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台城風雨(二)

第22章 台城風雨(二)

夏華問道:“前些天陛下出宮時氣色尚好,現在怎麼這樣了?”

戴淵嘆道:“我本來隨陛下在城外準備迎敵,誰料王敦詭計多端,轉而去攻打石頭城,周札不戰而降,陛下本就憂思過度,如今急火攻心,只好先回宮中調養。”

“果然是周札!前些天你們還一同商議軍情,現在卻臨陣倒戈!”夏華憤然道。

戴淵頓足道:“都是我等失察,沒能及時提醒陛下。周札出身義興周氏,本是江東豪族。當年周玘想要圖謀聚眾叛亂,他先行告知朝廷,這才免去一場禍端,當時我們都以為他大義滅親、忠心耿耿,唉,現在看來這些年他懷恨在心,原來是另有所圖呀。”

“那周氏既是江東豪族,宗族多人在朝中為官,為何還要叛亂呢?”夏華不解問道。

戴淵嘆道:“這就說來話長了。你墨門也在江東一帶,可知十幾年前哪個家族最為風光?”

夏華接道:“我少年時就去墨鄉學藝,好些年不知世事。小時倒聽父輩們說過,江東之豪,莫強周沈。”

戴淵點頭道:“這就是了。義興周氏,吳興沈氏,當時是江東兩大豪強,風頭無兩。就說那周玘,當年三定江南,穩定江東政局,於朝廷立有大功。皇上當年南渡時,也是仰仗周沈兩家支持,才能在江東立足。可惜周沈兩家權勢太盛,後來琅琊王氏興起,逐漸取而代之。周玘見南方士族漸衰,不滿北方士族掌權,這才心生怨恨謀反。其實他本無稱帝之心,也算不得什麼謀反,不過是想奪回家族原來的榮耀罷了。”

“這麼說來,周札是對周玘之死懷恨在心,不滿周氏家族地位衰落?”夏華猜道。

戴淵道:“周札這個人膽小吝嗇,當時為求自保,告發叛亂之事,陛下雖然沒有殺周玘,但他卻不久因此事憂鬱而死,周家則更加衰落,想必周札對此事耿耿於懷。可笑的是,當年取代周沈二族的琅琊王氏,現在倒真的謀反叛亂了。”

夏華心想這幾家豪門望族把持朝政,互相傾軋爭鬥,哪個又真正把世間百姓放在心上?他心中厭倦,一時無語。戴淵又道:“夏校尉,陛下命我等奪回石頭城,事不宜遲,咱們就此別過。”

夏華告別戴淵,登上城樓遙望,遠遠見石頭城方向果然已換成武昌軍旗號,嗟嘆朝廷腐敗無能。李清揚見他時時憂慮,添上一件披風道:“三哥,你說戴將軍他們能攻下石頭城嗎?”

“師妹,我心中也沒什麼把握。劉隗、戴淵雖然忠心,但都是文臣出身,難比王敦常年領兵。”

李清揚憂道:“這麼說,建康城也免不了一場戰亂?”

夏華拍拍她肩膀道:“別怕,有三哥在,任他千軍萬馬也傷不了咱們。”

李清揚心頭泛起一陣暖意,拉住他的手笑道:“這可是你自個兒說的,我以後就吃定你了。”自明珠死後,夏華身心多見憔悴,幸虧這些日子有師妹精心照顧,這才慢慢恢復。兩人朝夕相處,回想往事種種,不知怎地,心中漸生情愫。他本已死心,起初還多有自責,但情由心生,豈能任由禁止。心中感激,便握住師妹的手道:“那是自然,咱們再不分開了。”

李清揚一羞,手縮了回去,轉念道:“如今戰事緊急,你既然答應明珠姐姐,就應該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保護皇上可沒那麼容易。”

“明珠所託,我當然記得。這些天我仔細想想,我保得了皇上一時,可保不了他一世。等到戰事結束,

咱們就離開此地吧。”夏華仔細端詳李清揚一會兒,見她眼神之中透出一份堅韌,早不是墨鄉里的小孩子了。又道:“你現在十七歲,已經長大懂事了,師父定然也會高興的。”

