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1 短暫的蜜月期
由於在天通帝駕崩時,留守京城的只有馮體仁一名正牌宰相,而且,他又是太子的老師,所以,在九歲的石滿靈前繼位后,馮體仁自然成為了帝國的權臣。然而,這個人的弱點也很明顯,就是不曾統兵,沒有軍功,在部隊裏的威望和人脈也不夠。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馮體仁先越級提拔了一批中低級軍官,讓這些人替自己管理殿前軍和侍衛軍。他又把一大批門生故舊安排在各個重要的職位上,替他行政和管理官僚隊伍。接着,馮體仁以宰執回京議喪的名義,把另一位宰相張永德調回了開封,並授給了他一個太保的虛銜,卻解除了他的實際職務。其後,他把那位沒有真本事的齊元能派往東南,接管張永德的部隊;把他不太看重的單宏波打發到幽州任節度使。在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之後,天通七年四月,馮體仁扶着小皇帝到京南祭祀了天,到京北祭祀了地,到宗廟告慰了祖宗,又在宣德殿接見了群臣,正式昭告天下——新天子執政,並改元為“皇統”。
這一日,馮體仁把禮部尚書譚琴叫進了政事堂。待譚琴施過了大禮,馮體仁微微抬手說:“起來吧,坐着說話。”譚琴起身後,又施了一躬才坐下問道:“老師喚我來,不知有何吩咐?”馮體仁靠在太師椅上說:“還是有關宋啟愚的事。當年,在你們這一批門生剛中功名時,老夫就有心栽培這個後生,只是,那時有白晨公公在,我搞不明白宋啟愚的底細。直到前些時,機緣巧合,老夫才得知,宋啟愚曾經救過同泰皇爺和白晨的命。要說這些年他平步青雲沒有借重這層關係,似乎不是事實。但,這個人任職工部、治理地方、抗敵關北、平滅賊寇、打擊柔然、收復幽州,這一樁樁功勞充分說明,他是個有大才能的人。故此,老夫必欲提拔此人。你們是同科,聽說交情也很深厚。本相想請譚大人替老夫考慮考慮,怎樣才能籠絡住這位能臣。”譚琴心裏滿是醋意,嘴上卻說著:“老師慧眼識珠,學生替摯友感謝老師的恩德。學生以為,宋宣道這兩年所愛之物無非兩樣,一為實權,您看他歷次受封,何曾丟開過山西節度使的職位,因為他知道,那是他立身的根本;二為財貨,此前陛下每次賞物,他都稀罕得日夜把玩,很是貽笑大方啊!”馮體仁點頭說:“確實,老夫也有耳聞。這些東西,只要他喜歡,都可以給他,老夫有這個胸襟。”譚琴挑起大拇指稱讚道:“老師宰相肚裏能撐船,學生很是感佩。那麼,老師想給宋啟愚一個什麼位置呢?”馮體仁微微笑了笑說:“樞密副使兼兵部尚書,入政事堂,另外,侍衛親軍騎兵也可交給他指揮,這個恩典夠重了吧?”譚琴的嫉妒心更強了。他一拱手說:“我這個摯友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能得老師如此器重。只是,學生擔心……要是他有異志,我們當如何應對呢?老師是不是該對其有所牽制啊?”馮體仁略一沉吟,說道:“譚琴啊,這樣吧,雖然你沒有帶過兵,但你的門生裏頭不是出了嚴世貴、陳泰增等幾個禁軍和兵部的屬官嗎,老夫就讓你兼任兵部侍郎。平常,你與宋啟愚同署辦公。你們兩個級別相當,又是好友,正好由你監督他,你看如何?”譚琴的心裏樂開了花。他急忙跪倒說:“我們這些門生能有今天全賴老師提攜。就請老師擬旨,學生願親往太原說動宋啟愚來投。”
