”(CharlesVIleInsense)。因為受精神類疾病的困擾,這位可憐的國王,重新將自己和法蘭西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同時期的金雀花王朝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掌權長達半個世紀的愛德華三世,兢兢業業了一輩子,結果他生前着力培養的接班人黑太子愛德華卻先他而去。這件事情,毫無疑問沉重地打擊了已經處於人生暮年的英格蘭之王。雖然愛德華三世兒女眾多,但老來喪子之痛,讓愛德華三世並沒有選擇其他成年的王子為王儲。轉而,老王選擇了黑太子唯一健在的兒子理查二世(RichardII)。

理查二世接班愛德華三世的這一年,只有十歲。

這件事情,像極了中國明代朱元璋與朱允炆之間的隔代相傳。

而且關鍵是,跟朱元璋朱允炆的前塵舊事一樣,英格蘭並沒有跳出這個俗套。面對十歲的英王,愛德華三世手下的眾多叔叔們,開始毫不遮掩地蠢蠢欲動。朝政很快就落入了三叔約翰(JohnofGaunt)手中。當然,朝野內外對朝政虎視眈眈的,還有四叔埃德蒙(EdmundofLangley)。

於是,英法百年戰爭的事暫且放一放,先把王位的事捋明白了。

公元1399年,理查二世的三叔約翰去世。同年,約翰之子亨利四世(HenryIV),廢黜了尚且無嗣的堂兄理查二世,不久之後又將其殺死。

巧合的是,公元1399年在中國,也恰好是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南下向建文帝奪權的年份。只不過,跟中國的叔侄戰爭結局所不同的是,在中國,靖難之役之後的大明王朝還是大明王朝;而在歐洲,宮廷政變之後的金雀花王朝已經不再是金雀花王朝,法理上講,亨利四世的奪位,等於是金雀花王朝的主支已經斷絕,轉而是金雀花的旁支登堂入室。它擁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蘭開斯特王朝(HouseofLancaster)。

聖女貞德

蘭開斯特王朝的名字,來源於當年約翰所擁有的蘭開斯特公爵(DukeofLancaster)稱號。至少看上去,這個名字像極了《權力的遊戲》中凱岩城的蘭尼斯特家族(HouseLannisterofCasterlyRock)。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奇幻類作品的優秀代表,《權力的遊戲》在這個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參照了歷史上蘭開斯特王朝的名頭。

雖然改了個名字,但新生的蘭開斯特王朝跟法國的瓦盧瓦王朝在性質上沒有太大差別,都屬於是旁支上位所創建的新王朝。而對於之前的母體金雀花王朝和卡佩王朝而言,屬於換湯不換藥。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蘭開斯特王朝和瓦盧瓦王朝在創建之後的若干年中,都還一直在消費其血緣先祖愛德華三世與腓力四世的名頭。

亨利四世是個政變小能手,可惜真正上位了卻又庸庸碌碌,政績乏善可陳。

公元1413年,亨利四世走完人生路,他的兒子亨利五世(HenryV)即位。

公元1415年,亨利五世再次向法國人宣戰,英法戰火重燃。

亨利五世是一個看上去頗為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遺憾在於,沒有趕上和法王查理五世生在同一時代。英王亨利五世出生的那一年,法王查理五世已經離開人世七年。亨利五世並沒有棋逢對手地遇到“英明查理”,卻一直跟“瘋子查理”糾纏不休。瘋子查理的女兒嘉芙蓮(CatherineofValois)通過政治聯姻嫁給了亨利五世。因此,瘋子查理就是亨利五世的老丈人。

和查理五世一樣,亨利五世一生十分短暫,甚至比查理五世的生命還要短暫些。但是在亨利五世三十多年的人生中,卻完全複製了當年查理五世所做到的一切。或者我們換個角度,當年的查理五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奮六世之餘烈,一口氣將英格蘭手中的法國領土拿回了一多半;而亨利五世則換了個方向,用了七年時間,又將法國人的邊境線平推了回去。甚至更加徹底的是,亨利五世準備一舉滅掉法國,而由自己兼任英格蘭和法蘭西的“雙王”。

而事實上,亨利五世已經接近做到了這一點。

公元1422年,在英格蘭人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法國人同意為亨利五世加冕為法蘭西國王。但是就在加冕的前兩個月,亨利五世暴病而死。而且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老丈人瘋子查理也在同一年追隨亨利五世而去。

也就是說,公元1422年這一年,法王和英王同時離世。

所不同的是,取代查理六世的,是他十九歲的兒子查理七世(CharlesVIIleVictorieux);而取代亨利五世的,則是他與嘉芙蓮所生的只有九個月的兒子亨利六世(HenryVI)。

國有長君,社稷之福。

從這個角度而言,百年戰爭第三階段恰好在英法攤牌的節骨眼上,英法雙方各自戲劇性地失去國王,並隨即更換了最高執政官。兩個新王,一個尚在襁褓,另一個已經成年,這個隱喻已經昭示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的最後結局。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慢慢浮出水面。

