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妙計
就在眾人議事的時候,端肆的太爺爺由兆勝正和他快過門的媳婦兒王家大丫兒一左一右的倚在廊柱上說悄悄話。
由老太爺原本是讓由兆勝來聽打聽消息的,因為周家跟由家就隔了一個院子,街里街坊的好幾十年了。周家兄弟的老子還在的時候,由老太爺還要叫他一聲周老哥的,沒事的時候老哥兒倆還湊在一起喝一口兒。而且周家兄弟跟自家老大由兆選還是“發小兒”,可以說是一塊兒光着屁股長大的。但這都不是主要原因,最關鍵的是周家跟由家沾親,周家兄弟的老子是由老太爺已故夫人周氏的叔伯哥哥。
有了這麼多層的關係,周家出事以後,由老太爺自然也是比較上心,所以就讓自家老二來關帝廟聽聽結果。可是由兆勝來到關帝廟以後,一眼就看見了跟她爹一起來湊熱鬧的王大丫兒,於是乎這沒過門兒的小兩口兒就影在廊柱上說起悄悄話兒來了。周家老二的老婆孩子哭的驚天動地的兆勝都沒聽見,就莫說大傢伙兒商量的結果了。
“大丫!家走了!有什麼話留着過了門兒以後再說。”
“哎!來了!”
大丫兒俏臉兒一紅,應了一聲,又轉過頭來跟兆勝說道:“二哥,我先走了,回頭再說吧。”
“誒!別走啊!你還沒告訴我呢,我那鞋到底啥時候能穿上啊?試完樣子都個把月了。”
“你急個啥!腳上那雙不是還沒壞呢嗎?不說了,我先走了,爹都叫我了!”
大丫兒說完,快步走到她爹跟前兒,挽着他爹的胳膊回家去了。
大丫兒走了,由兆勝才發現人已經散了,余先生的一番計議,由兆勝是一個字也沒聽見。心裏想着這樣回了家也沒法兒跟爹交代啊,趕緊走了幾步追上一群鄰家的小夥伴兒打聽結果。
由兆勝回到家中,老太爺還在等消息沒有睡下,大哥由兆選也陪在老太爺的身邊。由兆勝將剛打聽來的結果給老太爺和大哥說了一遍,問道:“先生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爹、大哥,你們說咱們家該怎麼辦?”
老太爺尋思了一陣,長嘆一聲,說了句:“唉!這個年月,不好過啊!不說周家跟咱們街里街坊的那麼多年,也不說我們老哥兒倆的交情,還有周家倆小子跟老大的交情,那也是父一輩子一輩了。再說,還有你娘那麼一層親戚,雖說人都不在了,但是攤上這種事兒,咱們該伸手兒也得伸把手兒啊。”
老大由兆選一聽這話,略一沉吟,問老太爺說道:“爹,交情歸交情、親戚歸親戚,伸把手是應該的,問題是這錢怎麼個出法兒。其實話說回來,咱們這莊子就這麼一畝三分地,誰跟誰不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誰跟誰不能沾上點兒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再說咱們這日子過的也挺緊吧,咱總不能交情出一份、親戚出一份吧?要不,咱先看看旁人都出多少?”
