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弱不善
回首當年,恰似年少無為。
為著一段一廂情願的情,迷失了方向,即便是當初便沒有方向。迷失了就是迷失了,說是逃避半點兒不假。少年人,也許就是吃不了苦,書本上的東西學不來,老師教的學不去,愣是想要自己鑽研。若說是有着某一方面的天賦也就罷了,未遇見之前不顯山露水。可天賦又豈是人人都能有的呢?即便是有着些許的強人之處,但須知人外有人,總之就是未必值得炫耀。
因為不關心身邊的事情,所以腦子裏只有自己的世界。好在並非人人都是如此,尤其是身邊的同桌。你越是沉默寡言,她就可能越想找你說話,逗你玩兒。畢竟是朝夕相處,也不好駁了她的面子,有時候就得有所回應。也許你可能會和其他同學處不好關係,但和同桌肯定不會,要麼是歡喜冤家般的存在,總是喜歡打打鬧鬧。要麼是同流合污的那種,一起“幹壞事”,一起好好學習。雖然後者是極少數的,但畢竟還是有,那得是兩位一根經的學霸,老是想要考教對方的學問,老是想要指點對方。
其實高中的半數時間都是在一輪又一輪的課程中度過的,因此就難得清閑。為了緩解大量的知識輸入,課間休息的十分鐘就尤為珍貴,通常都是在一片選鬧中度過的。有意思的是鬧極便會出現極靜的感覺,恍惚間就會如一個看客般,看盡眼中百態。
人菜偏愛玩兒,書本上的還沒學到卻想學着古人去寫詩。究竟是怎樣的詩其實難以言說了,就是只固定字數的小孩言語罷了。
只見寫到:“為求使得心中無怨,甘心做那鼓中之人。聲響雖然由不得己,但終究是為了自己。”先不說有沒有詩的韻律之類的專業東西在裏面,有的只是四句八字的短句罷了。首先是為自己尋得一個借口,說是想要心中無怨。又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被人蒙在了鼓裏不知,後來知道了卻又只好認栽。蒙在鼓裏還真就是在鼓裏了,還得被人敲擊,不得安生。無法脫困,就只好好言相勸自己要去忍耐。
后又聞聽詩人都愛飲酒,飲酒可得“斗酒詩百篇”的奇異,然後自己就悄悄摸摸的在寢室里喝了個爛醉,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喝的時候半點不覺得痛快,只有喝醉后的晃晃悠悠似乎才了解到一點點古人願意飲酒的原因。就是那種忽而在東,忽而在西的感覺,讓人意識迷離,好像抓住了一點點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抓住。
酒後第二天是極為頭疼的,倒不是虛言,而就真的是頭疼。等發現頭疼的狀態后,那可真是腸子都要悔青了,都有一種腦袋都不想要了的衝動。沒辦法,學校里是不好漏出馬腳的,只能強撐着,一上午就啥也沒聽進去。此後心中暗暗起誓,再也不去喝酒了。
因為學的夠“虛”,所以落不到實處,因此對生活是半點兒助力都沒有。在精神上也僅僅是提供了一個極為薄弱的避風港。之所以說是薄弱,是因為太過表面,像是紙糊的,難以深究,也無法經歷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