這些天下來,夏華心緒不寧,聽說石頭城外戰事焦灼,劉隗、戴淵、刁協等部輪番攻城,都是無功而返。他憑欄獨倚,見台城宮內景色如舊,但往來禁衛宮人行色匆匆,人數少了許多,心下生疑,叫來兩名禁衛盤問。一名禁衛道:“將軍有所不知,這宮內的隨從禁衛,本來有不少王氏子弟,兩月之前,王含還擔任着光祿勛,總管宮中大小事務。後來雖然投奔王敦,但手下耳目眾多,不少宮人校官都是他一手栽培的。這些人本來就是待價而沽,不時向宮外傳遞消息,如今見叛軍連打幾個勝仗,都邀功請賞去了。”

夏華心想,當年在塗中見王含與西門月等人密謀賣國,本以為是個泛泛之輩,但既然在宮內擔任要職,又培植親信,看來是小覷他了。而司馬睿竟把這種人放在身邊,真是荒唐。這時,葛洪又來給皇帝配藥,兩人便一同前往覲見。

司馬睿已能下地行走,喜道:“愛卿,葛洪可稱是當世神醫。你推薦的好,朕要升你的官兒,葛大夫醫術高超,深得朕心,也要封賞。”

“陛下,如今局勢動蕩,還不是封官的時候。”夏華打斷道。

司馬睿乾笑幾聲,道:“朕豈不知局勢動蕩?只是若不封你們官兒,再過幾天,恐怕朕這個皇帝都沒得做了。”他臉色難看,突然歇斯底里哭了起來,自言自語道:“祖宗基業……祖宗基業……難道要毀在朕的手裏?”

葛洪好心勸道:“陛下現在大病初癒,保重身體,不可太過悲傷呀。”

司馬睿漸漸止住哭聲,嘆道:“朕就是保重身體又有什麼用呢?難不成淪為階下囚,被那王敦羞辱?”

夏華見司馬睿哭哭唧唧,沒個人君的樣子,心中又憐又氣,道:“陛下身為一國之君,當振奮圖強才是。滿朝文武、宮人禁衛,可都等着陛下的號令呢。”

司馬睿苦笑道:“文武大臣是不是都去依附王敦了?宮人禁衛只怕也跑了大半吧?”這時一名禁衛來報,外面有緊急軍情,司馬睿正在氣頭上,罵道:“緊急個屁,天天攻而不克、損兵折將,有什麼好報的?”

那禁衛怯懦小聲道:“陛……陛下,是劉隗、刁協等人在宮外求見。”

司馬睿心頭一沉,問道:“他們不在石頭城交戰,回來宮中做什麼?”

“是……劉隗等人中了埋伏,全軍覆沒……”禁衛不敢再往下說。

司馬睿癱坐在龍椅上,面如死灰,許久從喉嚨里擠出一個字:“宣”。

夏華向殿外望去,只聽得腳步聲嘈雜,不一會湧入十幾名大臣,個個丟盔卸甲,滿身風塵,劉隗、戴淵、刁協、周顗等人都在其列。

劉隗叩首道:“罪臣無能,有負陛下重託,請陛下責罰。”

司馬睿也不答話,獃獃問道:“三萬攻城的人馬在哪兒呢?”

劉隗泣道:“臣等攻城數日,人困馬乏。沒想到昨日王敦暗中調集兩隊人馬,悄悄埋伏在石頭城外,今日攻城時,被他們裡外夾擊,人馬……都打散了。”

“難道天要亡我大晉?”司馬睿仰天長嘆。

刁協諫道:“既然王敦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如今只要……只要陛下將微臣和劉隗大人交出去,他師出無名,或許大晉還可以保全。”劉隗也同聲道:“當初是我二人上疏,誅殺王氏宗族。他對我等懷恨在心,只要能保陛下周全,臣死不足惜。”

司馬睿沉默片刻,長嘆一聲道:“兩位愛卿,快快逃命去吧。”劉隗惶恐道:“罪臣豈能棄陛下而逃命?”