對於朝廷這樣的安排,宋啟愚起初有些猶豫,但在得知馮體仁欲用童道生接替自己做山西節度使后,他便沒再堅持。
六月中旬,宋啟愚把吳襄、席軍民、段衛國、余允文等人留在山西幫着童道生治政,而他自己則帶着曹可用、余天錫、申鯉、毛迪等屬員以及五千多名準備編入侍衛親軍的晉陽部隊前往了開封。
馮體仁對剛剛到來的宋啟愚十分看重。在面君和交接等場面上的事全都做完之後,馮體仁特意在府內擺下了酒宴,單獨款待宋啟愚和宋承宇父子。宋啟愚心裏很是感動,一再對宰相表示感謝。酒過三巡,馮體仁盯着宋承宇說:“宋公子儀錶堂堂,有乃父之風,本相很是喜歡。不知今年貴庚,可曾有過婚約?”宋承宇略顯尷尬地答道:“回老大人的話,晚輩虛齡二十有二,前四年曾與淮南學政蔣公清合的小女兒訂下過親事。只因前年蔣公去世,去年又趕上國喪,此事便耽擱下來。”馮體仁點頭說:“原來如此。”他又轉頭對宋啟愚說:“記得蔣清合也是你們的同科,只是年長几歲,不想今已作古。真是歲月不饒人啊!”宋啟愚也唏噓道:“蔣兄多年來一直主持鄉試。前年春闈,他又親自閱卷到深夜,以至於犯了風疾。宋某初聞噩耗,痛哭失聲。等我派人前往弔唁時,才發現蔣公除去滿屋的藏書,竟然家無餘財。蔣兄的後事還是靠着我們幾個同年,才得以完禮。”馮體仁嘖嘖稱讚道:“蔣清合高風亮節,為國操勞,值得我輩敬佩呀。老夫當稟明天子,對其進行褒揚。不過,說起貴公子的婚事,因國喪未滿一年,恐怕……不如這樣吧,本相派人去把蔣小姐接來並收為義女,待年底除了服,本相就周濟他們小兩口完婚。”宋啟愚萬沒想到一向貪婪弄權的馮相竟對自己如此親和。他急忙拉著兒子給馮體仁跪下,又說了許多感恩的話。其後,馮體仁又與宋氏父子拉了些家常,談了些無關緊要的閑事,直到戌時,方罷宴送客。
說來也怪,這次酒宴之後,幾乎所有的京官,包括原先不大看得起宋啟愚的宰執樞密們,也對這位新晉的權貴畢恭畢敬起來。其實,宋啟愚心裏很明白,這些見風使舵的人完全是為了討好馮體仁,畢竟自己現在與宰相在名義上是親家。不過,宋啟愚並沒有把精力浪費在與人勾心鬥角上。他從接手兵部和侍衛親軍騎兵開始,便一頭扎進了提升禁軍戰力、提高應變速度和保障後勤補給等具體的軍事工作上。他用了一個月時間,深入軍營,與士兵將佐們同吃同住同操練,充分了解了侍衛親軍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替一些兵將解決了部分困難,迅速讓自己融入了這支隊伍。其後,他又用當年自己在大同練兵時所用的辦法,把從晉陽帶來的五千人馬分散到全軍,命其輪訓幫帶侍衛親軍。連申鯉、毛迪、伍名這些鎮守使級別的將官都被下放到各營充任校尉,部隊的訓練熱情得到了空前的激發。他還廣選兵員,擴充炮隊,任余天錫為統領。他又命令兵部職方司按照自己拿的圖紙打造鐵炮,從而快速地組建起了一支超過五千人的炮軍。為了保障部隊供應,宋啟愚命曹可用和周邦彥在兵部和禁軍之外建立起了後勤管理局,專管各種軍事物資的調配、運轉、營收和保障。僅僅過了四個月,侍衛親軍的面貌就煥然一新,兵部的人員配置也漸趨合理。
由於對宋啟愚的治軍效果非常滿意,馮體仁隨在天子面前替兵部眾官請了嘉獎。宋啟愚和譚琴也投桃報李,讚揚馮相輔助幼主,不遺餘力,為國為民,廢寢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