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聚餐

第17章 聚餐

這天下班后,王向東正往家裏走,貝左明打來電話,說晚飯時,要來找王向東。他已經買了菜,馬上帶過去,讓王向東不要再燒菜了。

王向東說:“你又搞什麼名堂?總是神經兮兮地搞突然襲擊。”

貝左明說:“是好事,是好事。有好事總要分享,你說是不是?”

快到飯點的時候,貝左明果然匆匆趕到。

一進王向東家門,就說:“向東,你看,我買了滷菜,母油鴨,羊糕,白斬雞。蔬菜我在飯店炒了兩個。還帶了一根萵苣,待會兒涼拌,我來弄。”

說著,就想鑽進廚房。

王向東攔住他:“還是我來吧。你是客人,怎麼能讓你動手。你去跟榮慧琳說一會兒話,我馬上就好。”

貝左明也就順水推舟說:“行啊,那你弄吧。”

王向東的話,正符合榮慧琳心思。

她正想聽聽貝左明的八卦,就說:“貝左明,快坐下吧。廚房裏的活兒,你不如王向東,他是美食家,比你的手藝高多了。你就聊聊你那破事。”

貝左明說:“琳琳,這事不急。等王主任端上菜,咱再書歸正傳,好不好?。”

不一會兒,王向東將涼拌萵苣端了上來。又把貝左明買的幾個熟菜,盛入不同的盤中。一桌六個菜,轉眼出現在大家面前。

王向東從櫃裏取出一瓶黃酒,說:“今天就喝這個。”

接下來,觥籌交錯,大家飲起酒來。

貝左明帶來的滷菜,正合王向東口味。

王向東說:“我幾次想去買羊糕,都沒買成,離滷菜店太遠。小攤上的羊糕,吃了不放心,所以拖到現在。貝左明,謝謝你啊。”

貝左明說:“客氣啦!你是誰,我是誰?我還不知道你的愛好?”

王向東說:“你就吹吧!”

貝左明說:“怎麼是吹?我跟你說,我的廚藝也不會差給你。”

王向東笑笑:“這我相信。那好,既然買了凍羊糕,我就來考考你,這羊糕是怎麼做的?”

貝左明說:“你突然問這種難題,我哪兒知道?”

榮慧琳笑說:“吃的方面,王向東肯定比你精。”

王向東說:“我不是精,而是感興趣。來到太湖市,這裏堪稱蘇菜之都,不了解底細,哪兒行?”

貝左明說:“那我反過來考考你,這凍羊糕,是怎麼做的?”

王向東說:“程序我懂,但我沒有做過,不敢獻醜。我只知道,凍羊糕有幾種成分。“

榮慧琳笑說:“羊糕羊糕,不就是把煮爛的羊肉,放入冰箱冷凍后,切成年糕一樣的塊塊嗎?”

貝左明說:“這沒啥訣竅,一看就明白。”

王向東說:“此話差矣。羊糕裏面,並不只有羊肉。還有豬肉皮,還有白蘿蔔。”

貝左明說:“我怎麼看不到?”

王向東說:“蘿蔔煮化了,你當然看不到。豬肉皮在哪兒?羊糕下面有一層肉皮,那就是豬肉皮。它鋪在羊糕下面,主要起加固作用。”

榮慧琳問:“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加蘿蔔?”

王向東說:“太湖人喜歡吃羊湯,燒的時候,放一些本地產的白蘿蔔,一是為了袪除一些膻味,另外也是為了增加食物的分量。老百姓過日子,節約,搭配一些蘿蔔,羊湯的分量可以多一些。”

貝左明說:“據說都是本地產的羊。”

王向東點點頭:“是的。它的特點,是比較瘦。

做羊糕只能用瘦羊,不能用肥羊。”

貝左明說:“向東,你是個吃精啊。一說到美食,娓娓道來。”

王向東說:“哪裏,我只對有特色的美食感興趣。你看,全國各地,同樣吃羊肉,唯獨太湖地區,有此獨一無二的做法,是不是令人稱奇?”

貝左明對榮慧琳說:“你是本地人,向東說的美食知識,你都懂嗎?”

榮慧琳搖搖頭:“不懂。但我爸說,太湖菜,太土,所以他經常往海鮮城跑。”

王向東說:“爸爸講得對。這兒的菜,的確談不上高大上。知道為什麼嗎?”

貝左明問:“為什麼?”

王向東說:“因為這一帶的特色菜,都是老百姓的家常菜。”

榮慧琳說:“看來,我爸說對了。”

貝左明說:“不不不,我想不通。說太湖菜來自民間,說它不是高大上,那何以解釋,太湖市大大小小的菜館,為何壽命都很長,有許多百年老店?”

王向東說:“這說明,它有經營訣竅。請問,高大上的菜肴,你能天天吃嗎?”

貝左明搖搖頭。

王向東說:“所以嘛,最親民的商品,常常也最熱銷的。就像超市裏賣的,都是價廉物美的常用百貨,但它總是暢銷。需求決定商品價值,這是規律。太湖的民間菜,雖稱不上高大上,但老百姓離不開。再說,它確實也有特色,所以能夠流傳百年。凍羊糕就是一個例子。這樣的飯店菜館,怎麼會倒閉?”

