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下傳藝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晚年自號樂壽老人。生於直隸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塘沽)。中國近代軍事、政治人物,中華民國直系軍閥的首領,也是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因駐軍保定,又稱“保定王”。---百度百科
清朝末年,我是來填坑的嘛,不我還是來挖坑的,有完整傳承的師門就這點好處吧,有寫不完的秘史,拳譜寫起來太累了,要把動作都交代清楚,也不能憑空捏造,所以就慢慢打磨吧,下一章一定發!插旗
開頭我為什麼放了一段百科呢,今天他不是主角,不過我說的故事與他有關
說光緒年間,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在這亂世之中,有個老頭闖入了大家的視線,這個老頭不一般,以六十歲的高齡,隻身提刀赴京城
刀寬一掌,長五尺(約一米六),即苗刀,苗刀,是一種雙手持用的長刀,因其刀身修長如禾苗,而故名苗刀。明朝早期用於對付倭寇,因為比他們的武士刀還要長一掌,就憑此一掌之距勝之,後期用於對付鼠尾辮的騎兵,專門砍馬腿,電影《綉春刀》中,加錢居士用的那把就是了,想了解自己去看電影吧
這老頭姓劉名玉春,通背合一拳近代有史可查第一人,所以說,進廟拜佛三炷香,這頭香我拜的就是他,在他之前的祖師爺都已經無史可查了
劉玉春六十歲了還要帶上苗刀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去京城只因他也是天津人,一路護送軍閥曹錕進京述職,曹錕也是有魄力,後來就成立了大刀隊,讓劉玉春擔任教習,這個大刀隊專殺日本人,趁夜摸進部隊暗殺,畢竟火器的年代,大白天容易被發現完犢子了不是,晚上用槍也是聲音太大容易暴露,所以都用刀
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曹錕下野了嘛,劉玉春也就賦閑在家了,後來倒是也還有人來請他出山,不過劉玉春的武夫臭脾氣也是犟,給出了一將不侍二主的說法,至此招攬的人這才走了一乾二淨
都說隔代親,輩倍親,一身武藝的劉玉春偏偏對自己的孫子疼愛有加,晚年病床之上,一事無成又沒有一技之長的孫子近前詢問今後的安身之法,才告知,早年曾有兩位入室弟子任氏兄弟,一名秀峰一名鶴山,如今已在上海站穩腳跟,遂讓孫子帶上門內關隘投奔而來
兩兄弟見到門內的刀譜拳經自然是喜出望外,至此勤學苦練終在大上海闖出了一番名氣,當然這是后話了,包括後來的兄弟分家,傳藝蘇州等等,我們有緣再續
我有一卷苗刀刀法,汝等學否。。。
(想什麼呢,這是能寫在免費章節的?)以後寫以後寫哈了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