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怨天尤人不可取
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第182章:怨天尤人不可取楊主任點了點頭:“沒錯,中醫是繼續沒落下去,還是可以尋找發展復興的機會,說到底,關鍵得看是否能有足夠多合格的中醫人才。”
“還有,小老鄉,關於你剛剛說的中醫後備人才流失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除了剛畢業不會看病,一時找不到用武之地外,其實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哦,是什麼?”張景連忙問道。
“那就是中醫治療整體收費低,科室收益低,導致待遇也偏低。特別是剛畢業的小中醫,工資可能都不夠日常開支,因此很難留住人才。”
“當然了,成為名老中醫后,有的挂號費不僅不低,而且高得離譜。但對於一般小中醫來說,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末了,又半開玩笑似地補充了一句:“畢竟,總不能要求所有的中醫都能踐行大醫精神,只管全心全意治病救人,不去計較任何的個人得失吧?”
張景認真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關於這一點,他也是深有體會的。
特別是像他這種只有普通本科學歷的中醫大學生,工資待遇多少先不說,就連找份專業對口的純中醫工作,其實也非常不容易。
而且關於這個情況,上次在提及想讓明德堂申請成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時候。
王森和黃彪兩位醫生都曾跳出來表示過異議。
其實當時張景就有深入反省過。
要讓所有中醫人只談理想不為名利,這的確很理想化,根本不現實!
先不說別人的,就拿自己來說,雖然自己對於物質生活要求比較低。
但是,如果真讓自己天天啃白饅頭吃鹹菜,然後仍然要以飽滿的熱情去為患者看診。
仔細想想,還真的未必辦得到。
畢竟,說到底,自己也不是聖人。
因此,和別人相比,對於物質的,也就是程度的不同罷了。
張景想了想,又問:“楊主任,您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現在的醫療大環境裏,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西醫,而不選擇中醫,甚至不少人還成為了‘中醫黑’呢?”
“這應該是西醫佔主導后,就擁有了話語權和輿論權。由於現代科學體系根本無法解釋中醫理論,所以就一再地詆毀中醫不科學。久而久之,中醫自然式微,選擇看診中醫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張景微微點了點頭:“您說的這個確實是其中一個原因。不過,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咱們中醫人自身的責任。”
“自己的責任?”楊主任一聽,頓時就懵了,詫異地看向他。
“是的,因為很多中醫都沒有擺正好自己的位置,一直還停留在固有的思維里。總認為華夏數千年來都是中醫所主導,所以理所應當的中醫治病一定西醫強。對於現實情況選擇視而不見,只會一味地怨天尤人。”
“難道你不認為中醫比西醫強嗎?”楊主任更懵圈了。
怎麼連他都對中醫治病沒信心了!
張景淡淡一笑,解釋道:“中醫當然可以做到比西醫強,但絕不能只靠理論,而應該憑實力,也就是用療效去說話。”
楊主任這才反應過來,連連點頭:“哦哦哦,原來你是這個意思。”
“因此,與其跟西醫去爭論到底誰的理論靠譜,不如切切實實把中醫治病的療效提高上去。”
楊主任深以為然:“小老鄉,我覺得你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去了。老百姓看病,才不管你姓中還是姓西,只要能看好就行。可是,問題是現在真正醫術高明的中醫實在太少太少。看好的病人少了,影響力自然也極其有限,這個難題該怎麼破?”
是呀,這個怎麼破?
一時之間,張景也有點犯難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這麼幸運,能夠被系統砸中,從而迅速提高醫術水平的。
不過,很快,張景就想到一個問題。
能夠湧現更多高水平的中醫,或是報道治療疑難雜症成果,自然對中醫發展有所幫助。
不過,中醫要想真正擴大足夠的影響力,最終與西醫相抗衡,首先得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才行。
也就是說,從某種程度上講,願意接觸中醫的人數越多,中醫的影響力才能越大。
其實隨着國家對於中醫藥的重視,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健康醫療越來越重視。
因此,人們對於中醫的觀念也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
近年來,湧現出越來越多中醫保健養生場所,就是一個佐證。
但是,正所謂閘門一開,泥沙俱下。
中醫藉此契機大發展的同時,也一定要查好門票。
以免一些偽中醫從中作亂,擾亂了中醫秩序,敗壞了中醫名聲。
想到這裏,張景說道:“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楊主任,您幫忙分析分析。”
“嗯,你說。”楊主任一臉急切地看着他。
“關於中醫方法,我覺得可以分四個層次。即中醫保健,治常見病,治疑難雜症以及治危重症。”
“市面中醫保健場所雖然不屬於正規中醫機構,但是基數龐大,幾乎遍及每個小區,算是中醫與老百姓接觸面最廣的前沿陣地。因此,對於中醫口碑的影響不容小覷。”
“不可否認,有極少數中醫保健場所的從業人員還是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但是,絕大部分都是藉著中醫的幌子在招搖撞騙,只靠話術來招攬生意宰客人。”
“嗯!”楊主任深以為然,憤憤道:“這個算是擾亂中醫市場的一塊毒瘤,應該由衛生主管部門出面,堅決剔除。”
然而,沒想到張景卻微微搖了搖頭:“楊主任,您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中醫保健的市場很大,如果強塞給真正的中醫,會讓本來就嚴重不足的中醫資源更加捉襟見肘。”
“哦,小老鄉,那你的意思是?”楊主任又犯糊塗了。
“我是想,這塊市場肯定要做,但是一定要規範起來。就好比現在開辦中醫診所需要備案一樣,所有中醫保健場所,應該至少配備一名合格的中醫負責定期培訓考核。”
“並且,該中醫要對該場所經營行為負責,違規給予不良執業行為記分處罰。”
“這樣一來,即是對該保健場所的一種監督。同時,也可以成為從保健到治療的一種過渡。因為,需要治療的可以直接推薦給該中醫。當然了,通過中醫治療后,對於某些慢性病,如果需要中醫保健的,同樣可以反向轉到保健場所里進行。”
楊主任聽了,連連點頭:“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想法,其實也有點類似現在西醫綜合醫院搞的雙向轉診形式了。”