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中醫的困境
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第181章:中醫的困境從兒科走出來后,張景便準備跟楊主任道別。
楊主任卻一把拉住了他,微笑着說:“小老鄉,今天真是辛苦你了,耽誤了你一個上午的時間。現在也快到中午了,怎麼著也得一起吃個便飯再走吧。”
見盛情難卻,張景也只好點頭同意。
“呃,我目前雖然只是個閑職,但上下班還得打個卡。要不,先去我那裏坐坐吧。”
閑職?
張景聽了微微一愣。
剛想詢問,可又一想,或許僅僅是他自謙的說法,便暫時忍住了,沒有開口。
只是默默地跟着楊主任後面走着。
對於治未病中心,張景之前只是對這個名字有所耳聞,卻從來沒有親見過。
因為在他畢業實習的那家小縣城中醫院裏,根本就沒有設置這個科室。
在張景的理解里,治未病中心應該是中醫調理亞健康人群的地方。
進門后看到大廳門口立着的中心簡介,方才知道,治未病中心的內涵還是挺豐富的。
只見上面寫着:治“未病”即通過中醫獨特的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以及辨證論治的診病手段,來進行體質的辨識,及時發現體內存在的潛在發病信息。
從而確定有效的養生和保健措施,以達到矯正體質偏頗趨向,使之朝着健康方向轉變的目的。
治未病中心主要適合以下人群:
1、身體健康、無異常指征,希望保持最佳狀態者。
2、體質偏頗、有疾病易患傾向者。
3、自覺癥狀明顯、但是理化指標顯現無異常者。
4、理化檢查指標處於臨界值、但尚未達到疾病診斷標準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5、慢性疾病穩定期,需要控制延緩發展,以及預防疾病併發症者。
6、疾病已痊癒,但需要預防複發者,或者大病初癒、大手術後身體虛弱,需要進一步調養康復者。
楊主任見張景看得還挺仔細,不禁微微一笑:“小老鄉,你可別被這些表象所蒙蔽。”
“表象?”張景有點沒聽明白。
“對啊,這些介紹都是宣傳用的,說白了,就是應付上級領導檢查充當門面的。事實上,治未病中心本質上就是一個體檢中心。”
“體驗中心?”張景不禁更加好奇了。
“沒錯,這個地方前身本來就是體驗中心。然後加了個中醫體質辨識室而已,而我就被派在這個中醫體質辨識室里上班。”
楊主任一邊說著,一邊把張景帶到自己的辦公室。
張景進門一瞧,發現裏面除了診桌診椅外,還有一台看着像電腦卻又不是電腦的儀器。
走近一看,只見上面寫着中醫體質辨識儀幾個字。
於是詫異地問道:“楊主任,您這裏直接就用這個儀器來辨別體質嗎?”
楊主任苦笑道:“可不咋的,所以剛剛我才說,我在這裏是個閑職啊。辨別體質一般都是由來體檢的人自行操作完成的,有的甚至當成一種電腦娛樂了,你說可笑不可笑?”
張景聽完,不禁忿忿不平道:“這種地方還需要安排您這個級別的專家來親自當班嗎,未免也太大才小用了吧!”
“唉!一言難盡啊,怪只怪中醫在醫院裏太沒有發言權了。”楊主任嘆了口氣,然後又搖了搖頭。
張景突然心念一動,問道:“對了,楊主任,您對於中醫目前遇到的困境怎麼看?”
楊主任略一沉思,然後緩緩說道:“我覺得中醫最大的問題,就是中醫人才的凋零,因為真正的中醫實在太少。今天你應該也看到了,作為縣中醫最大的聚集地,縣中醫院裏其實是很名不副實的。”
“醫院裏面雖然大部分都是掛着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的職稱,但是根本就不算是真中醫。別說是用中醫方法去看病了,就連聽你講一堂中醫臨床經驗的分享課都費勁。”
張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楊主任,您說得沒錯。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近80年來,整個華夏醫療市場裏。中醫從最初的80萬銳減了原來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只有現在的27萬左右。”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就這僅僅的27萬中醫里,其中只有10%的中醫會開湯藥處方。算下來,真正能夠用中醫思維看病的不過3萬人而已。”
“與此相對的是,同一時期里,西醫幾乎從零開始,發展到了今天的175萬人。比例如此懸殊,中醫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楊主任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精確的數字,不禁也大為震撼,皺着眉頭問:“這個數據可靠嗎?我一直只知道身邊的真正中醫少,但還真不知道,居然已經凋零到了這種程度。”
張景認真的點了點頭:“記得是中醫藥戰略研究課題組的調查結果,應該是具有相當權威性的。”
楊主任於是長嘆了口氣,接着又問:“那麼,你認為中醫復興還有希望嗎?”
“當然有,現在國家不是正大力提倡中醫嘛,我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只不過,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大環境裏存在的問題很多,要想真正實現復興,其實困難重重。”張景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楊主任微微頷首:“對於中醫遇到的困境,小老鄉,你是怎麼看的?”
“首先是藥典問題,這個也是一直以來被大家所詬病的,甚至於很多中醫都認為它是戴在臨床中醫頭上的一根緊箍咒,用起方來束手束腳。”張景說道。
“確實,藥典對於很多中藥的用量規定太過苛刻了,應該從臨床實際出發,予以改進。”楊主任認同地點了點頭。
張景繼續說道:“第二個是藥材質量問題。市面上很多中藥材都以次充好,甚至於以假亂真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國家對於這方面的監管和打擊力度還是有所欠缺。”
楊主任又點了點頭:“沒錯,俗話說中醫用方如用兵,如果手底下都是些老弱殘兵,就算再大的本事也使不上勁兒。”
“第三個涉及到教育模式問題,雖然現在正規大學畢業的中醫不少,可是由於學的內容太雜,沒有明顯主次之分。結果導致中醫學生無論中醫還是西醫知識都略懂一些,但又都是半吊子。”
“畢業后,又立即被推向了臨床一線,然後就會發現完全抓瞎了,根本不會用中醫的方法看病。因此,我認為很多中醫學生畢業後轉為西醫,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就導致了中醫後備人才的直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