長達百年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在法國本土所進行的。如果說早年的諾曼王朝、安茹王朝還算跟法國沾點邊。那麼如今只是依靠一個阿基坦公國,英格蘭人就想鳩佔鵲巢地反攻大陸,未免有點難。而且,早年的戰爭烈度並沒有那麼高,所謂的戰爭很多時候就是貴族和騎士之間的較量,平民百姓被捲入其中的可能性以及參與度都非常低。但是隨着法國戰場上的仗越打越大,越來越多的後勤都需要在法國本地進行補給。最開始,英軍可以彰顯自己正義之師,仁義之師的人設。但時間一久,尤其到了戰爭的緊要關頭上,根本不可能做到秋毫無犯。而一旦英軍開始在本地開了偷雞摸狗、欺男霸女的口子,就一定覆水難收,到時候難免沉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去了。

人民戰爭一旦開打,英格蘭人所期望的簞食壺漿迎王師的可能性,也就基本為零了。從愛德華三世開始,英格蘭最高統治者所夢想的兼任英格蘭、法蘭西“雙王”,也只能是變為鏡中月、水中花。

在亨利五世之後,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確實是在人民戰爭的怒火之中走到盡頭的。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聖女貞德(JoanofArc)。

按照今天的觀點,當年的聖女貞德,更像是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普通女孩。她出身於法國農村,由於缺乏教育,她是一個事實上的文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農村女孩,卻成為法國農民田間地頭上的熱點人物,因為很多人都說,貞德曾經看到了基督教中的神跡,她一定是一個受到天啟的女孩。換個角度,當年的貞德更像是一個通信不發達時代誕生的“網紅”,而網紅的傳播方式還與宗教影響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此一來,一個農村女孩就被硬生生地塑造成了無所不能的女神。

從某種意義上講,聖女貞德出現的性質,有點類似於中國晚清的義和團。

而且與義和團所雷同的是,聖女貞德為查理七世所利用,但也為查理七世所嫌棄。在聖女貞德的帶領下,她身邊的所有人都對她堅信不疑。聖女貞德並沒有多少戰術素養,甚至是在沒有任何有效組織的情況下,她竟帶領法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不得不說,在冷兵器時代,信仰的力量確實是能夠將人類潛力進行有限放大的。

實際上,聖女貞德的活動時間,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年整。

公元1430年,聖女貞德被俘。

俘虜容易處理難。

此時的聖女貞德,已經上升到人類心靈和精神層面的信仰,這樣的人不能隨便殺,有時候不殺危害還可控,而如果隨意殺掉,則可能因為她的壯烈犧牲,會讓她在她的整體信仰體系中成神入聖。所以,面對這樣的局面,國家機器只能採取既要殺人,也要誅心的戰法。也就是說,在貞德生前對其進行污名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由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出一份貞德的信仰是邪教,而她本人是異端的證明。

這些套路走完之後,貞德從神壇跌落,要殺要剮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終,英格蘭人按照這樣的程序給貞德定罪,並且在公元1431年5月,對貞德實施了火刑。

然而,聖女貞德的出現絕非偶然,一個貞德倒下了,千萬個貞德站起來了。她身後所代表的,是被戰火硝煙所蹂躪的普通法國老百姓,當千萬個法國老百姓都振臂高呼的時候,英格蘭人的敗局也就不可避免了。更加重要的是,戰爭的持續深入,讓法國老百姓終於明白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早些年在貴族們的裹挾之下,普通勞苦大眾分不太清哪個是諾曼貴族,哪個是安茹貴族,哪個又是英格蘭貴族,反正誰能夠讓我吃上飽飯,誰就可以是我的主人。

戰爭帶來的創傷,深深刺激了法國勞苦大眾,一個統一的法蘭西民族的概念,也就慢慢地開始植根於每一個法國老百姓心中。

公元1453年,也就是在東羅馬帝國首都新羅馬陷入奧斯曼突厥人之手的同一年,英法百年戰爭告一段落。整個法國本土,除了加萊地區還殘存部分英軍之外,絕大部分的領土,復歸法國。

戰後,聖女貞德一案被法國的宗教裁判所重新判決,為她恢復了名譽,並且她被正式定義為法國人民的國家英雄。

又過了很多年,加萊被法國人攻破,英格蘭人徹底敗退回英倫三島。

從這一刻開始,法國人開始在歐洲大陸縱橫馳騁,成為那個年代整個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而英格蘭人則因為百年戰爭的失敗,徹底淪為一個海島國家。從此之後,英格蘭針對法國人領銜的歐洲大陸,採取了更加考驗智商的大陸均衡政策。

與此同時,英格蘭慢慢轉身走向海洋,希望贏得下一個百年的勝利。

玫瑰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的全面失利,對蘭開斯特王朝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亨利六世的懦弱,敗光了亨利五世在法國本土的豐厚遺產,甚至變本加厲,連百年之前的阿基坦公國也都奉送給了查理七世。按照英格蘭王國的國際慣例,對外軍事上搞不定,對內的政治也就要後院起火了。