貝左明一拍桌子:“說得通透!這就是百年老店的成功秘訣!”

榮慧琳指着醬鴨說:“我是本地人,這母油鴨,也不常吃。”

貝左明說:“跟你說,味道老好了,很獨特。我吃過幾次,就買來讓你們嘗嘗。”

榮慧琳說:“名字很怪啊。母油鴨?這在全國,可能也是獨一無二的。”

王向東問:“提起母油鴨,你們知道什麼是‘母油’?”

榮慧琳說:“是不是母鴨的油?”

王向東笑了:“母油,其實就是一種醬油。只是釀造時間比較長,是一種很特別的醬油。袁枚的《隨園食單》,稱之為‘秋油’。”

貝左明說:“誰家燒鴨子,不用醬油啊?”

王向東說:“但這種醬油,味道不一樣,醇厚。所以,做出來的醬鴨,看上去色澤深,味道香,口感濃。”

榮慧琳說:“它也算是太湖的民間菜吧?”

王向東說:“你說對了,太湖人冬天吃的一種名菜。最早叫母油船鴨,是一道船菜。後來船菜上岸了,就演變成今天的特色滷菜。”

貝左明問:“向東,你會不會做母油鴨?”

王向東搖搖頭:“你高看我了。烹煮的步驟,各種葷菜都差不多。但母油鴨使用的母油,自己做起來比較麻煩,普通醬油做不出這種味道。”

聊着聊着,貝左明嘗了一口涼拌萵苣絲:“好吃!”

榮慧琳說:“這可是我們家向東的看家菜。”

貝左明說:“很怪啊。普普通通的萵苣,怎麼到你手裏,就變得這麼爽口,這麼鮮美?王主任,也跟我說說秘訣。”

王向東說:“萵苣的口感,本來就很鮮,只是我們烹制的時候,一向粗放對待它,無法釋放出它的鮮味。”

貝左明問:“你是怎麼做的?”

王向東說:“很簡單,切絲,要切得很細很細,然後用少許鹽,少許糖,稍稍攪拌一下,再滴幾滴麻油,便可。注意啊,千萬不要上手搓揉,否則就吃不到它的脆爽口感了,水汁也會流失掉。”

貝左明說:“你說得對,腌制萵苣,就是水汁太多。”

王向東說:“水汁多,說明萵苣嫩。腌出的水汁,千萬不要扔掉。你要是燒素湯,比如青菜湯、波菜湯,將萵苣水倒進去,會大大提升湯的鮮味。不信,你回去試試看。”

貝左明說:“你說的這些技巧,都是從哪兒學來的?”

王向東笑笑:“保密。”

貝左明說:“你拉倒吧,還保密!肯定都是從網上抄來的。”

榮慧琳一聽,掩口笑起來。

王向東不住地搖頭。

晚餐快結束的時候,榮慧琳問貝左明:“你來這裏,就是為了吃一頓飯?”

貝左明拍了拍腦袋:“瞧我,差點忘了。我今天主要是來向王主任彙報工作的。”

王向東說:“彙報工作?是彙報你的戀愛吧!你說說,最近,是不是一直在跟蹤米拉揚?”

貝左明嘿嘿笑了。

王向東說:“有什麼收穫?”

貝左明說:“我發現一個現象,為了排練學生,米拉揚真是下血本了。她經常一撥一撥地請省市專家,來給學生作指導。”

王向東問:“都是什麼人?”

貝左明說:“有訓練模特的。也有導演,是來指導形體的。還有一次,據說是上一屆‘青春中國’選撥賽的評委。我不確定。但肯定個個有來頭。”

王向東說:“這一點,我倒沒想到。”

貝左明說:“有一次,她用大客車,把幾十個女生拉到歌舞團的排練大廳,讓她們穿上歌舞團的旗袍,盤上頭髮排練。她們對着排練廳的大鏡子,感覺就像是綵排。有好幾個舞蹈專家,在一旁指指點點,那陣勢,一點不輸給專業團體。”

榮慧琳說:“米拉揚真下工夫!”

貝左明說:“她帶學生排練的時候,我經常在身邊。開始看到這些,我還覺得無所謂,後來逐漸就覺得無法理解了。”

王向東說:“為什麼?”

貝左明說:“我想不明白,米拉揚,也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怎麼會認識這麼多的專家和藝術家?”

王向東說:“你這一說,我也不太明白。”

榮慧琳說:“這還不好理解?說明她們原本就認識,說明米拉揚在演藝界的朋友多。”

王向東說:“琳琳說得對。米老師可能熟悉這個行業。”

貝左明說:“會不會,她當過演員,或者模特?”

榮慧琳說:“是啊,看她的氣質,身材,哪一點不像演員和模特?”

王向東點點頭:“有道理。”

榮慧琳說:“對了,我想起一件事。在她家牆上,有一張她走模特步的大照片。這說明什麼?說明她過去確實是模特,或者當過模特。”

貝左明說:“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

王向東說:“米老師是否做過模特,網上應該能查到。”

貝左明說:“行,那我就查一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來自哈佛的系主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來自哈佛的系主任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章 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