司馬睿看看劉隗、又看看刁協道:“朕與兩位相交甚久,本有光復中原之志,事已至此,既不能開創太平盛世,總要保護二位周全,不枉咱們君臣相知一場。”言罷殿前群臣哭成一團。隨即安排兩路禁軍護送劉隗、刁協逃往江北。送走了二人,殿內君臣幾十人長吁短嘆,竟拿不出個退敵的辦法。這時,太子司馬紹一身戎裝進殿道:“兒臣已集合所部兵馬,與那王敦決一死戰,請父皇恩准。”

“紹兒你有多少兵馬,就敢出去迎戰?”

司馬紹道:“兒臣所部不過馬步兵五百人,但滿朝文武和建康百姓,都是大晉子民,必能同仇敵愾,蕩平叛軍。若是萬一不敵,兒臣也要戰死沙場,以回報父皇的養育之恩。”

司馬睿含笑哭道:“好孩子,你有這份孝心就夠了。朕不准你以身犯險,大晉的將來,還指望你呢。”又環視群臣道:“王敦覬覦皇位,朕給他便是了!”

群臣拜呼不可,卻無一人獻策。此時夏華上前道:“陛下不必驚慌,臣以為王敦心中畏懼,就算有篡位之心,也未必有篡位之膽。”

司馬睿疑道:“此話怎講?”

“世人皆知,天下歸司馬氏所有。但陛下自到江東以來,依賴南北兩方士族支持,這才繼位稱帝。”他也不理會司馬睿臉色難看,繼續說道:“江東原是吳人的故土,琅琊王氏卻是北方豪族,這些年權傾朝野,本地周沈大族反而日漸衰落,所以不滿。可王氏掌權后,日漸驕縱,陛下不滿大權旁落,任重劉隗、刁協、戴淵等人,想着鞏固大晉的基業,這原也沒錯。”

他又看了一眼司馬睿,道:“只因對陛下來講,不管是琅琊王氏,還是義興周氏、吳興沈氏,哪家得勢都會削弱皇權,倒不如任用自己的親信之人。”

司馬睿顏色古怪,打斷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夏華鞠躬道:“這就好說了。先前陛下平亂之心不堅,北方士族被王家控制,南方士族又對陛下不滿,大家都沒什麼鬥志,王敦才能佔據石頭城。”夏華轉頭掃了一眼,見殿下豪族重臣個個低頭不語,彷彿被說中心事一般。又道:“如今王敦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取大晉而代之,南北士族都不會答應,正如太子所言,必將同仇敵愾,蕩平叛軍。以王敦這種老練精明之人,他會為了謀朝篡位,而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這些心思殿內君臣原都心知肚明,只是無人點破,今日雖被夏華道出,也不便深究。司馬睿問道:“那該如何應對王敦呢?”

“想必陛下心中已有了主意。”夏華只說了半句話。

司馬睿思道:“你是說要朕召見他,封他官職?”

夏華又道:“王敦手握重兵,天子詔令只怕請不動他,如果陛下親率文武百官趕赴石頭城,看他能怎麼辦?”

司馬睿面露懼色道:“他……要是抓了我們文武百官,該如何是好,那不是成了羊入虎口?”

夏華搖頭道:“陛下這次不去見他,難道等他帶兵入宮,那時候,還能封他個什麼官兒呢?臣隨陛下前往,如有犯上者,格殺勿論。”

司馬睿沉思良久,嘆道:“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也罷,就照你說的辦吧,咱們就去石頭城走一趟。”司馬睿慎重,又對傳令官道:“傳旨,太子司馬紹鎮守台城,梁州刺史甘卓、荊州刺史陶侃、臨淮太守蘇峻整頓兵馬,一旦朝中有變,起兵討伐王敦。”

恐懼,是勝利的障礙;亮劍,是勇士的本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墨香無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墨香無聲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章 台城風雨(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