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自已

不必自已

今日為今時之事,明日乃至往後之日為何事?

過往雖有,卻不知由何處說起。往日的見解畢竟不同今日,若以往事加以今日註解,那麼許多事情好像就缺少了很多的意思,多有局外人之嫌。但若以往事加以往日的見解以述,則多半無聊、幼稚,猶如幼學頑童毫無定性。思來想去,不如述今時之事,化過往之經歷為佐料,略盡綿薄之意。

凡事可做一個“緣”字來講,此意不可以文字述諸。借一句,“斯人若彩虹,遇見方知有。”大概可以比喻之。“緣法”又是一無名之詞,之所以說是無名,只因為可有有着各種各樣的說法,為方便講述,故而借用之。

同樣的一件事情,前一秒和后一秒的決定或許就會不同,而細微的差別經過時間的推移,其後果當是截然不同的。今人為表示其意,或以平行世界來表示。然而我想說的是,前一秒與后一秒也許會有所不同,但前一年和后一年來做比較,大概就是“截然相反”了。

事情的變化,大抵是有一個動因來促成。之所以說是動因,是因為動與靜兩種狀態帶來的變化是截然不同的。如一讀書之人,為達學問之通達,可閉關苦修,也可萬里行游。苦修似格物之意,為求一精意,可於一點反覆打磨,直至突破重重壁壘。然而此等苦修,非大毅力者不可達。萬里行游者,似觸類旁通之法,因人之各異,所合之“理”較為獨特。於萬里之行中見心之所見,后成甘之若飴之狀,達如魚得水之暢遊境界。

有言,學以致用。然則今世不似往時,僧多粥少,則非是非一不可。因有一粥,則可有萬萬之僧。因其無,則欲生有。今世之人則築之以泡沫,雖然有且絢爛,然則終有幻滅之時。築泡沫之人,所求不過是曾經有之,一旦達到預期之益則棄之,不明其理之人只好隨其滅而亡。此等“機巧”之事且不用談,單說這非是非一不可。

仍借粥、僧以喻,說僧甚多,原是人物繁多。今時非是果腹之年歲,所求之則繁雜,因有所需,則有所應。而此中之人,則是做蛋糕與分蛋糕之人。做一可食之蛋糕,可以一春秋之力,可以數年之功,可以數十年之積累,可以百年之沉澱。因有食之用,則如粥之便,僧可得矣。

因有學,則如僧之成,故有求粥者。求與廟中,得掛單之禮,而實非長久。凡廟宇之眾,有其本來,豈安外來。若因此廟與彼廟善緣,則無非是調度問題,如左手之交付右手,十分便宜。因勢之有分合之變化,則非是無懈可擊,可納行腳之僧。因一分之常為二,借外之勢成三,可得長久。

三之勢,實乃妙矣。生化萬物之功,呈變化之無窮。學其一,用其一,則唯一。唯一之勢鮮有,乃為九九歸一之合,則一是一,二是二。僧與粥當不做天平之兩端,非是以一求一,乃是入三之勢,成化萬機。有此三之妙化,則因動矣,其結果不可估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芸芸眾生的平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芸芸眾生的平凡
上一章下一章

不必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