“老大啊,余先生說的在理兒,這回郭家莊子算是被人家盯上了。你看這些日子,臨近的幾個莊子都有人被綁了,還不是大傢伙湊錢贖人嗎。周家老二也是該着倒霉,被綁的要不是他,保不齊還真就興許就是咱們爺們兒了。當務之急,還是先把綁匪打兌了,把人贖回來。別想那麼多了,咱們家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吧。”
在由老太爺的決意下,由家一共出了二兩銀子,老太爺出了一兩,由家老大出了一兩。這一家一兩銀子,幾乎是各自家裏個把月的生活費,而老太爺的錢,還是從由兆盛娶媳婦兒的錢里拿出來的。
老大覺得動用老二娶媳婦兒的錢實在是仗義的有點過了,就勸老太爺少出一點兒。老太爺搖了搖頭沒有同意,說只要能把媳婦兒娶進門兒,少花幾個錢也無妨,要是贖不回周家老二,鬧不好可是會出人命的。老大聽了這話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於是老太爺吩咐明天一早就把這二兩銀子送到余先生手裏。
第二天一早,由兆盛由手裏攥着兩塊“沉甸甸”的碎銀趕到關帝廟,院子裏已經零星的有些前來捐款的人聚成幾處。余先生正在大殿內準備筆墨、賬簿、戥子和錢箱,一切妥當之後,余先生叫來里長吩咐一番,讓里長負責維持秩序,關上關帝廟的中門,只開兩側的旁門,讓捐款的眾人在一側排隊,捐款之後順着另一側離開。並且言明,雖然大家是來捐款,但是事涉錢財,應該小心行事,大家不要擁擠,一次一人進殿,當面核對好錢數、並記錄在冊后離開,還請父老鄉親多多包涵。於是,大傢伙兒在余先生和里長的維持下,順序進入大殿捐款。
輪到由兆盛的時候,他把兩塊碎銀放在先生面前,按照老太爺昨天交給的話說到:“先生,我們家出碎銀二兩,我爹出一兩、我大哥出一兩,我爹說這錢就不記賬了。”
名義上說,這錢算是周家的借款,等有了錢再還給大家。但是大家都清楚,這錢一掏出去就算是打了水漂兒了。記賬就是走個形式,也就是要讓周家做到心中有數而已。因為賬本不是欠條兒,登記在冊以後賬本也是給到周家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拿着欠條兒上門要賬這種事。再者一說,就算周家有點錢,也不夠一次性還債的,只能是在以後誰家有事兒需要你周家的時候,你周家記得還人家的人情而已。
先生先是把錢放進錢箱蓋好,然後抬頭看了看由兆盛,詭異的笑了笑,跟由兆盛說了一句:“兆盛啊,你先別走,一會兒我有事兒交待你辦”。然後掭了掭毛筆,依舊在賬簿上記下了“由方並子兆選各捐銀一兩”。
兆盛不知道什麼事兒,應了一聲就退到一邊找小夥伴兒磨牙去了。
一上午的時間,鄉親們一共湊了四十多兩,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雖然大部分的錢都是跟周家過的上的人家湊的,但是其餘的人也都盡到了心意。不管家裏富裕不富裕,仨瓜倆棗總還是有的。但是這幾十兩可不是紋銀,而是少數的碎銀、銀元和小洋,另外還有洋錢、各種銅錢和銀豆子、銀子渣兒等,摺合四十多兩銀子。
中國古代的貨幣非常混亂,金銀銅鐵錫掰下來一塊都能當錢花,而且相互之間的兌換比例也是隨行就市。但是使用最為廣泛、且還算能有兌換標準的就要屬金銀和銅錢了。歷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各自的標準去規定銀和銅錢的兌換比例,少到一比幾百、多到一比數千。慣常來說一兩紋銀兌換一千文銅錢,也就是俗稱的一吊錢或者一貫錢,需要注意的是,銅錢也是分大小的,並非一枚就是一文。但是這個標準是建立在官方鑄造的銀錠和銅錢的基礎之上的,可是銀子和銀子、銅錢和銅錢的品質也不一樣,這東西是分年代和批次的,趕上不好的批次,一兩紋銀能兌換一千二百文甚至更多,反之七八百文上好的銅錢也可兌銀一兩。而其他的金屬,則要根據成色制定兌換的比例,當然這個比例也會根據CPI、PPI、GDP、GNP、CPU、GTS、GPS、KFC、等等諸多因素在浮動。至於武俠小說里寫的動不動就打賞給店小二兒十兩八兩的黃金白銀,那純粹是一種蓄意炮製土豪來震撼讀者的手段。
