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考入府學
“此次參試學子水平倒也不錯,這魏廷山才學頗高,將來定是一方之才。”
“不錯,魏廷山正是魏丞相之子,想來不久可承父志。”
幾位師長商量片刻,擬定魏廷山、安諺、嚴誠三人為前三,將其試卷呈於宮中。
王上夏康正細細品讀三位學子的文字,
“嗯,不錯,這魏丞相真是養了一個好兒子。”夏康連連點頭,“安諺可是來自安國公府?”
“回王上,安諺是安國公府的大公子。”近侍朱令拱手彎腰回答道。
“嗯,我記得朝中百官只有宗正姓嚴,也只有一女。這嚴誠何許人也?”
“回王上,這嚴誠來自豫州鄭縣,父母都是普通百姓。”
“豫州?難怪了,這水患對解之策頗為務實,若非親身經歷洪水之災,怕是寫不出這樣的文字。”
只見嚴誠試卷字體工整,上面一字一句地寫着:“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夏康盯着嚴誠的試卷沉默片刻,問道:“豫州今年發生幾次水患了?”
“回王上,已有2次了。”朱令輕聲說道。
如今才3月,就已經2次了。夏康站起身來,走下書案,背手看向遠處,神色不明,不知在想些什麼。
夏元十一年,豫州黃河水患,洪水橫流,廬舍為虛,舟行陸地,人畜漂流,百姓死傷無數,人間煉獄。因黃河流經的地方,常會形成大面積的窪地和水灘,蝗蟲滋生,水災發生之後,蝗災便接踵而至。因此,每次黃河決口的地方,便會形成赤地和餓殍,逃荒逃難的人絡繹不絕,景象慘不忍睹。
黃河,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但同時也是那些貪污蛀蟲們的“搖錢樹”。
水災之後,朝中撥下專款修建防洪堤,以期阻擋洪水,使百姓免於災亂。災款卻被貪官污吏層層剝削,水患治理一直處於被動敷衍的局面。
如今國庫虧空,下撥的救災資金有限,到達直接負責修建水利的官員手裏更是少之又少,洪堤因此進展緩慢。
榮熙宮內,一身華服的何貴妃正神色焦急地在宮內走來走去,不一會,一頭髮半白的老嬤嬤氣喘吁吁地走了進來,喜笑顏開地說道:“貴妃娘娘,何公子考上了。”
“當真?”
“是啊,娘娘,奴婢都打聽清楚了,何公子確實考上了。想必是何公子這三年勤奮苦讀,才能順利考入。”老嬤嬤高興地說道。
“太好了!明日接郎中令夫人進宮,就說我想念親人,想和她說說話。”
“哎。”
何貴妃擺了擺手,老嬤嬤便退了下去。
何貴妃的親弟弟正是郎中令,膝下只一嫡子何盛。何盛資質平平,三年前,剛滿9歲的他未能考入學府,何貴妃失望不已。
序學府每三年招生一次,只招收9到12歲的學子,如果一次未過,三年後如不超齡,亦可參加考核。皇後娘家子弟要麼才疏學淺,要麼年齡不夠。如今,12歲的何盛考上了學府,娘家子弟有所出息,何貴妃怎能不高興。
何貴妃雖生有一子一女,容貌依舊艷麗,深受王上寵愛,皇後端庄賢淑,其子雖為太子,但自己未嘗不可一博,倘若何盛能在學府與其他官員子弟交好,自己便又多了一分勝算。
第二日,郎中令夫人便早早進宮拜見,何貴妃細細交代一番,郎中令夫人都記在心上,只等回家好好和丈夫傳話。何貴妃好,他們便會好,這點道理她還是明白的。
翌日巳時,序學府門前,各家僕從你擁我嚷立於榜前,仔細查看榜上名字,看到自家主子名字在上,便趕緊奔回家中,稟報喜訊,有落榜者,垂頭喪氣而去,年齡小者下年尚可繼續參加考核,年齡大者可參加其他校學府考核,考核通過繼續學習。只其他校學府遠不如序學府有名氣,進入序學府學習三年,結業考核通過者可根據能力分配不同官職,是平民學子踏上權貴階層的唯一通道。貴族學子即使考不上序學府,靠祖輩蔭庇,將來亦可有所作為,而平民學子就無此造化了。
上榜者共計三十六人。其中,平民學子堪堪八人。觀看榜上人名,魏廷山排在頭位,安諺第二名,綾旭第九名,梁莫與何盛十數名外,綾見春排在三十二位。
放榜三日後正式入學,為免學子攀比享樂,所有學子不得攜帶私人物品入學,一切衣物筆墨均由學府配備齊全。序學府管理嚴苛,學子每日卯時起床集合,整理着裝,騎射場跑步三刻鐘,休整一刻後用膳,辰時上學,上午下午各一個時辰,酉時下學,每日學習內容不同,月休2日,可出府門,其餘時間皆在府學之內。凡不守府學規程者逐出府門。也有官員想為落榜子弟找找門路,頂替平民百姓家的學子進入學府,都被選拔學子的五位師長全部駁回,這序學府為王上所創,只為選拔人才為己所用,怎會容忍才疏學淺之人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