從英格蘭在法國本土徹底失敗開始,亨利六世就開始備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當然,也有一種可能,精神病本來就是來自亨利六世的外祖父查理六世一系的遺傳病。既然國王的情況時好時壞,就必須要選出一個人來代替國王來監國。於是,來自約克家族(HouseofYork)的理查·金雀花(RichardPlantagenet)宣誓就職了英格蘭攝政王(LordProtector),全權處理英格蘭的日常政務。

要說這個約克家族,其實源自愛德華三世家中的老四埃蒙德(約克公爵,DukeofYork)。當初黑太子愛德華英年早逝,愛德華三世將王位隔代傳給了黑太子的兒子理查二世。後來篡位的就是三叔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四世。而當時的四叔埃蒙德,其實就是理查·金雀花的爺爺。亨利四世、五世、六世傳了三代人,結果到了亨利六世這裏,約克家族的理查·金雀花粉墨登場,準備對蘭開斯特家族的王權進行收割,甚至想要拿到蘭開斯特王朝的王位繼承權。

當然蘭開斯特家族也不是吃素的,這些年以來朝野內外,樹大根深,絕對不會允許約克家族亂來。而且,公元1455年時,亨利六世的精神疾病基本痊癒,暫時也不存在還另外需要立一個攝政王的問題了。

談判不成,只能開打。

由於蘭開斯特家族的徽章圖案是一朵紅玫瑰,而約克家族的徽章圖案是一朵白玫瑰,於是這場發生在金雀花王朝兩個旁支家族之間的戰爭,也被稱為是“玫瑰戰爭”(WarsoftheRoses)。

玫瑰戰爭一打就是三十年,從公元1455年一直到持續到了公元1485年。持續三十年的混戰,最開始代表正統一方的蘭開斯特家族,在戰場上呈現對約克家族的壓倒性態勢。公元1460年,約克家族的代表理查·金雀花戰死,死後還被梟首示眾。然而,此後蘭開斯特家族的形勢急轉直下,亨利六世和王后瑪格麗特(Margaret)逃到了蘇格蘭避難。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461年,理查·金雀花的兒子愛德華四世(EdwardIV)自立為王,創建了約克王朝(HouseofYork)。

其間,蘭開斯特家族的老王亨利六世曾經短暫復辟,但旋即就被愛德華四世所鎮壓。並且愛德華四世將亨利六世也關進了倫敦塔,最終亨利六世死於塔中。

公元1483年,愛德華四世病逝,王位就傳給了他年僅十三歲的兒子愛德華五世(EdwardV)。愛德華四世臨終之前盤算着自己的王朝主少國疑,只能讓自己的弟弟理查三世(RichardⅢ)來攝政。只是想不到,大哥愛德華四世的屍骨未寒,理查三世就找到英格蘭宗教界人士,宣佈當年大哥愛德華四世與嫂子的婚姻不合法,也就是說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五世是私生子。

如此釜底抽薪之後,理查三世也就自立為王。同時,愛德華五世與他的弟弟約克公爵理查(也叫理查)被理查三世關進了倫敦塔,並且在塔中神秘地死去。

公元1485年,代表約克家族的理查三世親率大軍,同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HenryTudor)會戰於博斯沃思原野(BosworthField)。在這場大戰中,理查三世戰死,蘭開斯特家族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再後來,亨利·都鐸登上英格蘭王位,也就是後來的亨利七世(HenryVII)。為了消除連年戰爭造成的裂痕,亨利七世代表蘭開斯特家族,迎娶了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ElizabethofYork)為妻。就這樣,持續三十年的玫瑰戰爭,終於以一種大團圓的方式落下帷幕。

亨利七世的繼承權,來自亨利六世。因為亨利七世的老爹,是亨利六世的同母異父弟弟。所以,亨利七世的父系跟金雀花家族已經毫無關係了,他等於是新建立了一個王朝,這個王朝在後世被稱為“都鐸王朝”(TudorDynasty)。

值得一提的是,都鐸王朝的徽章,恰好就是紅白兩朵玫瑰的組合圖案。

其實,無論玫瑰戰爭打得如何兇殘,總歸是金雀花王朝的兩個旁支在互相較勁。而自都鐸王朝建立以後,尤其是後來亨利七世為首的都鐸王朝政府對金雀花約克家族後裔進行清洗之後,金雀花王朝也就成了一個歷史名詞,只剩下一些記憶和傳說,長久地留在當時英格蘭人民的心中。

金雀花王朝承上啟下,銜接了自英格蘭古典時代到近現代的過渡,幾乎恰好跨越了歐洲中世紀。正是在金雀花王朝時期,文藝復興蔚然成風,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這些名校,逐漸成為科學與文化的最高殿堂;也正是在金雀花王朝時期,憲政與法制建設逐步奠基,成為後世能夠遵循和學習的典範。

金雀花王朝的名字,永遠銘刻於歐洲歷史殿堂之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套裝共2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套裝共2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九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