原本明清兩朝都曾有過大量白銀都流向中國的事情發生,致使白銀一度成為和銅錢一樣的主要流通貨幣。但是到了清朝後期,特別是洋人到我們中國來販賣鴉片以後,中國的白銀開始大量外流,導致明清兩朝五百年積累的白銀都被敗的差不多了,導致白銀的價格飛速上漲,一兩紋銀幾乎都可以換到一弔半以上的銅錢了。
再到清末民初的時候,流通的金屬貨幣更是不堪,除了大清傳統的制錢和銀元和眾所周知的“袁大頭”以及各方勢力自己鑄造的錢幣之外,還有外國的銀幣,被稱為“洋錢”或者“銀洋”。比如西班牙的“本洋”、墨西哥鑄造的帶有鷹嘴銜蛇圖案的“鷹洋”,這兩種銀元數量之大、流通之廣曾經一度成為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的主要流通貨幣。另外還有日本的“龍洋”、美國的“貿易銀元”、法國的“西貢銀元”也稱“坐洋”、香港的“香洋”、英國的“站人洋”等等多達數十種,而今次募捐所得的錢財,差不多就是上面這段話的現場展示。
算上周家自己籌措的二十兩,本次募捐共計集資了不到七十兩。收完錢、登完賬之後,余先生把由兆盛叫到面前,小聲吩咐到:“兆盛,有件事情要你辦。你先回家吃飯,吃了飯後你去找幾個靠得住的後生,要見過世面的,身板兒壯實的,最重要的是知根知底、人品端正的,找好了帶到我家,我也回家吃飯,然後就在家裏等你們”。
余先生的家就在村學裏,一間小土坯房,一張書案、一把椅子,半屋子書、半屋子炕。由兆盛吃了晌午飯,按照先生的吩咐帶着五、六個棒小夥子來到余先生家,里長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了,看見兆盛他們進了院子,里長大大剌剌的喊了一聲:“都進來吧。”
眾人進了屋,只見余先生坐在椅子上,手拿着戒尺,面前的書案上就堆着上午剛剛籌集到的錢財,余先生正在專心致志的、逐個兒的用戒尺把這些錢扒拉成兩堆兒。
分好了之後,先生抬頭掃視眾人一遍。見大多都是自己曾經的學生,如今正是二十左右歲的年齡,身體倍兒棒,人品也都說得過去,余先生很是滿意,手撫戒尺不住點頭微笑。這可嚇壞了由兆盛他們這些人,上村學的時候調皮搗蛋的,可沒少挨先生的板子,“竹簡炒肉絲”的陰影似乎一下湧上眾人心頭。
笑罷,余先生問眾人到:“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讓你們過來嗎?”
大家看看由兆盛,由兆盛搖了搖頭,余先生又接著說到:“周家老二,你們都熟稔吧,這次周家糟了橫禍,只能召集全村老少捐款熟人。但是募捐這事兒,幫是人情、不幫是本分,我料來這一百兩是湊不夠的。你們可知我和里長為何讓鄉親們一個一個的進殿,還捂着匣子不讓人看,還不是怕大家看見匣子的錢多了就開始縮手縮腳。可即便是如此,奈何還是只募集了不到五十兩,加上周家自己籌措的二十兩,也就面前這兩堆而已。”
說著,余先生還用戒尺點了點書案。
“這六十多兩,要想把人贖回來,想必是不夠的,再去籌措也是無果,所以我想了一個法子。有件差事要你們去辦,此處的錢財,我已分好,這一堆成色差一些的,你們拿到鎮上,買幾頭大牲口,能買多少就買多少,越便宜越好。另外這一堆成色好的,你們到錢莊上全部換成成色差的銀錢,越差越好,同樣是能換多少換多少,但要提防一處,多走幾家錢莊,莫要讓他們尋了便宜去。”
由兆勝略微一想就明白了余先生的意圖,不由得讓他在心裏對余先生暗挑大指。妙計啊!先生真不愧是中過秀才的。要是照這麼折騰下來,成色好的銀錢換成差的,雖然花出去的時候不相上下,可是攥在手裏的時候可就顯得多了,再加上買牲口的一部分價格難以估算,加在一起就說是大概八九十兩也差不離了,剩下的十兩八兩再拿嘴兌付兌付,不出意外的話這人就算保住了。
余先生說完,里長過來把銀錢裝在幾個褡褳里,讓兆盛他們各自背上,又囑咐他們說不要整張、不要露白、不要分散、不要貪耍、更不要生了邪念,速去速回,直奔關帝廟交差,余先生和里長還有鄉紳宿老會在關帝廟一邊議事一邊等他們的消息。
領會了余先生和里長的精神之後,由兆勝等人就背着錢褡子向著馬驛鎮的方向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